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壟斷高院公審 360呼籲:不要讓壟斷扼殺創業者的中國夢

騰訊壟斷高院公審 360呼籲:不要讓壟斷扼殺創業者的中國夢

科學中國-中國網 science.china.com.cn  時間: 2013-11-26  責任編輯: 海峯

11月26日上午9時,有中國“互聯網反壟斷第一案”之稱的奇虎360訴騰訊壟斷案,二審在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開庭。

這是《反壟斷法》出臺六年來,最高院審理的首例互聯網反壟斷案,對國內互聯網反壟斷的判決具有標誌性意義。對於本案的審理過程,最高人民法院首次通過央視、湖南衛視、新浪官方微博等多種媒體方式進行直播,全面發佈發佈案件審理情況,屬國內首次。

同時庭審期間,新浪微博還發起了對此次反壟斷案的用戶投票調查,對於騰訊是否涉嫌壟斷、是否濫用支配地位等問題,超過80%的網友表示支持360反壟斷。

據統計,截至今天上午11時40分,共有23829名網友參與了投票,其中19266名網友支持360,佔投票總人數的近81%;對於騰訊則有4563人表態支持。據分析,網民旗幟鮮明的投票結果,與QQ要求用戶“二選一”引發網民憤怒不無關係。

新浪微話題#360訴騰訊壟斷案#網友投票截圖

支持360的網友大多表示,騰訊除了聊天其他東西都是山寨來的,一直在抄襲和捆綁,而且QQ遊戲也挖空心思收錢。對於普通網友來說,雖然大家都離不開騰訊的產品,但實在無法認同其山寨行爲。

網友“田皮特兒”表示,“騰訊再繼續壟斷下去的下場就是,他的會員顏色越來越多越來越貴,啥都要錢,以後沒準聊天按字數收費了”。網友“二妞她爸eric”也贊同對濫用市場地位,進行抄襲排擠創新企業的行爲予以懲罰,“互聯網行業現在缺乏創新,稍有創新就被騰訊給抄襲了,仗着自己的財大氣粗,欺負新創業的軟件公司,從此扼殺創業者的積極性。大樹下邊寸草不生,法律該懲戒這樣的公司。”

作爲《反壟斷法》出臺六年來,最高院審理的首例互聯網反壟斷案,吸引了全社會的關注。

對此,360也發佈公開信表示,表面上有活力和創新的互聯網行業,其市場集中度已經遠遠超越了金融、電信、石油、電力這些老牌的壟斷行業,不要讓巨頭壟斷扼殺年輕創業者的中國夢!

360在公開信中指出,中國互聯網表面上是創新和有活力的行業,其實互聯網巨頭壟斷市場的程度已經遠遠超越了金融、電信、石油、電力這些老牌的壟斷行業。騰訊一家公司的市值已經超過全部40多家中國互聯網海外上市公司總市值的50%,然而,一將功成萬骨枯,巨頭壟斷已使中國互聯網產業荒漠化。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2006年之後在長達8年的時間裏,中國互聯網沒有誕生一家新的有影響力的網站或公司,而同期美國卻誕生了Facebook等一大批創新公司,中國互聯網市場從與美國同步繁榮變成荒漠化。

360表示,只有對互聯網巨頭在收購、合作、結盟方面的行爲展開反壟斷調查成爲常態,對巨頭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競爭手段進行遏制成爲慣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纔有可能形成,創新和活力才能夠不斷涌現,年輕創業者們的中國夢纔有可能實現。

因此,360方面表示,這場反壟斷的標本之戰,最後的贏家不是360,不是騰訊,而將是全中國的年輕人、創業者!

附 360聲明全文:

360呼籲:不要讓壟斷扼殺年輕創業者的中國夢!

“如果騰訊做了同樣的產品,你怎麼辦?”這句話,是中國互聯網創業公司在引入投資時,幾乎都會被投資人問到的問題。事實上,“生、死、騰訊”早已經成爲中國互聯網年輕創業者三個必須每天面對的問題,一些創業者會這樣回答:“這個領域騰訊不會關注的。”“如果騰訊關注到了呢?”……

殘酷的現實就是如此!互聯網巨頭讓年輕人創業的門檻越來越高,這是因爲互聯網巨頭可以肆無忌憚地以各種模仿、抄襲、交叉補貼的手段入侵到創業者的生存地帶;即使在成長的過程中,巨頭的擠壓也是無處不在。誰還記得IMO、聯衆、開心偷菜等一大批曾經在創業初期非常成功的企業?在美國,天使投資通常只需對每個項目投資5萬美元,就可以扶植起一大批種子創業公司;而中國這種階段的天使投資,至少要50萬美金,是美國的10倍,創業者纔有生存下去的可能,而且失敗率居高不下。

你可能不知道,中國互聯網表面上是創新和有活力的行業,其實互聯網巨頭壟斷市場的程度已經遠遠超越了金融、電信、石油、電力這些老牌的壟斷行業。騰訊一家公司的市值已經超過全部40多家中國互聯網海外上市公司總市值的50%,騰訊的業務更是涵蓋了通信、金融Q幣、娛樂遊戲、社交網絡、新聞資訊、電視傳播、電子商務等互聯網全部業務。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裏提出“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傳統經濟領域中老牌的壟斷企業都在面臨新一輪被拆分的挑戰,但是互聯網巨頭卻通過大規模併購在進一步提高壟斷的程度,並且壟斷的觸角在向其他行業急劇擴散和滲透,包括媒體、金融、影視、通訊等,全能型壟斷寡頭呼之欲出,這種現象在傳統行業從來沒有發生過。

一將功成萬骨枯,巨頭壟斷已使中國互聯網產業荒漠化。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市值,雖然已經名列全球前三位,但整個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總產值和在全球的地位卻比美國差得很遠。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2006年之後在長達8年的時間裏,中國互聯網沒有誕生一家新的有影響力的網站或公司,而同期美國卻誕生了Facebook等一大批創新公司,中國互聯網市場從與美國同步繁榮變成荒漠化。套用馬雲的話,如果騰訊贏了,全中國年輕的創業者們就輸了。

壟斷打破了市場平衡,破壞了市場公平,在巨頭壟斷的市場裏,消費者利益受損、創新停滯,所以世界各國都非常警惕企業通過濫用支配地位對市場的壓制行爲,反壟斷也是各國政府的核心職責。在美國,反壟斷法被稱爲“自由企業的大憲章”,在德國被稱爲“經濟憲法”,在日本被認爲是“經濟法的核心”,在歐盟反壟斷法更是最重要的核心法律。

反壟斷的調查與制裁的原則,即維護市場秩序和創新。十多年前,正是在微軟遭遇反壟斷調查面臨分拆之後,谷歌才得以迅速崛起;而當谷歌成爲互聯網新霸主之後,全球多達37次反壟斷和專門性調查也隨之到來。也正是受益於這些反壟斷的調查,美國的互聯網行業一直保持了持續的創新和活力,Facebook、Youtube、Twitter、Groupon等更多新興互聯網科技企業脫穎而出。

360訴騰訊壟斷案,是《反壟斷法》出臺六年來,最高院公開審理的互聯網反壟斷第一案。這意味着,《反壟斷法》將不再是籠裏的睡獅,而是懸在互聯網巨頭上方的一把利劍。只有對互聯網巨頭在收購、合作、結盟方面的行爲展開反壟斷調查成爲常態,對巨頭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競爭手段進行遏制成爲慣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纔有可能形成,創新和活力才能夠不斷涌現,年輕創業者們的中國夢纔有可能實現。

我們相信,這場反壟斷的標本之戰,最後的贏家不是360,不是騰訊,而將是全中國的年輕人、創業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