深入瞭解顯示器參數

深入瞭解顯示器參數

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5/569/20000705/131422.html


    一、你瞭解顯示器的參數嗎?


  如今的DIYer們,一談到顯示器無不眉飛色舞,什麼點28、逐行掃描……無一不頭頭是道。不過再稍微基礎一點,問問行頻、場頻之類,大多數(如小編之流)多半要目瞪口呆。看來,即便是“老鳥”們,也得補補課了。


  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顯示器,說明書上無一例外地給出點節距、行頻、場頻及帶寬等技術指標。例如,PHILIPS 105A 15英寸顯示器的點節距爲0.28mm、行頻(水平掃描頻率)爲30~70KHz、場頻(垂直掃描頻率)爲55~120Hz、帶寬爲 108MHz;三星500p 15英寸顯示器點節距爲0.28mm、行頻爲30~69KHz、場頻爲50~160Hz、帶寬爲110MHz,這些參數反映了顯示器的內在質量。瞭解這些參數所代表的意義,弄清它們相 互之間的關係,對我們掌握顯示器的特性很有幫助,也能使我們對言過其實的廣告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什麼是行頻、場頻?


  關於點節距和水平點距的含義,這裏就不再贅述了。顯像管電子槍發射的電子束在行偏轉磁場的作用下從熒屏左上角開始,向右作水平掃描(稱爲行掃描正程),掃完一行後迅速又回掃到左邊(稱爲行掃描逆程)。由於場偏轉磁場的作用,在離第一行稍低處開始第二行掃描,如此逐次掃描直至屏幕的右下角,便完成了整個屏幕一幀(即一幅畫面)的顯示,之後,電子束重又回掃到左上角開始新一幀的掃描。完成一行水平掃描的時間,確切地說應是從第一行開始至第二行開始的間隔時 間(行掃描正程時間+行掃描逆程時間)稱行週期,其倒數即爲行頻FH。同樣,完成整個屏幕掃描的時間(場掃描正程時間+場掃描逆程時間)稱場週期,其倒數即爲場頻FV。


  早期的顯示器是採用隔行掃描方式,即先掃描奇數行1、3、5……直至終了(奇場),再掃偶數行2、4、6……(偶場),奇場與偶場合在一起才組成完整的一幀圖像,幀頻(刷新率)是場頻的一半。現在絕大多數的電視機仍採用這種掃描方式,它的優點是節省頻帶,缺點是刷新率低,圖像有閃爍感,近距觀看尤其明顯,易使眼睛疲勞,因此計算機顯示器現在已經不採用這種掃描方式,代之以逐行順序掃描。一場結束,也就是 一幀圖像再現,場頻與幀頻已經統一。早期顯示器的場頻通常與電網頻率一致,即50Hz或60Hz(即每秒顯示50幅或60幅圖像),這是因爲當時的電源及濾波技術限制,可能因濾波不良造成非同步干擾,這種干擾表現爲屏幕上滾動的黑色橫條,其滾動頻率爲電網頻率與場頻之間的差拍。現在這個問題已經解決,場頻不必與電網頻率同步,一般取60~70Hz之間,高的達100多Hz,85Hz是VESA標準的刷新速率,用85Hz以上的刷新率顯示圖像才無閃爍感。


    二、行頻、場頻與顯示分辨率的關係


  行頻及場頻與顯示分辨率有關,在給定場頻的條件下,顯示分辨率越高,要求的行頻也越高,它們之間的關係爲


  FH=FV×NL÷0.93


  NL:電子束水平掃描線數。


  NL÷0.93的原因是因爲電子束掃到屏幕的最後一行後並不 能立即回到原點,需要將電路中存儲的能量泄放掉,這段時間稱回掃期或者叫恢復期,大約佔整個場掃週期的(4~8)%,計算中取7%是合適的。


  這一公式表明行頻分別與場頻、分辨率成正比,場頻越高或者水平線數越多,要求的行頻也越高。反過來說,行頻越高,則允許顯示器分辨率可變範圍越大,場頻也越高,顯示器越好,當然價格也越貴。近幾年製造技術的進步,掃描頻率自動跟蹤技術已普及使用,使顯示器擺脫單一固定的行頻及場頻,掃描頻率允許在一定的範圍內變化,能根據顯示卡的信號頻率進行自適應調整。


    三、什麼是帶寬?


  所謂帶寬是顯示器視頻放大器通頻帶寬度的簡稱,一個電路的帶寬實際上是反映該電路對輸入信號的響應速度。帶寬越寬,慣性越小,響應速度越快,允許通過的信號頻率越高,信號失真越小,它反映了顯示器的解像能力。


  凡電子電路都存在一個固有的通頻帶,這是因爲電子電路無一例外地引入了電感、電容等儲能元件,即便沒有采用現成的電感線圈或電容器,導線本身就是電感,導線與導線之間、導線與地之間便組成電容,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雜散電容或分佈電容,它們對信號起着阻滯和傍路的作用,消耗信號的能量。交流信號的頻率越高,它們的作用越明顯,若頻率爲某一值的正弦波信號通過電路時其能量被消耗一半,則這個頻率便是此電路的帶寬。另外,由頻譜分析知,矩形脈衝信號可分解成一個基波和若干個高次諧波的正弦波信號,脈衝寬度越窄,基波的頻率越高,高次諧波越豐富,並且諧波的幅度也越大,要求電路通頻帶也越寬,否則高次諧波無法通過,造成波形嚴重失真。濾波器理論告訴我們,減少信號損失的辦法是增加帶寬或者通頻帶的頻譜特性與信號的頻譜特性相匹配。


  一個有理想通頻帶寬的濾波器是非常複雜的,它與工作信號的波形、寬度、頻率等許多參數有關,工程上往往採用簡化的方法,對於常用的幾種分辨率,計算結果列於上附表中,這裏帶寬上下限分別取常數1.37和0.72而得。帶寬低於下限,則信號失真太大,帶寬高於上限,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這是因爲帶寬達到一定值後若再增加,對某一頻率的信號來說其波形的改善十分有限,而爲增加帶寬所付的代價卻非常昂貴,所以要折衷考慮。


  如果不知道信號的脈衝寬度或頻率,這種計算方法就感到比較麻煩,這裏我們給出一個簡單實用的計算公式,根據顯示器所要求的最高分辨率,算出該顯示器視頻放大器的帶寬B。


  B=FV ×(NL÷0.93)×(DH÷0.8)


  DH:每條水平掃描線上的像素個數


  NL:顯示的掃描線數


  括號裏的數值分別代表每場的視在行數和每行的視在像素數。例如對分辨率爲1024×768、場頻爲60Hz的顯示器,我們可以算出要求的帶寬爲B=60×(768÷0.93)×(1024÷0.8)=63.4MHz


  這一值恰好介於表中所示帶寬的中間。


  通過以上討論,我們就可以根據顯示器給出的技術參數,計算出該顯示器的最高分辨率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