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larJS $http使用

var supervise = angular.module("supervise",[]);
supervise.controller("supervise_controller",function($scope,$http){
	var data = {
		school_code     : "",
		class_name      : "",
		teacher_account : "",
		source          : esmart_source
	};
	$http({
		url    : get_esmart_online,
		method : "post",
		data   : $.param(data),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success(function(data) {
		var jsonstr = JSON.stringify(data);
		var jsondata = $.parseJSON(jsonstr);
		if(jsondata.success_code==1){
			$scope.all_online_number = jsondata.count;
		}else{
			$scope.all_online_number = 0;
		}
	}).error(function(){
		$scope.all_online_number = 0;
	});
});


注意:其中的data需要使用$.param(data) 并添加headers: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否则服务器php接受会出现参数无法正常解析问题



注:

http-关于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等字符编码的解释说明


在Form元素的语法中,EncType表明提交数据的格式 用 Enctype 属性指定将数据回发到服务器时浏览器使用的编码类型。 下边是说明: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窗体数据被编码为名称/值对。这是标准的编码格式。 multipart/form-data: 窗体数据被编码为一条消息,页上的每个控件对应消息中的一个部分。 text/plain: 窗体数据以纯文本形式进行编码,其中不含任何控件或格式字符。
 补充
form的enctype属性为编码方式,常用有两种: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和multipart/form-data,默认为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当action为get时候,浏览器用x-www-form-urlencoded的编码方式把form数据转换成一个字串(name1=value1&name2=value2...),然后把这个字串append到url后面,用?分割,加载这个新的url。 当action为post时候,浏览器把form数据封装到http body中,然后发送到server。 如果没有type=file的控件,用默认的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有type=file的话,就要用到multipart/form-data了。浏览器会把整个表单以控件为单位分割,并为每个部分加上Content-Disposition(form-data或者file),Content-Type(默认为text/plain),name(控件name)等信息,并加上分割符(boundary)。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