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某個旅館的同一房間的四個人A、B、C、D正在聽一組流行音樂,她們當中有一個人在修指甲,一個人在寫信,一個人躺在牀上,另一個人在看書。

住在某個旅館的同一房間的四個人A、B、C、D正在聽一組流行音樂,她們當中有一個人在修指甲,一個人在寫信,一個人躺在牀上,另一個人在看書。
1.A不在修指甲,也不在看書;
2.B不躺在牀上,也不在修指甲;
3.如果A不躺在牀上,那麼D不在修指甲;
4.C既不在看書,也不在修指甲;
5.D不在看書,也不躺在牀上。
她們各自在做什麼呢?
解法一:可用排除法求解
由1、2、4、5知,既不是A、B在修指甲,也不是C在修指甲,因此修指甲的應該是D;但這與3的結論相矛盾,所以3的前提肯定不成立,即A應該是躺在牀上;在4中C既不看書又不修指甲,由前面分析,C又不可能躺在牀上,所以C是在寫信;而B則是在看書。
解法二:我們可以畫出4×4的矩陣,然後消元
A B C D
修 指 甲 - - - +
寫 信 - - + -
躺在牀上 + - - -
看 書 - + - -
注意:每行每列只能取一個,一旦取定,同樣同列要塗掉
我們用“-”表示某人對應的此項被塗掉,“+”表示某人在做這件事。
①根據題目中的1、2、4、5我們可以在上述矩陣中塗掉相應項,用“-”表示。(可知D在修指甲,B是在看書)
②題目中的解爲A≠“躺在牀上”則D≠“修指甲”;那麼其逆否命題爲:若D=“修指甲”,則A=“躺在牀上”。(由①可知,A應該是“躺在牀上”,所以在“躺在牀上”的對應項處劃上“+”)
③現在觀察①②所得矩陣情況,考察A、B、C、D各列的縱向情況,可是在“寫信”一項所對應的行中,只能在相應的C處劃“+”,即C在寫信。
至此,此矩陣完成。我們可由此表得出判斷。

這實際是一道邏輯推理題。據上述方法,請思考下面一道問題:
有六個不同國籍的人,他們的名字分別爲A,B,C,D,E和F;他們的國籍分別是美國、德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意大利(名字順序與國籍順序不一定一致)
現已知:
(1)A和美國人是醫生;
(2)E和俄羅斯人是教師;
(3)C和德國人是技師;
(4)B和F曾經當過兵,而德國人從沒當過兵;
(5)法國人比A年齡大,意大利人比C年齡大;
(6)B同美國人下週要到英國去旅行,C同法國人下週要到瑞士去度假。
請判斷A、B、C、D、E、F分別是哪國人?
提示:可以列表如下:
A B C D E F
美 - - - -
俄 - - -
德 - - - - -

法 - - -
意 -

答案:C.英國人; A.意大利人; B.俄羅斯人; E.法國人; F.美國人 D.德國人

微軟面試題目(數學與邏輯推理)
此題源於1981年柏林的德國邏輯思考學院,98%的測驗者無法解答此題。
有五間房屋排成一列;所有房屋的外表顏色都不一樣;所有的屋主來自不同的國家;所有的屋主都養不同的寵物;喝不同的飲料;抽不同的香菸。
(1)英國人住在紅色房屋裏;(2)瑞典人養了一隻狗;(3)丹麥人喝茶;(4)綠色的房子在白色的房子的左邊;(5)綠色房屋的屋主喝咖啡;(6)吸Pall Mall香菸的屋主養鳥;(7)黃色屋主吸Dunhill香菸;(8)位於最中間的屋主喝牛奶;(9)挪威人住在第一間房屋裏;(10)吸Blend香菸的人住在養貓人家的隔壁;(11)養馬的屋主在吸Dunhill香菸的人家的隔壁;(12)吸Blue Master香菸的屋主喝啤酒;(13)德國人吸Prince香菸;(14)挪威人住在藍色房子隔壁;(15)只喝開水的人住在吸Blend香菸的人的隔壁
問:誰養魚?
提示:首先確定
房子顏色:紅、黃、綠、白、藍 Color 1 2 3 4 5
國籍:英、瑞、丹、挪、德=> Nationality 1 2 3 4 5
飲料:茶、咖、奶、酒、水=> Drink 1 2 3 4 5
煙:PM、DH、BM、PR、混=> Tobacco 1 2 3 4 5
寵物:狗、鳥、馬、貓、魚=> Pet 1 2 3 4 5
然後有:
(9)=>N1=挪威
(14)=>C2=藍
(4)=>如C3=綠,C4=白,則(8)和(5)矛盾,所以C4=綠,C5=白
剩下紅黃只能爲C1,C3
(1)=>C3=紅,N3=英國,C1=黃
(8)=>D3=牛奶
(5)=>D4=咖啡
(7)=>T1=DH
(11)=>P2=馬
那麼:
挪威 ? 英國 ? ?
黃 藍 紅 綠 白
? ? 牛奶 咖啡 ?
DH ? ? ? ?
? 馬 ? ? ?
(12)=>啤酒只能爲D2或D5,BM只能爲T2或T5=>D1=礦泉水
(3)=>茶只能爲D2或D5,丹麥只能爲N2或N5
(15)=>T2=混合煙=>BM=T5,
所以剩下啤酒=D5,茶=T2=>丹麥=D2
然後:
挪威 丹麥 英國 ? ?
黃 藍 紅 綠 白
礦泉水 茶 牛奶 咖啡 啤酒
DH 混合煙 ? ? BM
? 馬 ? ? ?
(13)=>德國=N4,PR=T4
所以,瑞典=N5,PM=T3
(2)=>狗=P5
(6)=>鳥=P3
(10)=>貓=P1
得到:
挪威 丹麥 英國 德國 瑞典
黃 藍 紅 綠 白
礦泉水 茶 牛奶 咖啡 啤酒
DH 混合煙 PM PR BM
貓 馬 鳥 ? 狗
所以,最後剩下的魚只能由德國人養了。


從“零和五定律”分析數學邏輯推理中的詭辯

數學很喜歡他的理工科思維,依此標新立異,在他的文章裏大談理工科思維如何優於別的思維,還宏論古今中外之思維方法,似乎只有他的理工科思維最科學、最正確。關於他的“零和五定律”,我們一開始都是在論證它的結論是否正確,被他的所謂定律的表象所迷惑,及刨根先生對他的問題進行討論時,總是發現它的每個定律之前都有一個假設,揮之不去。
如果你的反駁論證超出數學的假設,數學就認爲反駁者沒有按規矩行事,是狡辯,如果從他的假設出發,又得不出與他的結論明顯不符的結果來,
我也從他的假設出發,類比推理了一圈,也沒發現問題,甚是迷惑。明明覺得他的結論有問題,卻又找不出毛病所在,一時讓我陷入困惑之中。
好在數學先生還是沉不住氣,在刨根面前大談起思維方法來,這一番高論反倒提醒了我,從邏輯思維方面看看數學的五定律有無問題,畢竟我是專門學過邏輯學這門課程的。仔細一研究,終於發現,這哪裏是數學先生的高明,完全是在玩邏輯學中的詭辯,原來數學先生是在玩詭辯的把戲,也許他自己還沒發現。我如果沒仔細分析,也不會輕易就能發現它的邏輯問題。
我們知道,邏輯學中的思維方法一般有推理和歸納兩種,我在數學的文章裏看到的他大量的使用歸納的推理方法,但歸納推理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就是,你舉的例子再多,只要找到一個相反的例子,就可以推翻你的結論的正確與普適;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
一個人在他的一生中所看到的烏鴉都是黑的,就得出“天下烏鴉一般黑”的結論,但只要有一個人見到一隻白烏鴉,那這個“天下烏鴉一般黑”的結論就不能成立。

而推理則不然,只要你的假設正確、推理過程符合邏輯學規則,你的結論就必定正確,也無需所謂實踐的檢驗,這完全是邏輯學問題。

用邏輯學的推理方法,請看我細細地分解數學的“零和五定律”。
在數學的“零和五定律”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假設,那就是:
“假設中國人民銀行,在一定時間內,再也不發行新的人民幣了”。
我們先不看他的推理過程和結論如何,單從這個假設中你能得到什麼信息呢?
有時間限定、有發行人民幣的機構——人民銀行,這都不是關鍵,最關鍵的一句話就是“再也不發行新的人民幣了,”這個敘述中已經包含了“不再發行新幣”這個判斷性限定,就是沒有任何經濟學常識也知道世界上只有人民銀行發行人民幣,根據物質不滅定律我們都會得出這樣的判斷:人民幣的數量守恆,既不可能增加,也不可能減少。這就是在你的假設中已經含有“人民幣守恆不變的結論”了。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把一袋豆子和一袋穀子倒在同一個缸裏,蓋上蓋子,如果沒有被盜,沒有被老鼠偷吃和其他損耗,老農也知道,他的穀子和豆子是不會突然消失的,數量不變。

那麼我們再看看數學的“零和五定律”的結論吧
定律一的結論:如果考慮到人民幣的毀壞,丟失,則全世界人民幣的總數將小於N元。但決無可能大於N元。
定律二的結論:人民幣統統加起來,一定等於N元人民幣。一年以後是這樣,幾年以後也是這樣。
定律三的結論:紅筆記的數字和黑筆記的數字統統加起來,一定等於零。我概括爲:人民幣增量或減量爲零。
定律四的結論:由於交易的隨機性,遊戲的結果,必然是這N元人民幣往少數的單位和人手裏集中,這是由“久賭必輸”定理決定的。
定律五的結論:在一段時間內,統統都是黑字,統統沒有赤字,這是癡心妄想。我概括爲:人民幣總的增量與減量之和不可能大於零,也不可能小於零,而只能是零。

縱觀這五個結論,除結論四與假設的限定無關外,其他的幾個結論其實早就包含在他的假設之中,這根本無須論證。結論四在衆人的質疑之下,數學先生自己也沒拿出證明自己正確的辦法來,只好暫時收回這個結論。

把要推出的結論事先包含在假設之中,這種邏輯學推理方法在邏輯學中叫“循環論證”,是徹頭徹尾的邏輯學錯誤,也是推理中的“詭辯”,沒有研習過邏輯學的朋友們也難免被這種詭辯方法迷惑,就連我也差一點上當呢。也許數學先生沒有發現自己在邏輯學中的錯誤,並不是故意的。
如果我這樣說明你還不明白,那就讓我給出一個簡單的這類例子吧:

按照他的推理方法看看這種推理方法的荒謬何在:

大前提(假設):所有的鳥都是黑色的。
小前提: 烏鴉是一種鳥。
結論: 包括烏鴉在內的所有的鳥都是黑色的。

我想你已經明白數學的“零和五定律”爲何物了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