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只是一部分


其實這篇blog醞釀了很久,或者說很早就覺得有話要說,一直沒有把它寫出來,其中一個原因可能也是沒有想太清楚。今天正好在公司有一些相關的討論,結合最近的一些想法把他完成。

進入主題前先說點閒話。在微博上認識了很多做軟件測試的朋友,在不同的地域和專業領域,很多人都非常熱愛自己的這個工作,努力工作的同時也認真思考這個工作的發展,下面的例子可以作證。到目前爲止,我的blog單篇訪問數和評論數最多的是文章是:測試工程師的明天在哪裏 (http://blog.csdn.net/superqa/article/details/6337378),馬上過5000,我想也間接說明了大家還是很關心自己的職業發展的。另一個觀察是大家常常提到的一個話題就是測試工作在組織裏面受到的重視程度不夠(或者更尖銳的表達),管理層對質量的意識不夠,進而測試人員的地位和待遇也有影響。當然也有一些人把測試這個工作變得有點接近於信仰,或者綁在人生上。

好吧,在這樣的前提下,我要說點大逆不道的話。個人看書聽話的時候更喜歡那些不那麼全對但是有思考有啓發的,而不是那些聽起來總是有理卻似是而非的。但是大的前提是,我仍然喜歡這個行業並且覺得它有前途,理由如下。
-關於軟件測試的核心價值 (http://blog.csdn.net/superqa/article/details/6143119)
-爲什麼我覺得軟件測試是一個有前途的行業?(http://blog.csdn.net/superqa/article/details/5814389)

* 測試只是一部分
對於很多測試人員來說,測試相關的內容是工作的全部,這是我們的視角。但是換個角度也許就不是這樣。
首先我們工作的地方大部分是商業組織,是某個公司,開發某類產品或者提供某類服務,也就是business。所以從組織的層級往上看,到了一定的級別,其實看到的是業務、產品等東西,當然他們也關心我們技術和競爭對手的相比如何。從這個較高的層面來看,是看不到開發或者測試人員的,看到的是我們這個產品如何,有沒有競爭力。如果是對於新的產品或者業務的原型,其實他們也並不關心是開發人員還是測試人員(測試人員也應該有這個能力)弄出來的。

這樣的角度有問題嗎?我覺得應該是這樣,如果從那樣的層面關注的是太過細節反而會有問題。
所以對於我們測試人員而言,我們有時候也需要跳出來看我們做的事情?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和認識。

另外,從這個角度,我們和開發人員其實面臨的是一樣的問題,開發人員如果只關注在開發的技術本身,比如programming,類似於我們測試人員只關注在測試技術和方法本身一樣,都會是一種侷限。而且這種侷限隨着我們在組織裏面愈來愈資深而變得越來越明顯。剛工作兩三年,把開發或者測試的工作做得很好就能得到不錯的認可,但是到後來,哪怕是純技術路線,如果只關心技術而不關心產品和業務的發展,恐怕還是很難有好的發展。因爲那個時候組織的要求和評價方式已經不同了。

這個從邏輯上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對很多人是一個困擾,因爲一個簡單的想法就是:我是一個測試人員,我不斷髮展的道路就是把測試做得越來越精深越來越強大,一路走下去。這樣的人也有,那就是把測試本身作爲business的人,比如那些做測試諮詢培訓的講師等。但是可惜我們大部分人不是,我們的工作,包括開發人員,是用我們的專業技能把一個優秀的產品做出來。我們最終的成果是我們的產品而不是我們的測試本身,而且我們的組織對外的成果也是這些產品,而不是我們技術能力。而且越到後來,會發現要做一個優秀的產品需要我們對這個產品的領域本身有很深的瞭解和理解。其實從另一個側面這也解釋了爲什麼開發和測試團隊的成長和衰退和產品本身的狀況綁得很緊。

產品,商業,掙錢,這真是一個有些煩惱的事情,特別是對很多純技術的愛好者,因爲你發現不再純粹了,甚至對有些人來說是傷害。但是另一方面,其實沒有那麼糟糕,因爲在做更優秀更強大的產品的時候對技術的要求可能也更高了,也可以順便做得更深了。

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很優秀,但是到了公司一定的層級,你的工作成績被籠統的看不清楚也不要奇怪,因爲工作內容的影響範圍可能就是這樣。可是怎麼能改善,如果根據上面的分析那就是更能影響到business,問自己一個問題:重要的產品或者新的產品,你在其中貢獻了什麼?


* 不要抱怨別人對這個工作的理解,甚至誤解。
這是一個常常會聽到的話題,說實話,不是很喜歡討論類似的言論,一來煩二來無趣。相比而言,我在想我們是不是可以先求己,做一些積極的事情,而不要糾纏在別人對我們工作的看法上。比如,我們可以:
- show出我們工作的value
    如果show不出來,那麼可能要想想是不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和途徑,比如如何統計和找到數據,如果想不到任何辦法來show,那可能要想一想是不是真的沒有value?

- 用事實和道理來改變別人的認識,慢慢的。
    如果別人對我們的工作有些誤解的話,而且這個人值得你去辯解,那麼最好拿出事實,講出道理。我覺得那些帶有感情色彩和扣帽子方式的言語沒有意義,可能只會讓別人更覺得沒什麼含量。

靠在組織內部的爭取也能獲得一些空間和權利,但是靠提供大家認可的價值而獲得則要穩定和名正言順得多。
說得簡單點就是做好兩件事情:怎麼做對產品或者整個組織更有價值?如果做到了,如何把它展示出來。


另外,如果你做的事情是真正有價值而沒有被普遍認可的,那麼換個角度你其實在偷跑或者搶跑,等大家都意識到了的時候,你已經在前面很遠了。當了,風險在於你是對的嗎?這個嘛,自己的路自己要負責了。


* 有時候,忘記你是一個QA
總是記得自己的title,其實也是一種暗示,這種暗示也是一種隱形的束縛,覺得這不是自己需要做或者可以做的事情。
比如關於創新,我們可不可以提出新的idea,進而做出POC,demo出來甚至立項。沒有人說不可以,但是有時候限制是自己給自己的。類似的方向或者機會,忘記自己是一個QA,做覺得有價值的和對的事情,當然,回頭可以說是QA出身的。

好吧,就寫到這裏,把這些最近縈繞在腦子裏的東西放下來,做好想做的事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