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_OSI簡介和TCP/IP協議(封裝與解封裝)

2020.3.3#千鋒逆戰班,雲計算201#
在千鋒“逆戰”學習第3天,
我在千鋒逆戰班學習“網絡管理”
今天學到了網絡管理。
知道了在Linux系統中如何進行OSL,TCP/IP協議族和進制轉換。
拼搏到無能爲力,堅持到感動自己。

OSI簡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開放系統互聯模型
OSI:7層次結構/功能

應用層: 應用程序/原始數據/ QQ/YY/愛奇藝/吃雞

表示層:格式/壓縮/加密 快速傳遞 /安全傳遞

會話層:會話/全雙工/半雙工 身份信息/電話/對講機

傳輸層:分段/重組/端口號 傳輸效率

網絡層: IP地址/尋址/路由 總目標,全球地址

數據連接層:MAC地址/局域網/ 分段目標,局部地址、郵遞員

物理層: 傳輸介質/比特流 電流/光/無線信號/4G/5G

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區別
OSI:推出的時間早 只有理論,沒有實踐

TCP/IP:TCP/IP: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 美國軍方由實踐,總結出的理論 當今通信標準

封裝和解封裝的區別
1.(應用層)用戶信息轉換爲數據,以便在網絡上傳輸

2.(傳輸層)數據轉換爲數據段,並在發送方和接收方主機之間建立一條可靠的連接

3.(網絡層)數據段轉換爲數據包或數據報,並在報頭中放上邏輯地址,這樣每一個數據包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絡進行傳輸

4.(數據鏈路層)數據包或數據報轉換爲幀,以便在本地網絡中傳輸。在本地網段上,使用硬件地址唯一標識每一臺主機。

5.(物理層)幀轉換爲比特流,並採用數字編碼和時鐘方案。
封裝:數據要通過網絡進行傳輸,在發送端要從高層一層一層的向下傳送,如果一個主機要傳送數據到別的主機,先把數據裝到一個特殊協議報頭中,這個過程----封裝
解封裝:
解封裝:封裝的逆過程,數據從比特流還原爲數據的過程

動作,從底層往高層依次解封裝,每解封裝-層, 會將該層的忒點那個協議報.頭去掉

解封裝原則:
1:必須從底層往高層解封裝
2:解封裝時,只有協議報頭合理(打個比方,你收到一個包裹,上面有你的名字還有你的家庭住址纔是你的,之久叫做合理),纔可以解封裝。
3:解封裝一旦停止,數據就會被丟棄解封裝由接收者觸發,數據必須經過解封裝纔可以被接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