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如何流暢巧妙應答

面試前對自己的心理暗示:
面試並不是考試,只是和未來的同事聊聊天。

“心理戰”對象,可能出現的主考官如下幾類:

人物1,人力資源部主管(HR)
人物2,你未來的主管
人物3,你未來主管的主管

我們分別來分析遇到不同類型的主考官的不同情況。

人物1:人力資源部主管(HR)

“人物1”的出現往往是進行該職位的初審,給出一個概觀定論,如果合格將會提交給“人物2”。“人物1”他們所要進行的是對人的心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一個判斷。
不過,也有一些公司,首次面試仍然是由業務主管來進行,然後再將初審合格的人交給人力部門來複試,如果,是這種情況,你應該就算90%入職成功了,因爲,這個複試往往是走個形式,看看此人有沒有被主管忽略的大問題,如果沒有,基本就差不多了。
那麼,我們僅僅以第一種情況爲例,看看“人物1”大多提出的是哪些問題。

常見提問1:請你自我介紹一下

這個問題,是人力部主考官必問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提問並不是真的想了解你的個人情況,因爲,你的情況基本上在簡歷上都寫着呢。他提出這個問題的主要目的是來考察你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你在表達過程中的一些細節表現。
所以,我們應該怎麼回答呢?

看看如下對話:
HR:“請你自我介紹一下”
A君:“您看簡歷吧,基本上我都寫在簡歷上了。”
HR:汗…

HR:“請你自我介紹一下”
B君:“我叫XXX,年齡24,性別男,籍貫……”
HR:倒…

HR:“請你自我介紹一下”
C君:“這話從何說起呢?話說10年前……”
HR:暈…

首先,不要認爲主考官沒有認真的看你的簡歷,沒有看你的簡歷就讓你來面試,是在浪費他自己的時間,所以絕對是首先認爲簡歷比較合適,才約你來的。
第二,自我介紹並不是讓你重複一下你簡歷上的所有內容,那些內容簡歷上都有,主考官主要是想聽聽你如何表達和語言的邏輯能力。
第三,這個表達不要滔滔不絕,要有張有弛,有收有放,主要將自己的想說的優勢部分分別道來,能夠通過你的介紹讓人感覺到你的“親和力”爲佳。

“語言表達能力”並非我們日常所說的“能侃”或者“口才”,這是片面的理解,在面試過程中,我們要展現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指,“語言親和力”,能夠讓人感受到你的“溝通”能力。

回答範例:
您好!我來自XXX大學,是應屆畢業生,所學專業是計算機應用技術,我在校期間參加多項課餘工作,參與了多個應用系統的開發與設計,熟練掌握Java開發工具和應用系統的各種開發方法。在學習與工作期間,總結與實踐了各種技術實現手段,有了一些小的積累。
近期已經畢業,看到您公司的招聘信息,感覺自己的技術與能力非常合適,就投遞了簡歷。希望能過了您這關,呵呵……(注:最後的微笑最好不要太牽強,目的是緩和氣氛)

大家看到了,這個回答範例的自我介紹非常簡練,但是,什麼也沒有落下。
既實事求是的說了自己是應屆畢業生,又說明了自己雖然是應屆畢業生,但是參加了很多的課餘工作,並且具有實際的項目開發經驗,而且有了一些小的積累。
既說了自己的對這份工作和自己能力之間的考量,又表達了自己對主考官的期望。
意思表達時不卑不亢,言簡意賅,讓人聽起來就感覺很舒服。

這時候你的目的就達到了,展現出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親和力”,同時又能夠讓人感受到你的“溝通”能力。

常見提問2:你最大的優點是什麼?

這個問題如果是HR問,則最好回答了。
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圍繞自己的技術特長”展開話題,爲什麼這樣?
因爲,往往HR都不懂技術,圍繞技術說自己的特長很容易給他說暈(當然,個別懂技術的HR除外)。這裏要注意的是,在說技術問題的時候,不要讓HR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懂,要注意說話的節奏,不要太快,不要太驕傲。

常見提問3: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這個問題是HR的殺手鐗,可以說這是HR的狠招,這個問題最難回答,一般應聘者都本着“揚長避短”的心態去面試,冷不防冒出這麼一個問題,還真是挺棘手的。
需要清楚HR問這個問題的目的,其目的仍然不是要真的需要知道你的缺點是什麼,還是看看你的表達能力,尤其是需要考察應聘者面對危機的時候的處理能力。
所以,我們不要用下列方式作答:

1、說出自己的真實缺點,尤其是在前面談話中沒有暴露出來的缺點
2、認爲說說某些大衆化的缺點即可,認爲說一兩個無妨
3、說自己沒有缺點,強調自己比較完美

總之,HR心裏想的是:需要了解他面前的這個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是如何處理問題的,從處理危機的方法來判斷此人的處理事情的靈活性。當然,如果此人自己暴露出自己的缺點當然更好,省得需要去想辦法問更多的問題去發現了。
所以,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要看起來“真誠”、“坦白”,同時,說出來的並非自己的缺點,而是最好在別人看來是優點的那些方面。
這個問題問的概率很大,通常如果求職者說自己小心眼、愛忌妒人、非常懶、脾氣大、工作效率低,肯定不會錄用你。HR喜歡求職者從自己的優點說起,中間加一些小缺點,最後再把問題轉回到優點上,目的還是突出自己優點的部分。

HR喜歡聰明的求職者。

這一點比較難掌握,我們也給出範例:

回答範例:
呵呵,這個問題好難回答啊!我想想……(親和力表現,也緩解了自己的緊張情緒)
我的缺點是,比較執着,比如在技術方面比較愛鑽研,有的時候會爲一個技術問題加班到深夜。還有就是,工作比較按部就班,總是按照主管的要求完成任務。另外的缺點是,總在自己的工作範圍內有創新意識,並沒有擴展給其他同事。這些問題我想我可以進入公司以後以最短的時間來解決,我的學習能力很強,我相信可以很快融入公司的企業文化,進入工作狀態。
嗯……,我想就這些吧。

這個回答範例開頭第一句話就讓人覺得很自然,因爲這個求職者所說的話恰恰表達了一般人聽到這個問題後的心理狀態,還有你一定會有一個思考的時間,因爲,誰也不會立刻說出自己的缺點。
後面說出的幾個缺點都是一環套一環的,說了自己“比較執着”,但又說自己其實是“比較愛鑽研”,說自己總是“按部就班”,但又補充了其實那是“按照主管的要求完成任務”,這時候,如果用人單位覺得,此人是不是沒有“創新思維”的時候,馬上就補充道“在自己的範圍內有創新意識”,至於“沒有擴展給其他同事”這件事,其實無關緊要,乾脆就賣給HR吧。

以上回答確實賣弄了些“技巧”,相信HR也一定能看的出來,但是,即使看出來了也無妨,HR也會心領神會,知道你是一個比較善於溝通並且善於表達的人。

人物2:你未來的主管

當見到未來主管的時候,往往是應聘者已經過了HR那一關,或者應聘者已經過了筆試的那一關,因此見到這位人物意味着距離成功已經向前進了一步。
“人物2”的面試也有他的目的,他是和你在日常工作中接觸最多的人,作爲你的直接上司,他需要在工作中經常給你分配任務,他需要對他的主管負責,因此,他招聘的這個人選必須是可以幫助他完成他整個Team的目標的人。
往往那個吸引你來面試的“招聘啓示”就是這個人物所撰寫的,因此,其實在你和他見面以前,早已經通過“招聘啓示”和他有過交往了。因此,從“招聘啓示”中就可以初顯這位主管的端倪。
注意,主管同志並不是人事領域的高手,不會用各種語言技巧去發掘你身上的缺點或者優點,往往問題都是實打實的,或者比較一針見血的,而且,更偏重於日常工作。
那麼,我們下面和他過過招。

常見提問1:請你自我介紹一下

這個問題,HR也問過了,到他那裏有可能還會問,主管問這個問題和HR雖然問的問題一致,但是,其目的並不是完全相同的。
他不僅僅想考察一下你的表達能力,同時還想考察一下你思路的清晰程度。
我們在回答他的問題前,一定要想清楚一件事:他是該技術領域的高手,就是我們“程序員修煉三境界”中描述的“第二層境界”的那個人物,如果還想更清楚的瞭解這個人物,可以去重新看看前面的那個章節。
這個自我介紹最好說的較爲簡潔,不要過分炫耀自己的技術如何如何強,免得引起這位主管的興趣,引起他的技術興趣沒有什麼好處,只會帶來更多的技術問題的發問。

常見提問2:你最引以爲自豪的項目是什麼?

他問這個問題的意圖是想考察你的成長路徑和編程習慣,因爲,最讓你自豪的項目往往是你成長最快的項目,那個成長最快的項目往往會給你今後的編程習慣留下很多痕跡。
所以,通過你對那個引以爲豪的項目的描述,有經驗的他會很快鎖定你技術成長中的缺陷和閃光點,從而判斷是否能夠“爲我所用”。
你最好拿出一個自己最擅長技術的那個項目進行介紹,這個項目最好能夠比較貼近招聘要求的那些指標。如果,沒有做過什麼有規模的正規項目,你就拿些自己非常擅長或者有創意的開發作品來說。這樣做的好處是,他聽完你的介紹後,會接下來進行提問,他所有發問,你都成竹在胸了。
切忌拿一個別人的項目,或者自己參與很少的項目來介紹,如果這樣的話,一旦他深入的詢問這個項目的問題,很可能你會所答非所問,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影響。你大可以和他大談特談你在那個項目中獲得的經驗,那會引起此君的共鳴,有可能的話,說出一些你自己的小技巧,他會很高興。

常見提問3:如果我錄用你,你將怎樣開展工作

他問這個問題的意圖是,希望看看你對這個職位工作展開的一些設想,仍然是“實打實”從工作出發來提問的。所以,你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也要“實打實”,切忌虛無縹緲的一通“高、大、全”。
一般要列出自己的入職之後的工作計劃,而這些計劃需要詳盡,同時需要體現出你工作的嚴謹性,也不能是想當然的說出一些與工作無關的計劃,這都有可能適得其反。

回答範例:
針對這個如何展開工作的問題,我目前僅僅是對咱們公司的大體情況有一個瞭解,因此,對這個職位的工作性質僅僅是自己的一個理解。
所以呢,我也不知道是否合適,我只能說一個大概。
作爲這個職位而言,我想我首先要對本公司的主營業務要有一個相當的瞭解,瞭解我們公司的業務組成部分、業務的發展方向、我們面向的客戶性質等等。
第二,我要了解所屬部門在公司中的地位,以及部門的工作目標,從而確定自身的工作努力方向。
第三,瞭解我參與項目的開發方式,架構方式,緊密配合領導工作,儘快投入具體的開發工作。
這就是我開展工作的計劃。

從大到小的方式進行了解,這麼說可以讓領導知道你不是一個盲目工作的人,而是一個按部就班,穩紮穩打的人,使人覺得和你合作很踏實。另外,一定要強調所屬項目或部門的目標,因爲這關係到面試你的主管的切身利益。最後,強調“儘快”投入開發工作,這樣,領導就放心了,你不是一個“只瞭解,不工作”的人。

面對主管唯一要儘量表現的就是,你看起來非常像一個“工具”,入職後馬上就可以發揮作用。
人物3:主管的主管

遇到“主管的主管”的時,往往已經是複試,這說明基本上已經是最後一關了。但要注意,這個最後一關是非常關鍵的一“關”。因爲,往往如果你未來的主管在公司中某個專業夠權威的話,他的主管一般不會管招聘的事情。因此,你看到這位“老大”的原因,多半是你未來的那位主管的專業地位還沒有“穩定”。

最後的“搏殺”

過程大概是這樣的,一般會將兩個或三個人提交給“老大”,讓“老大”定奪,去選擇其中的一個人,因此,這個階段是一個最後的“搏殺”關鍵階段。
老大”關注的問題:成本+人員素質
所以,我們在和“老大”過招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切忌不要穿“奇裝異服”,或者男士留有個性的頭髮或鬍子,總之一定要讓人看起來特別的“平常”,雖然不是“西裝革履”但也要“衣冠整潔”。

因爲,老闆們最不喜歡“個性”員工,而最喜歡的是“優秀”的普通員工。
清華大學出版社《Java程序員,上班那點事兒》作者:鐘聲 章節:1.2.2。
本文出自 “《Java程序員,上班那點事兒》的那點事兒” 博客,轉載請與作者聯繫!
本文出自 51CTO.COM技術博客
清華大學出版社《Java程序員,上班那點事兒》作者:鐘聲 章節:1.2.3:
前面我們瞭解了和不同角色的人物見面的面試技巧,下面再說說程序員們更加頻繁遇到的一個考覈方式“筆試”。
“筆試”對於初級程序員應聘者來說是一個關鍵一關,也是刷掉的可能性最大的一關,一次面試中大部分程序員都會由於“筆試”沒有過而無緣進入下一個階段,只有少數程序員得到與主考官見面的機會。
作爲即將應聘初級程序員的我們,更應該做好技術的準備工作,這部分工作恐怕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去準備。
如何準備?
還是那句話至少應該讀完本書,因爲除了“技巧”之外,“技能”更重要。
1.2.3.1 筆試目的

(1) 爲防止沒有實際開發經驗和開發技能的人來面試,可以通過“筆試”過濾掉一批人;
(2) 考察掌握知識的紮實程度,及面對問題的思考方式。

1.2.3.2 筆試誤區,這些情況在筆試時應避免

(1) 有一道題不會,就放棄了整個筆試
也許你認爲這道題很難,其他競爭對手也會覺得很難。
(2) 沒有看清題匆忙作答
這不是入學考試,如果沒有人給你計時間,你不用那麼匆忙,正常速度作答即可。
(3) 不能完整作答的,乾脆就空白
這和我們在學校考試不一樣,如果你不能回答完整,最好也寫上思路,或者寫上想和主考官說的話,有的時候他也會給你機會的呦。
(4) 不清楚的一些概念性的問題,用其他同樣不太清楚的概念“生搬硬套”
有些概念本來就不太清楚,就別拿另一個你不清楚的問題往上“套”啦,這樣做,往往讓主考官哭笑不得,一下暴露原來這些概念都不清楚。
(5) 筆試沒有60分及格線這麼一說
應聘職位的“筆試”和我們在學校的“考試”完全不同,不存在“及格”與“不及格”的問題,也許你某一個道題回答的很精彩,但是總分並不是很理想也會被錄用。

1.2.3.3 筆試技巧

我挑了幾道筆試題,曾經給入職程序員出過的幾個測試題,大家看看應該怎麼作答,我們再看看需要注意什麼,題目如下:

1.2.3.3.1 例題1:請說出這個程序的目的是什麼?返回結果是什麼?

public Station(URL urla){
try
{
String a=”",b=”";
InputStream ins = urla.openStream();
BufferedReader b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ins));
String info = bReader.readLine();
int i=1;
info=bReader.readLine();

while(info!=null){
a=info.substring(0,info.indexOf(“@”));
b=info.substring(info.indexOf(“@”)+1,info.length());

if (i==1){
this.X1=Integer.parseInt(a);
this.Y1=Integer.parseInt(b);
}

if (i==2){
this.X2=Integer.parseInt(a);
this.Y2=Integer.parseInt(b);
}
if (i==3){
this.X3=Integer.parseInt(a);
this.Y3=Integer.parseInt(b);
}
if (i==4){
this.X4=Integer.parseInt(a);
this.Y4=Integer.parseInt(b);
}
i++;
info=bReader.readLine();
}
}
catch(MalformedURL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
}
catch(IO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
}
}

該題解釋:
第二問,返回值是什麼?

總有人直接回答,說“沒有返回值”,這說明沒有弄明白構造函數的聲明,如果是普通函數沒有返回值的話,應該用“void”而不是沒有寫任何東西。

第一問,這個程序的目的是什麼?
這個程序乍一看確實不太明白,其實,這正是在考察應聘者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這個程序一看就應該知道這是一個構造函數,這個構造函數裏有四對變量分別是“X”和“Y”作爲開頭的,讓人直接聯想到座標,另外這個構造函數的名字是Station,說明這個類的名字是Station,因此,可以想見,這個確實是這個Station的四個點的座標,是用http協議到一個Web上去取得一個字符串,再去解出這個字符串中的每一個數字,賦值給相應的屬性。

某君的比較精彩回答:
該函數是一個構造函數,他的目的是構造一個Station類,根據他的名字和屬性判斷,這個類有可能是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信息,這個信息可以解出四個變量分別賦值給不同的屬性。疑問,感覺用substring 和indexOf的方法解析出數據比較麻煩,爲什麼本程序不用String的split方法呢?那會更省事點。另外這個程序是採用URL類的openStream()方法得到遠端某一個網頁上的數據,那網頁可能是一個JSP,可以直接從數據庫中取得數據,這個方法,省去了一個自建的Server程序,這種用法我是第一次看到,感覺學習到了一個新的應用方法的知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