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程序员之路

1. 前言

如果从接触编程算起的话,我在程序员这条路上,也走了快7年了,4年大学,3年工作。

2. 入门

先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踏上程序员这条路的吧!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在高考之前,是没怎么认真想过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的,脑子里大概就想着将来要赚很多很多钱,过幸福快乐的生活罢了。我是2013年参加高考的,那时广东已经实行了考后填志愿的政策,所以高考后,有较长的时间去考虑自己的未来。其实我也没想太多,就是上网查资料,看看什么专业好找工作,然后罗列出来,再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喜欢的专业去选学校。虽然分数不高,但还是如愿以偿录取到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华农的网络工程。虽然我读的是网络工程,但是学的东西跟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是几乎一样的。大一就开始学编程了,学校教的是C。就这样,我踏上了程序员这条路。

程序员是个总称,如果按照技术方向来划分的话,有Java、Android、iOS、C++、前端等等。因为大二的时候,学校教了Java,同时我觉得做APP比较有意思,所以我便决定学学Android。大二暑假(2015年7月)我开始自学Android,借了一本书《疯狂Android讲义》来学,但是一直没啥特别的收获,对于Android开发是个什么样子,还是没有一个概念。最后在其他人的建议下,换了本书来学,郭霖大佬的《第一行代码 Android》。写得真好,一下子就开窍了,就此入门了Android开发。

3. 入行

谁的大学,不迷茫呢!我也不例外。虽然我挺早地确立了方向(2015年7月,即大二暑假),但是因为学校没有开设Android相关的课程,认识的师兄师姐也没有做Android的,所以只能自学。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计划,都是自己随随便便瞎折腾的,零零散散地学着。大三一年下来,没啥特别的提高,Android的开发水平一般般。

虽然自知没啥能力,但是看到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博客,我也心里痒痒的。所以在2016年读大四的时候,我开始在CSDN博客上写文章,主要写一些知识笔记。另外,我也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去参加秋招,投简历,笔试,面试。一开始蛮意外的,很多笔试和面试都很少考察Android的相关知识,都是考察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算法等等。因为自己基础不扎实而且也怎么准备,所以我处处碰壁,面了很多公司,没拿到几个offer。因为还要做毕业设计,所以我就签了一家自认还可以的公司——中数通,草草结束了秋招。隔年也没参加春招,而是去实习了,就此入了行。

4. 职业初期

2017年开始工作,算到今年刚好3年。从一个需要前辈指导才能完成工作的菜鸟,到现在可以独自出方案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工程师。我没跳过槽,3年一直待在中数通。

第一年,更多是适应,适应岗位,适应商用软件的开发流程,适应社会的酸甜苦辣。

第二年,有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对项目的业务更熟悉了,开始能够为团队出一份力了,也得到了认可。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一起入职的小伙伴们,大家都有自己的计划和追求,有一部分人选择了离开。因为觉得还能够在团队有进一步提高,我选择了留下。

第三年,已经做了2年Android开发了,基本上能够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了解Android的,应该都清楚,从2016年开始,Android的热度就逐年下降,岗位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前端的快速发展,Android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大,“大前端”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了不被淘汰,我在做好Android相关工作的前提下,开始学习前端相关知识,并兼顾了团队的一些前端开发任务。

对于工作,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赚钱。软件开发行业,机会很多,再加上跳槽涨薪快,所以大多数人在职业初期(3年)就有过很多次跳槽了。当然有些人是不得已,可能是因为家庭,可能是因为公司倒闭了等等。我算是比较幸运了,团队一直稳步向上发展,自己在团队里也逐渐有了存在感,有收获,有提高。

5. 总结

7年的程序员之路,科班出身,对口专业入职,在一家公司稳扎稳打3年。自认为很幸运,毕竟这么顺利这么稳定的人生路程,并不是人人都有的。虽然没有赚到很多钱,技术也比不上大厂的程序员,但是我有在成长,有在进步,这就足够了。未来的路还有很长,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的程序员之路,还在继续。

 

如果想进一步交流和学习的同学,可以加一下QQ群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