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基本原理(數據包、狀態機、鄰居建立條件)

一、ospf的工作過程:
   啓動宣告配置完成後,路由器開始組播(224.0.0.5)收發hello包,若接收到的hello包中存在本地的router-id,則建立鄰居關係,之後基於鄰居關係進行條件匹配,匹配失敗則維持鄰居關係,僅hello包週期保活;匹配成功則開始建立鄰接關係,鄰居間使用類似hello包的DBD包進行主從關係的選舉,router-id大的爲主,然受使用真正的DBD包進行數據庫目錄的共享,之後使用LSR來請求未知的LSA信息,對端使用LSU來攜帶傳遞LSA信息,最後需要 LSACK進行接收確認;當本地收集到區域內所有的LSA信息後生成LSDB表,本地基於LSDB啓用SPF算法,計算本地到達所有未知網段的最短路徑,然後將其加載到路由表中;收斂完成,僅hello包週期保活所有的鄰居和鄰接關係,每30min週期進行DBD包的收發來進行更新。

二、ospf的5個數據包
hello包:用於發現、建立和週期保活鄰居關係
DBD包:數據庫描述包,本地數據庫的目錄
LSR:鏈路狀態請求包,用於向對端請求本地未知的信息
LSU:鏈路狀態更新包,用於答覆對端的LSR,攜帶傳遞各種LSA
LSACK:鏈路狀態確認包,用於接收確認,保證可靠性

三、ospf的7個狀態機
Down:當路由器開始收發hello包,進入下一狀態
Init:接收到的hello包中存在本地的router-id,進入下一狀態
2way:標誌着鄰居關係建立
Exstart:使用類似hello包的DBD包進行主從關係選router-id大的爲 主,優先進入下一狀態
Exchange:使用真正的DBD包進行數據庫目錄的共享
Loading:使用LSR、LSU、LSACK來獲取未知的LSA信息
Full:標誌鄰接關係建立

四、ospf鄰居關係建立的4個條件
1、區域id必須相同
2、hello/dead time必須一致
3、認證必須相同
4、末梢區域標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