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永正《楊氏之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理解文言文主旨

1.繼續交流從何體現楊修很聰明。引導學生逐步找出從哪裏還能看出楊修很聰明?

2.交流討論楊修第二個特點,

(1)提出問題,楊修不僅十分聰明,而且還怎麼樣?引導學生說出:禮貌,教養。(指生回答)

(2)設疑:從哪裏看出楊修很有教養?師請生回答並總結(生:因爲他沒有直接頂撞孔君平 而是婉轉說,我可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鳥。他不但很婉轉很禮貌地回敬了孔君平,而且話中還暗含着否定的意思,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水果。

師,提醒學生讀文章請一定要注意前後的聯繫逐步引導學生說出楊修懂得待客之道,熱情大方,彬彬有禮。以及不插嘴的習慣這些能表明他很有修養。

二、故事新編

師:咱們來個故事新編,這篇古文才50多字啊,魯迅先生就根據好多古文,好多傳說寫了一本書叫《故事新編》,咱們也可以根據這篇短文來個故事新編,文言文的高度凝練,一個字頂好幾個字,一句話頂好幾句話,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一)分三大組分別就對應的文言文展開想象,寫出一段話。

1.指導學生根據文言文第一句話:梁氏子九歲,甚聰惠。根據插圖展開想象寫一段話,楊修長什麼模樣,他的穿戴怎麼樣,重點寫他的外貌。

師:請左邊的1、2、3排根據文言文第一句話:梁氏子九歲,甚聰惠。展開想象寫一段話,側重點請看書上的插圖,這個小楊修長什麼模樣,他的穿戴怎麼樣,重點寫一下他的外貌。2.指導學生圍繞:“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爲設果,果有楊梅。”展開想象寫一段話。

師:中間的1、2、3排,展開想象,寫下面兩句:

孔君平詣其父,有一天孔君平去拜訪他的父親,爲設果,果有楊梅。

師:孔君平到了楊修家門口,是誰給他開的門,進門落座又到了客廳,是誰又把楊修給叫出來的?楊修端來水果一定有對話的,“孔老先生,請……”一定有對話的。

3.師引導學生圍繞楊修與孔君平的對話: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展開想象,寫一段話。

師:孔君平和楊修他們兩個的對話就這兩句嗎?一人一句?會不會?不會的,楊修說完了,孔君平肯定還要接着說,孔君平說完了,楊修肯定接着說。展開想象,來段精彩的對話。寫對話,要寫好提示語,好分段,一人說的話就一個自然段,好不好?動作快,看誰寫的對話精彩。時間6分鐘。

(生寫,師來回巡視,並相機引導)

(二)展示交流

師繼續巡視,瞭解學生完成情況。

1.請組請兩生分享。師相機糾正,鼓勵。

三、小結

師:同學們坐好,眼睛向於老師報道,送大家三句話,剛通過孩子們的表現,送給大家三句話,指向最後一位回答問題的同學,送給他的啊,看他的字寫得很好。

師:字是寫出來,第二句話書是讀出來的,第三句話作文是做出來的,文章是做出來的。

板書設計:

楊氏之子

楊梅

孔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