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期望落差在哪裏?——轉帖newsmth

大學生的期望落差在哪裏?——以北京大學的情況爲例ZZ

 

l

      2008年下半年以來,大陸輿情在一些人利用一些事件的操作下,急劇惡化。
2010年,中國大陸的媒體人控制的輿情進入“末世時代”,與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包
括經濟地位、高科技產業地位和政治地位以日劇升形成了完全不相稱的對比。主流輿論
一邊刻意掩蓋廣大內陸底層居民的收入在迅速提高的事實,一邊全力影響社會心理,試
圖弄假成真。當然,社會具有基本面的階層,含企業階層和廣大真正的普通工人農民階
層,是不會被這些人忽悠的。這些人比較有效的影響,且有所呼應的階層,主要是一線
城市的一些已經獲得利益但前景未必有以前混得超然的羣體,和在校的缺乏社會經驗,
容易受到師兄師姐和網絡傳媒影響的高校學生羣體。爲什麼這些人會受到影響加以響
應?除了一線城市存在的新移民的住房矛盾以外,高校大學生,尤其是一二流高校的大
學生的心理設定和期望與發生劇變的現實之間的脫軌有很大的因素,本文將結合北京大
學爲案例,通過回顧大學生畢業生的流向史、收入史和收入期望概念史,對此做一解
讀,並提出響應的解決設想方向。
 
 
       今天(2010年下半年),不少媒體在瘋狂炒作物價(不是房價,而是普通物
品)上漲。我經常看到這樣的說法:我們的收入只是美國的1/10,但卻要支付比美國還
要昂貴的物價(通常指食品、以及燃油等遵從一價性的世界通用性大宗商品)。且不去
說這裏面的比較使用了種種沒有意義的手法(例如將美國處理期的大衆場所和中國較爲
高端昂貴的超市進行對比),也不去說美國在食品、燃料上歷來是全世界國家中最爲廉
價的國家,僅僅“我們的收入‘只是’美國的1/10”就讓我啞然失笑。今天的高校學生大
部分是85後和90後,我比他們年長5歲,在我開始瞭解世界經濟和各地生活的時候——也
就是1992-1995年,中國的普通人(城市職工)的收入是美國的 1/40-1/50。(當時
美國的普通人月收入2000-2500美元,中國的職工收入在300-600元人民幣不等,匯率
1美元=9人民幣。同理,那時臺灣的普通月薪大約摺合4000元人民幣,香港爲15000人
民幣)90年代的中國,農民工的工資(300-600元)比二線城市的幹部更高,這纔是爲
什麼從90年代初起,中國沿海能夠有那麼多農民工的原因。如果再具體化一些,1988
年,北京國企服務業薪資45元人民幣,1993年,北京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幹部收
入是每月140元固定薪資,整個中央政府已經難以發出工資,大批人才流失,這纔有了
王紹光先生的“增強中央政府財政”的重要論文,並從此逆轉了80年代起幹弱支強的格
局,併爲21世紀初起中國經濟的全面起飛奠定了基礎。經過1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
2003年、2005年之後的發展,中國的一線城市的月薪達到3000人民幣以上,略有工作
年限的達到8000人民幣以上,二三線城市達到2000-5000人民幣,農民工收入達到
2000-5000人民幣(高的如經驗建築工5000以上,低的如保安1000-1500),從絕對
增長額來說的確是一個奇蹟。同期,以本幣計量,美國的收入略有增長,日本的收入倒
退20-30%,香港的收入下降30-40%。世界各地的薪資水平正在收斂。中國繼續增長並
反超,是可以期待的。
 
 
      話說遠了,我們把鏡頭拉近,放到高校。那麼高校這些年來的薪資史、學生心
目中就業的好壞史是怎麼演變的呢?現在亟需解決的問題又是什麼?90年代普遍被認爲
是中國經濟起飛的時刻。我倒認爲真正中國的起飛力量在此時並未崛起。爲什麼?因爲
當時中國的興起的各種製造業主要是給人組裝、加工——按照當時那種方式發展下去,中
國大概也就能達到泰國、馬來西亞的水平。像聯想這樣的走捷徑公司被捧爲中國科技的
期望,同時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藉着90年代末國企改革、電信事業改革等重大社會議題而
成爲顯學。一個社會頂尖精英(以及社會輿論)的去向要看一流高校的就業風氣氛圍,
而中國的一流高校正是清華北大。正是在90年代中後期開始,80年代充滿了理想主義色
彩——其中一個80年代早期的理想主義是發揮中國當時已經積累的科技實力建設中國的高
科技產業——的高校就業去向氛圍開始發生變化,外企成爲首選。
 
 
       外企進入中國起源於80年代,但當時至多隻到代表處(在北京或者上海開個聯
絡辦公室而已)的層次,或者通過合資企業的隱蔽方式在中國設廠(例如電視機顯像管
廠)。這個層次上,外企本身吸納不了多少人,至少吸納不了多少大學生(生產線工人
可以吸納一些)。到90年代,纔有外企開始在形象上大規模進入中國一線城市,並在大
學生中留下印象。最早吃螃蟹的外企,當屬龍安志牽線搭橋的聯合利華——它吃掉了沙市
日化,後來又吃掉了中華牙膏等日用品牌。90年代末的朱執政時期,名牌高校如果走本
專業道路,要麼出國,要麼國內的研究所、企業都在改制,新興的民營、地方國有企業
都還在醞釀中,如果要走就業的道路,誰最好?當然是外企。
 
 
       那麼什麼外企在當時的北大清華響噹噹呢?從90年代後期到2002年左右,在
這一流高校校園裏流傳爲神話的那家企業叫做——寶潔。寶潔是一家終端快速消費品企
業,它的生產是完全成熟而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它的全球戰略就是在當地設立生產工
廠,或兼併當地的日化工廠,然後貼上寶潔的標籤,用美國軟實力的品牌影響力,通過
遠遠超出當地原有品牌能力的精密感人的營銷手段進行市場覆蓋,排擠原有品牌,從而
獲得利潤。寶潔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營銷人員、銷售代表。而北大、清華的畢業生恰好
提供了素質極高的人才庫。那個時候寶潔的宣講會,設立幸運兒選擇機制,挑中者贈送
寶潔護理套裝一副,放點人蔘啊蘆薈啊什麼的,把北大清華學子(含男生)感動的熱淚
盈眶。那麼寶潔給的薪資是多少呢?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在2001年前後大概是5000
元左右或者更高一些。從就業角度,那時的“舒服職位”,就是拿着這樣的薪資,派到像
石家莊啊、鄭州啊、武漢啊或者保定啊這樣的二線都市作爲銷售代表,既消費不高,又
比較清閒(憑藉寶潔的品牌威力攻城掠池),豈不爽哉?寶潔作爲先鋒,奠定了北大清
華畢業生——尤其是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標準基準線,這是有歷史意義的。
 
 
      讓我們再看一下同期的其他熱門行業,在90年代末21世紀初主要的熱門行業集
中在通信行業和IT、互聯網行業。通信產業方面,無線通信在歐洲、美國正是一路挺進
3G的時候,在中國剛剛開始打開2G,愛立信、諾基亞、摩托羅拉以及加拿大北電如同耀
眼的太陽。當時中國有一些技術的,比如中電科這個龐大的軍工科技集團軍奉中央政府
之命執行科技產業化策略,設立的企業就是給摩托羅拉在天津的組裝廠提供零部件!
(天津力神就是生產摩托羅拉配套的鋰電池)。那麼,進入諾基亞、摩托羅拉這樣的外
企,當然錢途無量。一直到2006年——也就是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即將遭遇蘋果的迎頭痛
擊走向深淵的前夜,進入摩托羅拉的本科畢業生起薪仍然在9000元人民幣。另一個熱門
的方向則是新設立的互聯網企業,這些企業有的演變成了系統軟件公司(如中國最早的
風投設立的企業亞信),有的則變成了門戶網站(比如新浪)。一方面,90年代末到21
世紀初,中國從中央政府和中央企業起開始進行世界罕見的大規模全面信息化改造,帶
來大量訂單,另一方面,20世紀末21世紀初,美國人多錢傻,在那個時代就開始渲染的
中國概念已經能讓美國投資人瘋狂(2010年冬的第四波中國互聯網企業在美上市潮又啓
動了新一輪瘋狂),十年回眸,翻開1999年的新浪第一份財報,裏面的業務描述和財務
數字可以讓你捏一把汗。就是這兩個原因,讓亞信、新浪、中華網或者中關村的軟件公
司給本科畢業生開出的價碼輕輕鬆鬆達到8000——相比於當時剛剛成立的中國移動
(1999年中國移動剛成立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去,包括電信部門內部人員選擇也願意留任
中國電信)每個月給新畢業大學生千元出頭的薪資(生動的例子可參見網絡小說《再見
理想》),難道不動心嗎?
 
 
       不過,這一批進入外企的中國精英,往往進的是後臺運營、支持和財務部門。
因此,進入這個領域的人,往往大部分才華其實沒有得到很多的鍛鍊,而是納入了外企
的巨大官僚機器。這裏稍微解釋一下跨國企業的中國戰略的演變,在90年代,跨國企業
主要是“極上”和“極下”兩個觸角伸入中國,一個是代表處——謀求在中國做生意(無論
是獲取前端的市場還是得到後端的生產合作)的合法資格,一個是生產基地——主要採取
了收購中國既有企業或通過訂單帶動中國小企業爲其進行非核心部件;接下來在中國的
生產基地或外包伙伴多了,就需要在一線城市設立運營中心和地方管理部門——這就是北
大清華畢業生們去的地方。到90年代末21世紀初,一些科技公司開始在中國設立研究
院,但最開始並沒有放太多希望在上面,主要定位還是儲備力量和輔助力量——例如微軟
亞洲研究院(1998年,學術研究儲備)和微軟亞洲工程院(2003 年,應用,主要目的
是開發中國市場),到2006年之後,這類企業纔開始出現陸續將核心重點放在亞洲,充
分挖掘中國智力資源的趨勢,微軟在2006年將屬下諸院整合成微軟亞太研發中心。谷歌
中國也是在2006年才成立的。這暗示了一個重大性質上的轉變。到2009年下半年到
2010年上半年,大量的跨國公司——半導體(如半導體之母應用材料公司)、製藥、高
級機械(GE)開始真正爭先恐後的將真正具有核心實力的研發基地搬到中國(尤其是西
安、成都等城市),而且需要和中國同等企業進行合資合作(如和南車合作)。事情發
生了不可逆轉的徹底性質變化。而這一點是不容易的——沒有外在壓力跨國企業絕對不會
把真金白銀落戶到外國的土地上)推動這一點實現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正是中國技術
型企業(國有和民營)的步步緊逼,壓得外國踹不過氣來,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堅
持“自主創新”的催命符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時間繼續往前演進,從21世紀初起,中國本土的形形色色,從輕到重的製造業
快速崛起,科技中的硬件部分在東北、上海張江、北京、深圳、西安等地陸續發力後也
開始擡頭,到2005年之後本土新型品牌(除去較早就已經興起的家電品牌)、本土渠道
商(超市、家電賣場)也日益繁榮。那麼寶潔這樣的企業在自己的市場營銷領域也將遭
遇本土品牌的競爭,所以寶潔大概到2004年以後就慢慢的不怎麼火了。而諾基亞、西門
子、朗訊、摩托羅拉這些通信方面的企業在通信設備上則被泡沫後的漫長冬天所籠罩
(手機部門靠着在2005年打敗中國本土手機相對好一些),中國分部的待遇自然也停滯
不前——等待他們的是2008年之後手機領域的蘋果革命、設備領域華爲中興的羣毆和金
融危機的嚴冬,中關村軟件公司競爭加劇,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也不可能給出21世
紀初的高薪資了。但是從北大清華的就業熱來說,外企熱仍然在延續,什麼樣的外企在
中國活得不錯呢?製造業領域主要是中國還無從置喙或者有中國國有部門大單的企業,
或本身在全球就屬於後來趕超者的企業,前者以德國企業尤其是德國汽車企業(大衆、
寶馬……)爲代表(中國人越有錢買好車的越多),後者以韓國三星爲代表(它幹掉的是
日本企業);然而最重要,名聲如日中天的,則是服務型企業——從21世紀初起,服務型
外企,從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管理諮詢公司、投資銀行直到最後的外資大型私募
股權公司、基金公司依次亮相,爲北大清華學子所追捧,直到2007-2008年在高潮中戛
然而止。
 
 
       最早進入中國一流高校學子耳朵的名字是四大會計事務所(在2001年安然破產
之前加上安達信,是“五大”),這不是偶然的。90年代末,中國的國家基礎——先是電
信、然後是能源(石油石化)、最後金融一個一個面臨改制的問題,而且還要解決資金
問題——朱老闆確定方向是到境外圈一筆錢回來,自然就需要“國際認可”的證書 ——會
計、法律,最後是證券的承銷,中間的改制包裝還需要請“專業”諮詢團隊出出主意(早
期是真心實意相信諮詢公司能給藥方的),由於中國這幾個領域的部門要麼缺失(諮詢
公司)要麼混亂(比如律所),要麼自己都還在改革(會計、券商),這裏面哪一個離
不得開外國人?會計的審計等活都是勞動密集型的“數字體力活”,而那幾個從部委分割
出來的巨型央企千頭萬緒,正好提供了大量的業務需求,所以從北大清華招一批點貨的
人,算賬的人當然是最合適的。大概從90年代末到2003年,“四大”會計事務所是北大
的經濟院系(光華、經院)的最重要的就業去向,而從2002年到2006年,是其他文科
院系,如政管、社會、法學、中文、新聞……的學生的去向。四大的本科起薪當時是
4500以上,研究生再加數百,還算可以,但總是流傳了很多超額工作、生理紊亂的恐怖
傳說(的確是真的);接下來是法律事務所,大約在21世紀初,中國一線城市出現了一
批由海歸或有經驗的土鱉法律人建立的,最早目標在於服務外企進入中國的律所,我所
瞭解的少量情況來看,似乎其中最著名的是方達所,這類所的公司氛圍和外企毫無二
致,簡單的說就是兩句話要加個英文詞的假洋鬼子滿天飛;大概同期名聲遠揚的是管理
諮詢公司——最著名的是麥肯錫、BCG、貝恩、羅蘭貝格等,在後面是從專業公司轉型的
如畢博諮詢、埃森哲、IBM等,他們在北大清華揚名的時間大概從 21世紀初延續到
2005-2006年左右,本土入行職員(consultant)薪資大概在10-15萬元上下;再下
來端出來的是外資或準外資券商(投資銀行)——主要是美資和歐皮美骨的十大券商和中
金公司,他們進的最晚,給的薪酬最高,從90年代末起的國企改制上市發家的中金大概
在2002年左右大規模進入北大經濟院系學生的視野——因爲它不可能老是靠招“經驗型香
港人才”來幹活,得有些大陸子弟跑腿,那時流傳的“驚人高薪”是起步8000元,再加上
種種“不可變成現金的福利”可達到2萬元,相伴隨的則是某新入行的兄弟“天天覆印材料
生了病耳朵差點聾了”的傳說(朱老闆爲什麼要請北大畢業生來幹複印店夥計的活呢?
浪費人才可見一斑),至於其他外資投行,他們進入中國其實是比較晚的,大約在2003
年下半年才逐漸顯露頭角,到2004-2006年,高盛和瑞銀曲線進入中國後纔打開了大
門,但因爲長期以來奉行高門檻“精英原則”(拿名牌高校生幹數字體力活甚至文字體力
活),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只能到香港的亞洲分部或者北京辦事處工作,所以招人極少
(每家公司按個位數計算),可是因爲薪資極高(按那時匯率摺合近50萬人民幣),再
加上光華等院系的長期輿論導向,所以他們的宣講會都變成人頭攢動的盛會(當然,在
美國也是如此),形成了中國一流高校內就業宣講營銷市場高度的不對稱。
 
 
      既然證券業是2003-2004年以後最熱門的就業方向,直到最近仍然是最熱門的
方向(儘管中資機構已經相當程度上取代了外資),我就岔開一筆,略微對於中國證券
方面的發展歷程做個粗勒但力求完整的介紹。證券行業大概分爲中國的資本市場和香港
的資本市場,兩地債券市場至少在前幾年都不發達,因此基本可以認同爲股票市場。中
國大陸的股票市場按照時間可以分爲散戶時代、大戶時代(90年代早中期)、莊家時代
(90年代中後期)、券商時代(1999-2001 年)、基金時代(2003-2008年)、私募
與基金共存時代(2008年下半年到今),不同的時代決定了哪個機構熱門。值得書寫的
歷史大概從莊家時代起,莊家時代興起於90年代早中期各地放手財政一搏,套着“省國
投”名目的官方莊家和草莽民間莊家相互廝殺,亡於《財經》系的打黑行動(財經系的
興起與南方系的興起都是打黑,只不過一個打經濟黑,一個打貪污和黑社會);券商時
代興起於99年股市復甦,在股市高漲下爲了引資而搞的代客理財業務,亡於在 2001-
2005年的漫漫熊市中代客理財帶來的鉅額虧蝕;基金時代興起於《財經》和官方鼓吹
的“機構投資者比個人投資者更理性更專業”,“向美國模式看齊”,到現在爲止沒有收到
過打擊,只是人員因爲鉅額暴利的吸引流向私募基金行業;而私募基金行業的興起一方
面緣於中國法律在信託業務和合夥制企業方面的放開,一方面緣於數年經濟發展累積的
充盈資本的快速牟利需求,如何遭遇挫折?——也許創業板的大調整是一個節點。
 
 
      那麼外資券商在這十幾年的發展史中什麼時候吃的飽什麼時候開始餓肚子呢?
外資券商進入中國攬業務的興盛時期大約在90年代末延續到2007年,2009年之後又進
入了一個自己吃的還可以但是得開始分羹給中資機構的新時期。90年代末到2007年這
個興盛期可以大致分爲兩個時間段,第一個時間段是90年代末到2002 年,這一時期中
國經濟還在調整的相對低谷中徘徊,社會關注熱點是原有國有機構的“轉型”,而外資券
商的機會就在於巨型央企海外上市融資的機遇。於是他們和諮詢公司、會計事務所、法
律事務所、香港物業評估機構等小夥伴們一起殺進來,中國飯吃的相當不錯,此時他們
進一步的期望是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讓中國像香港那樣變成他們壟斷的天下;2003年
之後,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方向立即從90年代末的“引進國外先進經驗”的“中求外”,
變成“外資趕快抓住中國基本面帶來的生意機會”的“外求中”,這時的“外求中”主要有
上下兩個層面,第一層是中國的草根拼搏起來的中型乃至小型民營企業的融資,典型的
如2002年上市的比亞迪,爲什麼外資能夠吃到這口飯?因爲2002-2005年中國經濟騰
飛的時候正好是中國股市被“股權分置改革”、國內券商破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
強”等話題困擾的焦頭爛額的時候,證監會因爲歷史原因先天缺乏解決能力的素質,一
個《財經》系就能攪得國內輿論紛紛揚揚,中小企業沒有辦法,只能去香港乃至美國和
英國融資,一個個都把業務送到了外資手上,另一層則是中國的金融企業的改革和上
市,也就是中國的四大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兩件事情,一是
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快速發展使得原來掙扎的銀行的資產迅速好轉而且高速增長,另一件
事情是外資紛紛入股銀行成爲“戰略投資者”,當然,事實證明是中國的經濟基本面把中
國的銀行推成了全世界最大,且質量還可以的銀行陣容,而外資的“戰略投資者”的唯一
作用就是在金融危機後套現成了自身的救命稻草。我們一旦把這近十年的歷史梳理下
來,馬上就能夠理解爲什麼外資券商在2003年之後開始大舉進入北大清華招聘並在那幾
年形成那麼巨大的聲勢——因爲中國創造了真正的機會(非90年代那種單純的國企改制機
會),同時國內的券商卻自身難保;同樣,我們一樣可以理解爲什麼2008年之後外資券
商以及中金都在中國業務上至少是相對的走下坡路:因爲中金和外資最有壟斷力,獲利
最豐的央企改制上市隨着大型銀行上市的完成,大單機會少了,另一方面,外資券商在
2004-2006年進入中國的努力費了半天周折,在總算有了一兩個突破後卻因爲帶着傲慢
的慣性而在業務上成果寥寥,同時,2006年起的活躍的中國股市給大批中國企業特別是
券商企業補充了彈藥,而獲得了居民大量儲蓄資金的中國基金們更認中資券商的服務。
所有這些加在一起,外國金融勢力除了再忽悠忽悠中投這樣的機構,很難有基本面再牛
下去。但是,他們在北大延續製造的崇拜文化卻還要在一段時間內繼續存留下去。
 
       外資氛圍在北大清華高潮的最後一個小浪花是國外的私募股權基金(不是上文
中國股票市場的“私募”股票基金),即Private Equity,這個浪潮很短,大約興起於
2006年年底,結束於2008年年中即金融危機大爆發之前。這個浪潮雖然時間極短,而
且基本沒有中國學生剛畢業就入行的例子,但是通過國內校園傳播、高校人物、社會輿
論和財經媒體的放大,影響卻比較大。這股浪潮的背景是2005-2007年的私募股權基金
借巨型收購再次在世界上的興起,比如對於First Data等信息服務商、克萊斯勒等陷
入困境的公司的鉅額槓桿併購,在亞洲,則不是歐美式的存量資產的兼併收購,而是入
股亞洲特別是中國的成長型企業,做 “戰略投資者”或“財務投資者”,借發展繼續資金
吃一筆。著名的這類公司包括凱雷、KKR、德州太平洋、歐洲的3i等,當然最出名的還
是那個忽悠了中投公司的黑石,另外美國的券商裏面也紛紛發展類似性質的部門,在
2005-2007年儼然變身爲基金的高盛就是如此。此外,還有美國的共同基金公司如
Citadel, Fidelity跑到國內招人。但是2008年上半年之後,彷彿一陣風一樣,再也
沒有消息了?他們都到哪裏去了?前一陣最近的併購消息可以提供一些蹤跡:黑石希望
上海光明食品集團買下他在2005-2007年的大併購期間收購的英國聯合餅乾公司
(United Biscuit),原來,2008年金融危機大爆發之後,這些強烈依靠貸款(槓
杆)的私募股權公司們發現自己的債務很難滾動延續下去了,而原來收購的資產在歐美
經濟整體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消化不良,到2010年處境比較尷尬,一個方向就是讓中國或
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匯管理局來接盤。在這方面的造勢上,有一個叫做Michael
Pettis的北大光華教授起了特殊的作用,此人靠80年代拉美債務危機重組和94年之後
一度復興的拉美資本市場起家,在阿根廷危機之後跑到中國清華和北大任教,2007年之
後在中國媒體上積極露面,對於中國高校學子的影響也日漸明顯。這個人的態度,基本
可以概括爲藉着中國2003年興起的總體趨勢拿了一把,但還要繼續佔據教父的位置,在
時不時的訓斥調教裏維持自己的優勢,並進一步控制中國的下一代。
 
       上述外資券商的方向轉變:從 90年代末的“中求外”,轉變成21世紀頭一個十
年結束時的“外求中”,適用於所有的會計、法律、諮詢、券商等服務行業。當然,這裏
面不同行業的命運也因此有了差別。中國企業在90年代末,以當時分離出來的央企爲
首,以洋至上,非得先通過諮詢公司量下身,再通過會計審一邊,再由國際律所查一
通,最後再由國外券商送一程,或者讓國外的券商、銀行、基金作爲財務投資者投一
把,然後去上市,每過一個階段繳一大筆款,出資人拿出的生產資料數量級(對應幾千
幾萬人)的資金作爲報酬,這筆款又由人數不多的專業型公司內部按生活資料(對應幾
個人或者幾十個人)來瓜分,當然那邊待遇很好。而21世紀後興起的中國公司,無論國
有還是民營,一般是到真要花錢,估計能收穫效果的時候才請洋人,否則一個子都不
給,這一下業務當然不好過了。同時,國內也有本土的服務企業開始萌芽,在未來有可
能進一步衝擊外資的市場,外資只能靠境外的習慣法律保護來保證壟斷市場份額(例
如,到香港上市規定必須要有一中一外兩個會計事務所,兩個法律事務所纔可通過)。
 
       未來外資怎麼辦?從整體上來看,除了一些個例如韓國三星(這家公司反覆強
調自己是中國三星)以外,應該會繼續往下走。2010年新形成了一批中外合資技術型企
業,這批企業與90年代的中外合資企業不同,90年代是外資吃中國,借中國之力爲它所
用,現在是中國吃外國,將外國的技術加速轉移吸收進來。外資企業從整體上來看只能
服從。除此之外,只能在中國國內因爲歷史原因尚不能提供支持的領域,例如互聯網產
業領域分享一些機會(例如2005年之後興起的爲web2.0及更後面的移動互聯網浪潮提
供中介服務的華興資本、漢坤律所等)。而兩邊都不靠的企業,比如管理諮詢行業,日
子就很難過了,這也是稍弱一些的諮詢公司比如BCG在中國顯得比較狼狽的原因。
 
上面談的主要是就業。另外一條國內一流高校學生經常走的道路——出國留學,在此略作
補充。出國留學熱始於80年代,中美蜜月期,機會最多,89年-91年衆所周知之原因,
大批學子從此紮根海外,人才損失;90年代這股熱潮一直延續了下來,原因是因爲從生
物到電子工程、計算機,國外機會不錯(最不濟的生物也能提供博士後崗位養着你,要
是信息產業還能參與創業發財)。一般從出國到最後尋找人生事業的落腳點,有一個時
滯,這個時滯基本上是5年上下(短的就是輟學了,長的就是久攻不下);5年,對於個
人來說,乍一看好像還沒什麼,對於時局把握來說,那可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90年
代末出國的人,到畢業的時候(2003年之後)選擇硅谷創業的人已經不多(web2.0能
吸收一點),更多的跑到了華爾街裏面,幹了幾年,就是金融風暴,而90年代末正是本
系列文章剛剛起筆的時刻,而到2005年選擇出國的人,畢業的時候已經是當下(2010
年),選擇機會就更窄了——即便是學術職位也非常難找,自然就會有抱怨的意思。在正
常的情況下,如果在2010年以後還選擇出國,那就得問問他有沒有基本的觀察能力了。
那麼爲什麼現在出國留學還有很多人如此積極呢?媒體的氛圍影響起了很大的作用,結
果是信息梗阻,統領全國風氣的一流高校裏的氛圍轉變的不是特別大。
 
中國媒體搞末世論調,最先響應的人是誰?首先是外企裏面的人,然後是最近幾年跑到
政府裏面的人(罵政府最兇的一些人也是考公務員最積極的人),影響的是一大批比較
有文采天賦的一流高校的學生。反過來繼續製造一大批謠言、諷刺詞句、通過 web2.0
的手段散佈到中國各個角落。這樣違反基本面的趨勢,的確可能在未來的時刻反過來作
用於基本面,造成不利的影響。爲什麼?
 
這就要看另一面:中國企業、政府和事業單位發生了什麼?
 
首先是中國的政府公務員,這幾年公務員考試很熱(氛圍大概從2004年底發生了轉
折),原因是什麼?是做公務員有多高的收入嗎?確切的說是相比90年代薪資提上去
了,的確比較穩定,比如說實行陽光工資的省份,剛進去的大學生拿個2500-3000元,
比較普遍。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相比地方公務員,國家公務員可不好當,像發改
委、工信部、農業部這樣的管理真正經濟事務的機構,任務極重(基本都是重大實
事),基本上沒有假期,再加上還帶有一些遺留下來的集中式管理的風格,一般人可能
無法經歷裏面的考驗,最重要的是,待遇一般,可能會讓你覺得委屈(這也是我一直積
極支持大幅度提高中央基層公務員薪資的原因—— 國內之所以沒有這樣做,是因爲財政
部不通貨幣原理,還守着90年代鐵公雞量入爲出的那一套,竟然在生活資料資金上剋扣
中央部委的薪水),當然,公務員裏面也有任務極輕的部門,這些部門多半都是有問題
的,比如計生委、匯金公司等,你在裏面得不到鍛鍊,虛度光陰的感覺十分強烈。
 
從央企來說,需要分情況,有的上升,有的下降。90年代末21世紀初,幾大央企還沒有
起來,當時待遇最好的應該是航空公司及相關服務部門,其中有些壟斷部門在 2001年
月薪8000是比較常見的。後來競爭加劇,特別是有了鐵道部摻活進來以後火上澆油,薪
資十年來倒着長。薪資得到真實反映的主要還是如電網、設備、機牀等部門,隨着原有
的中央和地方企業的起死回生,部分老產業地區的復興,下游行業的復甦和高端出口的
飛速發展而得到了快速壯大,另外有一批原來的部委所屬的研究所進行改制設立企業,
體制總體還不太行,但開始慢慢出現較良性的發展勢頭。
 
剩下的私營企業,他們招收的是那麼幾類人,一類是生產線人員,基本屬於打工階層,
薪資從90年代中後期到2004年上漲比較緩慢,從2005年特別是2008年起加速成長,主
要受控於供需因素,這部分人的薪資將繼續快速上升;第二類是科研人員、銷售人員,
大中型企業主要吸收的是二線高校的本科、碩士畢業生,小企業可能吸收二三流高校乃
至專科學校的畢業生。這批人本來就沒有北大清華校園裏灌輸的那種期望,反而容易滿
足,擦把臉就上了戰場。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實中他們都不會是抱怨的主力,從歷史上
來看,21世紀初前往華爲的大批學生(北科大、華中科大……)的個人成長收穫比選擇了
摩托羅拉、諾基亞的北大清華學生要強,從現實上來看,三流高校的北漂蟻族畢業生們
反而比北大清華學生要自信的多,這是有其內在原因的。
但中國企業走到下一步,就必然面對着一個新的障礙。這個障礙有兩方面構成,一個方
面是輿論氛圍的製造,這個氛圍可能使得企業經營者自信心受到影響,或者影響下游客
戶對於中國的看法,自我摧毀發展動力,一個方面是人才的供應,雖然說人才要靠實踐
中成長鍛鍊,但是在中國企業發展的下一階段,營銷、形象塑造、策略規劃等軟實力的
東西必須提上日程,才能進一步打開局面,在這方面,一流高校的畢業生是比較好的人
才庫,如果這些人纔不能爲中國力量所啓用,而是加入反中國的自怨自艾的唱衰羣體,
那麼中國的確會面臨很大的問題。這個問題你必須解決。
 
回顧這十多年來中國一流高校內的就業史,“外資企業熱”橫亙十年,餘波未了,究其原
因,學生相對脫離社會,不能在一線迅速觀察、體會到大環境的變化,容易受媒體影響
是主要原因。要打掉這股媒體-高校-中國未來人才的聯動惡性循環,一個要在基本面上
下功夫,另一個就是要打破鏈條。我曾經說過,中國高校年輕人之所以最近兩年怨氣被
煽動的很大,歸根結底是兩個原因,一個是畢業後的住房問題,一個是就業問題,前者
走公租房道路,提供穩定的(租房被當地地頭房東隨意趕這是租房人最不能忍受的一
點,我深有感觸)、質量較好的、可以在住所裏放心改良生活質量(如裝修裝飾等)的
居住條件,是化解矛盾的直接辦法,後者要解決的是結構性問題,最可行的方式是出現
一批橋樑平臺,溝通中國企業和一流高校的畢業生,打通信息,同時必須逐漸化掉中國
一流高校裏已經蔓延了十幾年的外企就業熱潮和出國熱潮。簡而言之,解決“人才的出
口”問題。在解決過程中,誕生一批中國本土,有中國立場和自信的服務性企業,是完
全有可能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