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員如何創業《三》- 合夥人的分工

  合夥人很重要啊,就比如結婚一樣,一定要找個好的對象。得有不同興趣互補、又要有共同愛好、互相可以接受對方的缺點,也有很好的處理分歧的方式。找誰合夥可以看之前一篇 《技術人員如何創業《二》- 合夥人的模式》,這次主要說說我們公司創業的時候怎麼去分工。

  記得公司剛開始成立時,團隊有一個技術型boss、一個行政、兩三個技術。這個時候主要是爲了一個ideal、滿腔熱血就開始開發。分工是這樣的,boss指導方向、行政打點生活和後勤、技術作爲先鋒開發軟件。這裏就有個問題了,很多時候一個想法並不能變成一個產品。比如,我要研發一個記錄筆記的軟件,可以支持本地和在線,還支持交流分享。一句話需求如何去實現呢?在boss的眼裏,這些都是他根據自己平時的生活工作發現的機會,技術實現人員就應該把這句話變成一個他滿意的東西。我ca,一般技術型老闆都認爲這個很好實現,然後自我誇獎自己之前開發過什麼很大的項目之類,不過這個是產品設計,並不是一個技術難題。怎麼說呢?

  首先,這不是一個好的產品定義,技術實現人員嘗試着去理解開發最後不是boss要的。boss可能也只是瞭解產品的基本面,知道有這個市場空缺,具體怎麼操作、怎麼交互他也不清楚。

  第二,沒有細化,計劃無法執行,可能導致項目時間把控不住。很多時候boss也會參與開發,導致產品進度沒有人跟進。

  第三,技術定義產品,可能會不自覺的添加很多非功能的潛在需求。比如要建立一個業務系統,先要引入一堆新技術。

  所以之前這個項目就因爲這樣的模式很快就暫停了,做了2個月最終還是拿不出手。後來大家總結並改善了合作分工。由boss把握產品方向,建立公司級別的管理制度,定期收集和整理用戶的需求和反饋;行政輔助建立督促公司的制度執行,負責部分用戶的客服工作;技術負責把boss提的和用戶提的需求實現,並先寫個需求文檔交給需求方開會總結,確認沒有問題就變身碼農實現系統。沒有把這個產品具體定義出來是不能開發的,不是說很完美的一個產品,至少是能夠體現得出最核心的功能。因爲我們做的是一個針對企業的產品,光靠技術在家裏蒙着頭髮明輪子是不行的,還必須定期瞭解用戶的需求,反饋給我們進行反覆迭代。這時一個小的產品研發團隊初見規模,在這個階段最需要的是產品設計、團隊管理、技術研發。相當於我們的boss承擔了產品設計和整體團隊管理的工作,作爲公司的負責人必須這麼做也只有這麼做。因爲公司是boss搭建起來的,公司未來怎麼走,員工積極性高不高直接影響了項目的結果。公司剛成立企業文化管理、團隊管理就要建立起來,不能因爲是創業公司生存壓力大就不考慮。這些東西就像技術框架一樣,沒有這些東西也可以開發系統,但是如果不建立,後續開發的模塊越多就越亂。導致到了最後添加一個簡單的新需求都會寸步難行,制度也一樣,一開始沒有良好的企業文化和制度,這樣建立的團隊也是散的、沒有戰鬥力。
  
一.產品設計

這個是很重要的,沒有好的產品或者好的服務公司是賺不到錢的。是不是每個公司都必須要boss去設計產品,這個不一定,但是boss必須要把握公司的產品戰略,或另找一個產品方面比較牛的人來專做這樣的事情。特別是我們技術型的人才(不是複合式的),要轉型到有產品思維的理念需要有個過程。我覺得就算有專業的產品合夥人,技術型的ceo也要多從業務角度、消費者、商業鏈條的角度去思考產品和戰略。這個剛開始很難,做起來不是特別有感覺,除了課餘時間惡補各方面知識外,還需要多從用戶角度去收集意見。我記得之前騰訊發佈一個版本時,先開發一個基礎版本(80%的內部人員滿意,不是說自我覺得全部ok)就發佈給部分vip用戶使用,美其名曰vip用戶優先體驗新版本,其實這個時候是充分調動了vip用戶的積極性來收集這個產品的用戶意見,在全面發佈版本的時候提前改掉不合理的設計。技術人員是很固執的,一但決定要做一個功能,很難說服他不做這個。通過用戶的角度來思考,更有說服力。經過幾次迭代,個人和團隊的工作方式也好轉了,大家在產品的捏拿也更有感覺,不只是ceo。參與這個過程的行政、技術人員都會通過用戶反饋吸取到意見。不過技術人才要創業,要當ceo就必須要華麗的變身,後續會越來越少的參與技術,最終可能轉變爲總體產品經理。常見的技術型ceo有馬化騰、李彥宏。

二.團隊管理

這個也很重要,沒有好的團隊做不了太多的事情。在大公司工作是這樣吧,很多時候大家不朝一個方向努力,互相排擠對方,也就是很多大公司難以產出好的產品。小公司的人員管理也很重要,因爲每個人承擔的東西更加多,一個人相當於多個人用,如果大家不朝一個地方使勁,怎麼可以做出非常好的產品。在這個時候有些事情就很重要了,確定企業文化、建立獎懲措施、建立好的工作環境、良好的工作氛圍、目標明確的前景規劃、看得到的計劃里程碑。剛開始創業時最重要的可能是一個想法或者一個產品,但是隨着公司的發展人才纔是最重要的。有了好的人纔可以讓公司基業長青。怎麼突出優秀的人才?先要好的選拔機制把有突出表現的人選拔出來,如果確實能力很強、態度很好,並且和公司利益一致,可以吸納爲小股東。讓每個優秀的人都能有歸屬感,使他們感覺到自己是企業裏的一份子。團隊的建設其實在這個時候是很難的,因爲公司小、資金緊張、又想找好的人才。很多公司開始有風投的,人才吸引方面問題不大。我們公司開始時沒有,靠的是自己積蓄和親朋好友天使投資。那這個人才問題怎麼解決?我們找了一兩個核心開發人員,再找一些有潛力工作不太久的開發人員,通過技術總監帶核心開發、核心開發給普通開發當導師的模式共同構造一個學習型的團隊,鼓勵實戰中學習。既能把工作做好,也使大家在學習中獲利,雙贏收效還不錯!

三.技術研發

這個非常重要,技術不給力,就實現不了好的系統。所以互聯網技術型創業的公司都有個什麼都懂一點技術總監,負責攻克所有的技術難題。其實從剛開始來說他主要負責是需求分析、組建技術團隊、系統設計,隨着公司的發展,後續可能還需要承擔一些產品設計、團隊管理,甚至是一些銷售的工作。雖然做的事情很多,技術人員也還是從多方面發展和鍛鍊了。從我的經驗裏,我覺得目前解決業務的技術都不是難題,所有的技術問題都可以解決。難題就在於在有限的成本下如何構建滿足業務高性能需求架構(因爲小公司不像大公司預算那麼多買高性能服務器)、如何在有限的成本下構建超強執行力的團隊、如何實現一個用戶喜愛的產品。 關於技術如何做需求、構建超強執行力團隊等具體怎麼實施後面可以討論一下,我們採用的自己特有的敏捷開發。

光有了產品還不夠,就算再好的產品,用戶看不到就談不上購買了。隆重介紹一下銷售。

四.銷售

這個太重要了!怎麼讓我們的目標用戶看到我們的產品,需要一個好的銷售總監。在技術型公司,很多時候是看不上銷售的,他們認爲自己很牛的技術產品客戶就自動找上門來。一開始只是研發產品,往往不具備銷售人才,這也是剛開始創業公司的一個短板。產品快出來了的時候,可能也有點不是那麼完美,不需要等到產品100%完美。要儘早提前預熱的預熱、準備的準備,其實也是這麼回事,產品銷售炒作才能體現出他的價值。有時候2塊錢賣不出去的蘋果,100塊錢反而賣出去了。不管任何時代,營銷廣告都是非常重要的。站外的銷售操作也是越早做越好,包括熟人羣、qq羣、郵件羣、seo、sem、微博、微信等等。通過關係網把自己的產品推銷出去,適當做些營銷造勢增加曝光度,樹立行業領先地位品牌。而銷售型的ceo可能模式就有點不同,他們可能更多的關注業務價值,怎麼把核心的商業理念通過簡單的技術手段實現來解決客戶的問題。所以很多銷售型ceo之前積累了很多客戶和行業經驗創業更容易成功。比如劉強東、馬雲之類。

其實這些都是一些角色定位,在創業初期可能一個人就兼職了多個角色,怎麼去平衡,還看自己的人員配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