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系統 VI 編輯器初試

       老早以前就在電腦上裝了Ubuntu的虛擬機,不過也就停留在看看界面上,隨便玩了一下,就擱置在那兒了。最近想嘗試一下不同的系統,就又打開了“塵封”的VMware,開啓虛擬機,提示內部錯誤,什麼!難道這是天意,要我繼續使用溫鬥士。。。

        打開服務(運行 “services.msc”),啓動一個“Vmware Authorization Service”的服務,再次運行,這下應該可以了吧。問我爲什麼要這麼做,因爲上次就是這樣解決的。

       什麼,還是不行!

       關掉VMware,我想了許多事情,爲什麼它不行,我要不要重新裝系統,要不重新買個本本吧,這輛“老爺車”我早就不想伺候了。重新買什麼好呢?thinkpad不錯,可是我一直鍾愛dell。。。

      天,我在想些什麼。

      右鍵,以管理員身份運行Vmware,再次開啓虛擬機,咦,成功開啓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除了“重啓一下”之外的“以管理員身份運行”大法?

       

      言歸正傳,Ubuntu 用ctrl+alt+t 打開終端。

      接着,輸入“vi hello.c”,表示我們要進入一個hello.c文件的編輯。可以想成,我要打開記事本,編輯一個名爲“hello.c”的文件。

      vi編輯器的初體驗就是:什麼鬼編輯器,反人類啊!

       vi編輯器有幾種不同的模式:普通,編輯,命令。普通模式就是剛進入vi時候的模式;編輯模式,當然就是進入編輯的模式;而命令模式,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輸入各種命令的模式。

      按下“i”,表示,在當前光標之前插入字符,而“a”,表示在光標之後插入字符。這兩個很有用啊!

      輸入了"#include<stdio.h>",天,怎麼換到下一行啊!

      “esc”太有用了,只要按兩下,返回普通模式,普通模式下也是輸入一些命令的。比如“o”,創建下一行,作用和回車差不多。

      再來一句“int main()”,再用“o創建下一行。輸入“{”,哈哈哈,原來vi也不是那麼難用嘛,我這不是上手了嗎都。

     接下來,我就要敲出那兩個大家都熟悉的美妙單詞了,它們將是我在ubuntu系統的“初啼”,想想都有點小激動呢。“printtf(),哎呀,手一抖,多打了一個t,沒關係,退格嘛。

什麼,沒用,我按按按,還是沒用。。。

      回到命令模式,使用“h”,向左移動光標(向右猜猜用什麼?),好,移動,然後呢?按下,“x”,多餘的“t”被刪除了,好神奇[呵呵呵呵呵]。

      使用“cc”可以幹掉一行,使用“j”可以使光標跳到下一行“k”跳到上一行,不過我發現,用"ctrl+p"可以達到和“k”相同的效果,對應的,“ctrl+n”就是下一行啦(prior,next)。

      “printf(“hello world”)”,終於成功地敲下了這一句,加上分號,使用“o”,再來一行,

      “return 0;”完美結束,加上括弧“}”,程序寫完了。

      退回命令模式,使用“:wq”,意思是保存,並且退出vi編輯器,終於告別這坑爹的編輯器了。

      

     在終端中輸入“gcc hello.c”,編譯剛纔寫好的程序,回車

     輸入“./a.out”來顯示結果,回車

      “hello world”,多美的一句話啊~~~哈哈哈哈哈


     vi編輯器確實有它的強大之處(暫時還沒發現,不過大家都這麼說啊),要上手,還是要加強練習,多熟悉各種命令,以及模式的切換。

 

總結一下:

vi  a.b    進入文件a.b的vi編輯

i              在光標前插入字符

a             在光標之後插入字符

esc         兩下,返回普通模式

h             光標左移

l              光標右移

j/ctrl+n   跳到下一行

k/ctrl+p  跳到上一行

x             刪除光標所在字符

cc           刪除該行

:wq     保存文件並退出vi

gcc        編譯c程序

./a.out   輸出運行結果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命令,要靈活使用vi,還需要掌握更多的命令,大概,我看一下,幾十個吧[手動再見],有更高級的vim(可以理解是vi的加強版),支持語法高亮什麼的,具體配置可以百度。


推薦閱讀:

vi編輯器常用命令

vim 配置及插件管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