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 5G EN-DC架構下的5G無線承載

EN-DC架構下的5G無線承載

在5G部署的初期節省成本,快速開展業務,多數的運營商選擇非獨立組網(NSA)模式。由於5G核心網的成本及其成熟度問題,NSA模式下的5G基站優先接入4G核心網(EPC),因此選項3系列(Option 3x)作爲5G初期引入eMBB業務的首選。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在上圖的選項3x的架構圖中,紅色的線條表示控制面(C-Plane),用於傳輸控制信令,它有如下特點:
4G基站到核心網之間有一條叫做S1-MME的控制面鏈路;
5G基站沒有直接到核心網的控制面鏈路;
4G基站和5G基站之間有一條叫做X2-C的控制面鏈路;
4G基站作爲控制面錨點連接到4G核心網,承擔所有控制面功能,因此也稱爲“主節點”。5G基站不承擔控制面功能,和其跟核心網的控制面交互完全依靠4G來進行,因此被稱爲“輔節點”。

2、圖中綠色的線條表示用戶面(U-Plane),用於傳輸用戶數據,它有如下特點:
4G基站和5G基站之間有一條叫做X2-U的用戶面鏈路;
4G基站和5G基站都存在到核心網的S1-U用戶面鏈路。

綜上所述,選項3系列架構是以4G爲主節點,5G爲輔節點的雙連接,因此也叫EN-DC(EUTRA-NR Dual Connection)。在這樣的雙連接架構中,手機有兩條通路經4G或者5G基站到達核心網,由於是雙連接,所以數據是4G和5G兩條路同時走。
上面所說的路徑這個詞在此場景中有一個被稱爲“承載”的專業術語,含義也就是給手機提供服務的,承載業務的邏輯路徑。不同網元之間的連接路徑長度不同,其對應的承載名稱也不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如上圖所示,由於我們關注的是4G和5G在空口是怎麼分發數據給手機(UE)的,因此這裏的承載特指介於手機和4G/5G基站之間的無線承載(Radio Bearer)。

一般情況下,作爲主節點的4G基站使用多個不同的頻點組成多層小區的網絡,這些小區都可以作爲控制面錨點,因此把這些4G小區合稱爲主小區組(MCG:Master Cell Group),在其之上建立的無線數據承載就叫MCG承載,對應於選擇1:只走4G這條路徑。

相應的,多個5G小區組成輔小區組(SCG:Secondary Cell Group),在其之上建立的無線數據承載就叫SCG承載,對應於選擇2:走5G這條路徑。

對於選擇3,就需要MCG和SCG合作,把空口數據拆分成兩路承載,因此叫分裂承載(Split Bearer)

首先我們來看空口協議棧,5G和4G類似,都包含PDCP、RLC、MAC以及PHY這些層的處理,分裂承載的“分裂”和“匯合”就是由PDCP層處理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下行數據就是從PDCP層開始分道,發送到4G和5G各自的RLC/MAC/PHY層獨立處理,最終由手機同時接收4G和5G兩路數據。上行同理,只是方向相反,從手機發出兩路數據分別給4G和5G基站,再經過各自的PHY/MAC/RLC層處理,最終在PDCP層匯合。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如上圖所示,對於MCG承載,不管PDCP層是4G(E-UTRA)還是5G(NR),都會轉移到4G基站的RLC/MAC/PHY層去處理,也就是說MCG承載是基於4G的;
相應的,對於SCG承載,整個PDCP/RLC/MAC/PHY都是由5G模塊來處理的,也就是說SCG承載是基於5G的;
對於分裂承載,數據是從5G NR的PDCP層開始分裂成兩路,分別到4G和5G的RLC/MAC/PHY層去處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