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U戒語

  1. 需求規格說明書應該採用業務導向的樹型層次結構來組織。
  2. 對於需求分析員而言,真正的專業主義是基於業務利益(解決問題、創造機會、提高管控力)的溝通。
  3. 緩解溝通失真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時複述。
  4. 需求分析的本質在於業務分析,而非技術分析。
  5. 業務場景是需求之魂。
  6. 需求分析人員對於技術方法論的評價重在適用性。
  7. 對預設計的需求是評判敏捷方法論是否適用的關鍵。
  8. 流程分析(業務事件)是OLTP系統的關鍵線索和主要視圖。
  9. 報表分析是MIS系統的關鍵線索和主要視圖。
  10. 決策場景是DSS系統的關鍵線索和主要視圖。
  11. 工作場景是專家系統的關鍵線索和主要視圖。
  12. 高層管理人員的關注點往往在問題和機會。
  13. 對於面向用戶的嵌入式系統,行爲分析是要點。
  14. 面向特定設備的嵌入式系統,外部接口和事件分析是要點。
  15. 信息系統類軟件產品的需求重點在於針對不同目標客戶羣體的不同商業模式分離變化點;經常需要減出通用性,再通過插接解決擴展性。
  16. 基於場景的困難點分析是工具軟件的需求要點。
  17. 業務需求是需求定義的產物,用戶需求是需求捕獲的產物,軟件需求是需求分析與建模的產物。
  18. 功能需求的要點在於如何組織。
  19. 非功能需求的要點在於保證信息的有效傳遞和注意其侷限性。
  20. 設計約束包括非技術因素的技術選型、預期的軟硬件環境和預期的使用環境三大類型。
  21. 業務導向的層次結構是保障完整性的關鍵。
  22. 需求有時會戴上“高優先級”的面具,實際上就是擔心你不去實現它。
  23. 滿意/不滿意度模型是需求必要性分析的有效手段。
  24. 在需求捕獲活動中,化被動爲主動是關鍵。
  25. 需求分析是目標,需求建模是手段。
  26. 在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時,應確保一類信息只在一處描述。
  27. 劃分出大小合適、粒度均勻的需求項是需求管理的前提。
  28. 需求優先級與工作量估算是基線管理的關鍵。
  29. SERU模型是需求分析的工作指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