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rator tags

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93b45b0f01014o9d.html

迭代器類別問題

iterator頭文件根下面:

struct input_iterator_tag {};

struct output_iterator_tag {};

struct forward_iterator_tag : public input_iterator_tag {};

struct bidirectional_iterator_tag : public forward_iterator_tag {};

struct random_access_iterator_tag : public bidirectional_iterator_tag {};

這是五種迭代器類別的標誌,可以看出,這些結構只是標誌,沒有任何內容。從語義上講,它基本可以使用一個長變量來表示。但是種表達方式有它的好處,在定義普通迭代器的時候,我們只需要在迭代器內部typedef其中一個類型,那麼將來就可以通過類型萃取器,來得到這個迭代器的類型信息(進而可以做相應的優化)。

爲什麼不使用常變量呢?爲什麼不讓迭代器繼承這些標誌來表達類別呢?

爲什麼不使用常變量

我們就在迭代器定義使用一個static const的常變量,這樣很容易標識一個迭代器的所屬類別。這種模式我認爲有兩個弊端;

首先這搗亂了我們所說通過萃取器(trait)來獲得迭代器的相關類型信息,如果使用static const變量來確定,那將會是一個脫離於類型萃取器之外的獨立方式:

If(T::category==2)//說明是前進型迭代器。

爲什麼要大費奏章的使用一個int變量來表達類型的信息呢?爲什麼不使用類型來表達類型信息呢?這就是,爲什麼在iterator定義這些“空類型”,他們雖然是空的,但是它還是表達出一種類別。

其次,使用這種方式,可以很好的表達這些類別之間的包容關係。

通過繼承,可以表達,forward也屬於inputbidirectional也屬於forward。而使用static const(或者說C語言中常中的#define方法),這種表示都不方便。

爲什麼不讓迭代器繼承這些標誌來表達類別呢?

我想說的是,首先,根本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繼承的;其次,繼承之後,也只是給迭代器加入了父親信息。那麼算法如何提取這個信息呢?這其實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我認爲,C++沒有這樣的源語機制,但是我們似乎可以做到:

Class A

{

Int a;

};

Class B: public A

{

Typedef A parentType

};

Fun(B, b)

{

B::parentType a;

Cout<<a.a;

}

上面就完成這我們需要的過程。也就是說,如果想通過繼承的方法來給類設置類別,就需要這麼幹!而既然你都這麼幹了,那麼還不如直接使用前面我們所設計的方法。並且,我們有更重要的東西需要讓迭代器繼承(trait規定的標準),而不是繼承這些空殼子。

一個結論

這裏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在C++中繼承的主要目的是用來更好、更快的構建一個新類,應該說他與composition是有着一樣的目的。(所以我們纔會將inheritancecomposition比較起來,如果不具有類似性是不會進行比較的)。那麼子類是否保留了它的父類信息呢?(這樣說不準確,而是說,從使用子類的程序員角度來說,他是否能知道該子類屬於哪個父類呢?)。可以說,有一點點,例如我們可以將子類的引用(指針或引用)付給父類引用這就是一定程度的表達了這種父子關係。我們這裏認爲如果你不在定義父子類的做特殊設定(構造函數),將父類對象直接轉換成子類對象,以及反向轉換都是錯誤的(需要實驗驗證)。於是,我們有一個這樣的結論:

從子類的角度上看,你是分不清楚這個類是怎麼行成的(rawinheritancecomposition)。

五種迭代器類別

首先,引進迭代器是爲了在算法與容器之間隔開,可以讓兩者獨立發展。這樣勢必要求迭代器需要像算法展現統一的接口,也就是說,從算法的角度出發,迭代器的功能接口是一樣的,算法無法直接看到容器的,而是通過迭代器簡介管理操作容器,這樣可以推到出:算法眼裏容器都是一樣的。而顯然這並不合理。

因爲,即使各種容器有統一的基本特性——“聚集”同一類型的數據元素。但是由於不同的容器聚集的方式不同,導致表現出來的許多功能特性不同。(例如vectordeque表現可以很好的支持random access性質,但是你叫list也支持這個,這將是非常不明智的)。所以,即使我們儘量希望向外部展現一個統一的容器接口(迭代器),我們仍然需要區分對待,我們在迭代器上區分對待,就可以充分發揮各種容器的個性特點。算法也可以根據相應的不同,優化對待不同的容器。這就是出現不同的類型容器的原因。

Iterator Category

Ability

Providers

Input iterator

Reads forward

istream

Output iterator

Writes forward

ostream, inserter

Forward iterator

Reads and writes forward

Bidirectional iterator

Reads and writes forward and backward

list, set, multiset, map, multimap

Random access iterator

Reads and writes with random access

vector, deque string, array

可以看到,不同類別的迭代器,所能支持的功能是不同的,定義容器的選擇定義哪個類別的應不同的容器特性而定。在設計算法的時候,算法會通過類型萃取獲得該迭代器的類別。並根據不同的類別視機做特定的算法實現優化。

Input iterator

Operations of Input Iterators

Expression

Effect

*iter

Provides read access to the actual element

iter ->member

Provides read access to a member (if any) of the actual element

++iter

Steps forward (returns new position)

iter++

Steps forward (returns old position)

Iter1 == iter2

Returns whether two iterators are equal

Iter1 != iter2

Returns whether two iterators are not equal

TYPE(iter)

Copies iterator (copy constructor)

這個迭代器用於,從容器中依次讀取數據(只讀,並且只能前進)。但是還有一個會讓你匪夷所思的特性是,這種迭代器不能重複讀某個元素兩次。

這是一個很奇怪但是有很合理的規定,最常見的需要用輸入迭代器的就是標準輸入口,不管有幾個迭代器指向這個標準輸入口,語義上不容許同一個元素被讀兩次。

但是,我們奇怪的是,這個意思的就是說,讀動作是與迭代器相前進一步的動作是一起發生的,那麼這種迭代器就不需要向前進一步的功能的必要了,但這裏提供了。

事實上我認爲,上面的要求只是一種語義上的要求。告訴你,如果你在某個容器定義迭代器的時候選擇了輸入迭代器,那麼這個迭代器所應該提供的功能模式應該需要保持“不容許同一個元素被讀兩次”,我們知道STL對各種類別的區別只是用tags來區別的。語法上沒有寫死語義上的“建議”。

還有一個原因是,下面有幾種迭代器,是以這種迭代器爲基礎的,所以如果你不提供這種基本的操作(向前去!),那他們如何提供。

Output iterator

Operations of Output Iterators

Expression

Effect

*iter = value

Writes value to where the iterator refers

++iter

Steps forward (returns new position)

iter++

Steps forward (returns old position)

TYPE (iter)

Copies iterator (copy constructor)

input iterator 想對應的就是output iterator,他們有很多相似點,並且,也有與前面類似的奇怪規定,這導致兩個指向同一個容器的寫迭代器,寫的過程不會出現覆蓋寫。其中一個有名的例子就是屏幕輸出。

並且,你會發現寫迭代器沒有比較操作(讀模式中就有)。這是因爲寫的時候,是一直往外寫的,語義上以沒有終點限制的。有一個特殊的(也是我們將要介紹的)迭代器,就是inserter

Forward iterator

Operations of Forward Iterators

Expression

Effect

*iter

Provides access to the actual element

iter-> member

Provides access to a member of the actual element

++iter

Steps forward (returns new position)

iter++

Steps forward (returns old position)

iter1 == iter2

Returns whether two iterators are equal

iter1 != iter2

Returns whether two iterators are not equal

TYPE()

Creates iterator (default constructor)

TYPE(iter)

Copies iterator (copy constructor)

iter1 = iter2

Assigns an iterator

iterator中表達的迭代器tags定義可以看出:

struct forward_iterator_tag : public input_iterator_tag {};

forward iterator 是以input iterator爲基礎的。這就是給我們一個奇怪的錯覺。語義上forward只限制了向前,不限制讀寫,這樣forward iterator應該繼承input iteratoroutput iterator兩種。但是它只支持一種。

這裏我們提出兩個原因:

首先,iterator中迭代器tags的規定只是語義上的規定,它對最終的具體實現沒有什麼限制,(當然你不按照這種方式實現,那將是一個不道德的行爲)。所以這種定義,從本質實現上並不能影響我們許多。

其次,權威的書籍中所闡述的原因是,output中,由於語義上不提供比較功能(這就表明不判斷是否越界)。所以forward不能全部繼承output的語義功能。

最後,我說一句,這裏的規定始終都是語義上的規定,所以基本上,forward iterator繼承誰,都是一句屁話。這是標準,但是對於實際實現的程序員來說,這些東西都是屁。

Bidirectional iterator

Additional Operations of Bidirectional Iterators

Expression

Effect

-- iter

Steps backward (returns new position)

iter--

Steps backward (returns old position)

可以看出,雙向迭代器只是在forward iterator上面加上一個向後一步的功能。我們事實上我們知道我們通常見到的迭代器都這種,以及後面一種Random iterator.

Random iterator

Additional Operations of Random Access Iterators

Expression

Effect

iter[n]

Provides access to the element that has index n

iter+=n

Steps n elements forward (or backward, if n is negative)

iter-=n

Steps n elements backward (or forward, if n is negative)

iter+n

Returns the iterator of the nth next element

n+iter

Returns the iterator of the nth next element

iter-n

Returns the iterator of the nth previous element

iter1-iter2

Returns the distance between iter1 and iter2

iter1<iter2

Returns whether iter1 is before iter2

iter1>iter2

Returns whether iter1 is after iter2

iter1<=iter2

Returns whether iter1 is not after iter2

iter1>=iter2

Returns whether iter1 is not before iter2

可以看出,Random iterator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在forward iterator 的基礎上提供了隨機存儲的功能,這個功能連帶提供了迭代器算數功能(指針算數功能)以及比較功能。

我們常見的這種類型的迭代器由下面容器提供:

· Containers with random access (vector, deque)

· Strings (string, wstring)

· Ordinary arrays (pointers)

類型萃取器問題

前面提到,類型萃取器用於給算法使用,同過它你可以得到有關你所操縱的迭代器的幾乎所有有用的相關類型。

namespace std {

template <class T>

struct iterator_traits {

typedef typename T::value_type value_type;

typedef typename T::difference_type difference_type;

typedef typename T::iterator_category iterator_category;

typedef typename T::pointer pointer;

typedef typename T::reference reference;

};

}

算法可以使用如下語句得到相關類型:

typename std::iterator_traits<T>::value_type

有些書上說,這種設置有兩種好處:

首先,它規定了每種迭代器在定義的時候都需要提供者幾種類型信息以供被使用,從某種角度上講,它提供一種定義迭代器有關相關屬性的標準。

爲了強行對這一標準進行規定,在iterator頭文件中有一個結構(struct iterator)用於給用戶定義迭代器的時候繼承的(就是接口),但是這並非是語法規定。事實上,如果你如果能夠保證一定會提供traits結構中所需求的那些類型信息,不繼承這個也是可以的:

template <class Category, class T, class Distance = ptrdiff_t,

class Pointer = T*, class Reference = T&>

struct iterator {

typedef Category iterator_category;

typedef T value_type;

typedef Distance difference_type;

typedef Pointer pointer;

typedef Reference reference;

};

事實上,對於我們系統自定義的那五種迭代器,我們使用的比較多的仍然是tags。但是系統爲了用戶子定義迭代器方便,仍然按照各自的特點,給他們各自定義了類似於iterator的、用於管理traits所指明的類型信息。

例如,定義特定類別迭代器的時候繼承特定結構體,你就可以不同管trait規定的那些東西了。

template <class T, class Distance> struct input_iterator {

typedef input_iterator_tag iterator_category;

typedef T value_type;

typedef Distance difference_type;

typedef T* pointer;

typedef T& reference;

};

struct output_iterator {

typedef output_iterator_tag iterator_category;

typedef void value_type;

typedef void difference_type;

typedef void pointer;

typedef void reference;

};

template <class T, class Distance> struct forward_iterator {

typedef forward_iterator_tag iterator_category;

typedef T value_type;

typedef Distance difference_type;

typedef T* pointer;

typedef T& reference;

};

template <class T, class Distance> struct bidirectional_iterator {

typedef bidirectional_iterator_tag iterator_category;

typedef T value_type;

typedef Distance difference_type;

typedef T* pointer;

typedef T& reference;

};

template <class T, class Distance> struct random_access_iterator {

typedef random_access_iterator_tag iterator_category;

typedef T value_type;

typedef Distance difference_type;

typedef T* pointer;

typedef T& reference;

};

其次,它讓普通指針也被列爲迭代器的一種。

namespace std {

template <class T>

struct iterator_traits<T*> {

typedef T value_type;

typedef ptrdiff_t difference_type;

typedef random_access_iterator_tag iterator_category;

  typedef T* pointer;

typedef T& reference;

};

}

如上面所說,通過模板偏特化技術,使得當算法獲得了普通指針作爲迭代器的時候,需要同樣知道那些類型(事實上,這種情況下獲得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需要和普通迭代器進行統一,以實現泛型編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