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技術人是怎樣煉成的】清華博士的模型信仰——對話阿里雲 MVP陳暘

簡介: 陳暘是典型的天才學霸。10歲開始編程,亞洲獎、國獎拿到手軟;創業做新媒體,服務世界500強;線上付費授課,購買數近30000次;業餘做自媒體,積累數百萬粉絲……我們的溝通單刀直入、毫無贅述,Using Data to Solve Problems 是他的價值觀,也是他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陳暘的專訪內容,推薦閱讀(約3分鐘)。

用數據解決問題是核心理念

不論學習、工作還是生活,我解決問題的方式始終以自己的價值觀爲導向。“Using data to solve problems”是我的信仰。我喜歡跳出個人角色,從外部視角去看待問題,尋找規律,然後給出答案。

比如從技術工作角度出發,解決問題取決於面向的用戶畫像,是技術人還是企業人。技術人更關心輪子是什麼,使用怎樣的框架和模型等,即“Using data”的部分。而企業人則更關心端到端的應用場景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即“Solving problems”,他們或許不懂技術,但懂需求。技術對他們來說就是黑盒子,實現過程並不重要。這個時候就需要從影響的維度去思考問題,需求是預測行爲還是改進產品等。

在學習這件事上,要面向需求和場景進行選擇。每年有大量的優秀模型產生,不能單純爲了學習而學習,而要挑選好輪子,通過代碼實現,發揮模型的更大價值

人物海報-陳暘.png

模型塑造商業價值,管理方案降本增效

2009年微博剛推出的時候我就在玩了,當時我還在清華讀書,註冊了2000個微博賬號。首先研究內容規律,研究好內容是如何產生的。2010年寫腳本抓取微博熱門內容,然後讓賬號自動發,並打好標籤分類存儲到一個內容庫裏。接着研究運營規律,比如我固定的賬號發某個明星的相關內容,並關注該明星後援會的粉絲,有一定的概率回粉。每天賬號發300次微博,至少新增50個粉絲,這些都是通過機器自動化得到的。後來我又寫程序加條件,比如只關注活躍粉絲,或本身有一定影響力的小V等。按這個模式運行了一段時間,平均每天新增25000粉絲左右,都是質量不錯的真粉。最後是活動規律,我舉辦了100多次明星相關的轉發抽獎活動,積累了第一批粉絲。

我們現在在做的自媒體有女性瘦身、服飾搭配等內容,還有“每天學點經濟學”“每天學點心理學”。通過這樣自動化的方式,獲得了商業價值的持續性增長。

目前來說,管理並不是我的強項,我的角色主要是從公司角度考慮如何降本增效,即降低固定成本提升彈性空間上限。時刻關注行業變化,判斷行業發展是否符合規律;除此之外,重視開源。商業企業推廣開源的原因是降低技術人使用的成本,降低自己維護的成本,大家一起來使用並改進你的工具。以前軟件售賣方式統一,不論用戶是誰都是一個價格,現在逐漸考慮需求分層。不同的用戶對產品需求度和使用頻率不同,那就應該實行不同的收費方式。潛在用戶只是先了解一下,則沒什麼收費的必要,輕度中度重度使用用戶則遞增;而有些人可能會成爲未來某些商業目標的用戶,那就可以先培養這一批人的使用習慣。針對不同需求層面提升天花板,就是增效的一種體現。

立足核心優勢,發揮最大價值

說說我對AI的理解。我從1995年開始學習編程,我認爲編程=算法+數據結構,同理,AI=深度學習算法+大數據,順延到這個時代的update而已。大數據框架可以解決量級增長數據的問題,現在的處理也不再用傳統方式,而是深度模型的相關算法,AI屏蔽了中間的環節,我對AI的定義也符合“Using data to solve problems”,所以自己也自然選擇了這個方向。

創業做了新媒體,因爲媒體是最容易受到技術影響的行業。媒體技術變革與技術趨勢始終一致,比如淘寶的“猜你喜歡”。先從傳媒行業開始,再逐漸深入到傳統行業的變革等。

創業8年從事企業服務,25年編程比賽經驗,拿過獎也踩過坑,逐漸形成了符合自己特質的價值觀。作爲管理者來說,懂一些技術,也瞭解一點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會聽純音樂,閉眼想象自己做演講、給大家分享經歷的場景,當認清受挫是必經之路,就覺得這些都微不足道

我不認爲自己算是成功的,失敗的案例倒是可以分享。當初自己投了200多萬想要做鹿班這樣的產品,結果沒成功,現在還在賺錢還貸款。當初的創業熱潮吸引了不計其數的企業和創業者,而存活甚微。鏈條太長和能力以外的決定,務必謹慎。

當遇到瓶頸,不妨換個維度思考。還是建議創業者不要輕易跨界,做自己擅長的事情,鏈條越短越好。其實很多創業者每天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當然有些人天生就是企業家,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專注併發揮自己的核心價值很重要,比如讓我去談客戶搞關係的話,就發揮不出我自己的價值。找準自己定位,未來一定可期

他是陳暘,是IEEE Member、ACM Member、CCF數據庫專委,更是阿里雲 MV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