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高并发解决方法总结和主从复制

数据库高并发解决方法总结

一个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是为了实现基本功能,随着版本和功能的迭代,大数据和高并发成了软件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质很简单,一个是慢,一个是等。

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因为慢,所以要等,因为等,所以慢,解决了慢,也就解决了等,解决了等,也就解决了慢。

关键是如何解决慢和等,核心一个是,一个是,一个是分流,最后一个是集群/横向扩张/读写分离/建立主从。

短是指路径要短:

典型的mvc结构是请求->controller->model->dao->view,然后把页面返回给用户。要想短的话,

1、页面静态化- 用户可以直接获取页面,不用走那么多流程,比较适用于页面不频繁更新。

2、使用缓存- 第一次获取数据从数据库准提取,然后保存在缓存中,以后就可以直接从缓存提取数据。不过需要有机制维持缓存和数据库的一致性。

3、使用储存过程-那些处理一次请求需要多次访问数据库的操作,可以把操作整合到储存过程,这样只要一次数据库访问就可以了。

4、批量读取 - 高并发情况下,可以把多个请求的查询合并到一次进行,以减少数据库的访问次数

5、延迟修改 - 高并发情况下,可以把多次修改请求,先保存在缓存中,然后定时将缓存中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风险是可能会断电丢失缓存中的数据,

6、使用索引 - 索引可以看作是特殊的缓存,尽量使用索引就要求where字句中精确的给出索引列的值。

少是指查询的数据要少:

1、分表 - 把本来同一张表的内容,可以按照地区,类别等分成多张表,很简单的一个思路,但是要尽量避免分出来的多表关联查询。

2、分离活跃数据 - 例如登录用户业务,注册用户很多,但是活跃的登录用户很少,可以把活跃用户专门保存一张表,查询是先查询活跃表,没有的话再查总表,这也类似与缓存啦。

3、分块 - 数据库层面的优化,对程序是透明的,查询大数据只用找到相应块就行。

分流三种:

1、集群 - 将并发请求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可以是业务服务器,也可以是数据库服务器。

2、分布式 - 分布式是把单次请求的多项业务逻辑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这样可以同步处理很多逻辑,一般使用与特别复杂的业务请求。

3、CDN - 在域名解析层面的分流,例如将华南地区的用户请求分配到华南的服务器,华中地区的用户请求分配到华中的服务器。







\

一、什么是主从复制?

主从复制,是用来建立一个和主数据库完全一样的数据库环境,称为从数据库,主数据库一般是准实时的业务数据库。您看,像在mysql数据库中,支持单项、异步赋值。在赋值过程中,一个服务器充当主服务器,而另外一台服务器充当从服务器。此时主服务器会将更新信息写入到一个特定的二进制文件中。并会维护文件的一个索引用来跟踪日志循环。这个日志可以记录并发送到从服务器的更新中去。当一台从服务器连接到主服务器时,从服务器会通知主服务器从服务器的日志文件中读取最后一次成功更新的位置。然后从服务器会接收从哪个时刻起发生的任何更新,然后锁住并等到主服务器通知新的更新

二、主从复制的作用(好处,或者说为什么要做主从)重点?

做数据的热备,作为后备数据库,主数据库服务器故障后,可切换到从数据库继续工作,避免数据丢失。
架构的扩展。业务量越来越大,I/O访问频率过高,单机无法满足,此时做多库的存储,降低磁盘I/O访问的评率,提高单个机器的I/O性能。
读写分离,使数据库能支持更大的并发。在报表中尤其重要。由于部分报表sql语句非常的慢,导致锁表,影响前台服务。如果前台使用master,报表使用slave,那么报表sql将不会造成前台锁,保证了前台速度。

  • 在从服务器可以执行查询工作(即我们常说的读功能),降低主服务器压力(主库写,从库读,降压)
  • 在从主服务器进行备份,避免备份期间影响主服务器服务;(确保数据安全)
  • 当主服务器出现问题时,可以切换到从服务器。(提升性能)

三、主从复制的原理?

1.数据库有个bin-log二进制文件,记录了所有sql语句。

2.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主数据库的bin-log文件的sql语句复制过来。

3.让其在从数据的relay-log重做日志文件中再执行一次这些sql语句即可。

4.下面的主从配置就是围绕这个原理配置

5.具体需要三个线程来操作:

1、binlog输出线程:每当有从库连接到主库的时候,主库都会创建一个线程然后发送binlog内容到从库。在从库里,当复制开始的时候,从库就会创建两个线程进行处理:

2、从库I/O线程:当START SLAVE语句在从库开始执行之后,从库创建一个I/O线程,该线程连接到主库并请求主库发送binlog里面的更新记录到从库上。从库I/O线程读取主库的binlog输出线程发送的更新并拷贝这些更新到本地文件,其中包括relay log文件。

3、从库的SQL线程:从库创建一个SQL线程,这个线程读取从库I/O线程写到relay log的更新事件并执行。

可以知道,对于每一个主从复制的连接,都有三个线程。拥有多个从库的主库为每一个连接到主库的从库创建一个binlog输出线程,每一个从库都有它自己的I/O线程和SQL线程。

主从复制如图 帮助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主从复制的好处?

做数据的热备,作为后备数据库,主数据库服务器故障后,可切换到从数据库继续工作,避免数据丢失。

架构的扩展。业务量越来越大,I/O访问频率过高,单机无法满足,此时做多库的存储,降低磁盘I/O访问的评率,提高单个机器的I/O性能。
读写分离,使数据库能支持更大的并发。在报表中尤其重要。由于部分报表sql语句非常的慢,导致锁表,影响前台服务。如果前台使用master,报表使用slave,那么报表sql将不会造成前台锁,保证了前台速度。

好处一: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

通过服务器复制功能,可以在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之间实现负载均衡。即可以通过在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之间切分处理客户查询的负荷,从而得到更好地客户相应时间。通常情况下,数据库管理员会有两种思路。

一是在主服务器上只实现数据的更新操作。包括数据记录的更新、删除、新建等等作业。而不关心数据的查询作业。数据库管理员将数据的查询请求全部 转发到从服务器中。这在某些应用中会比较有用。如某些应用,像基金净值预测的网站。其数据的更新都是有管理员更新的,即更新的用户比较少。而查询的用户数 量会非常的多。此时就可以设置一台主服务器,专门用来数据的更新。同时设置多台从服务器,用来负责用户信息的查询。将数据更新与查询分别放在不同的服务器 上进行,即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也缩短应用程序的响应时间、提高系统的性能。

二是在主服务器上与从服务器切分查询的作业。在这种思路下,主服务器不单单要完成数据的更新、删除、插入等作业,同时也需要负担一部分查询作 业。而从服务器的话,只负责数据的查询。当主服务器比较忙时,部分查询请求会自动发送到从服务器重,以降低主服务器的工作负荷。当然,像修改数据、插入数 据、删除数据等语句仍然会发送到主服务器中,以便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数据的同步。

好处二:通过复制实现数据的异地备份

可以定期的将数据从主服务器上覆制到从服务器上,这无疑是先了数据的异地备份。在传统的备份体制下,是将数据备份在本地。此时备份 作业与数据库服务器运行在同一台设备上,当备份作业运行时就会影响到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有时候会明显的降低服务器的性能。同时,将备份数据存放在本地,也 不是很安全。如硬盘因为电压等原因被损坏或者服务器被失窃,此时由于备份文件仍然存放在硬盘上,数据库管理员无法使用备份文件来恢复数据。这显然会给企业 带来比较大的损失。

而如果使用复制来实现对数据的备份,就可以在从服务器上对数据进行备份。此时不仅不会干扰主服务气的正常运行,而且在备份过程中主服务器可以继 续处理相关的更新作业。同时在数据复制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数据的异地备份。除非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的两块硬盘同时损坏了,否则的话数据库管理员就可以在最 短时间内恢复数据,减少企业的由此带来的损失。

好处三: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

数据库复制功能实现了主服务器与从服务器之间数据的同步,增加了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当主服务器出现问题时,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马上让从服务器作为主服务器,用来数据的更新与查询服务。然后回过头来再仔细的检查主服务器的问题。此时一般数据库管理员也会采用两种手段。

一是主服务器故障之后,虽然从服务器取代了主服务器的位置,但是对于主服务器可以采取的操作仍然做了一些限制。如仍然只能够进行数据的查询,而 不能够进行数据的更新、删除等操作。这主要是从数据的安全性考虑。如现在一些银行系统的升级,在升级的过程中,只能够查询余额而不能够取钱。这是同样的道理。

二是从服务器真正变成了主服务器。当从服务器切换为主服务器之后,其地位完全与原先的主服务器相同。此时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查询、更新、删除等操 作。为此就需要做好数据的安全性工作。即数据的安全策略,要与原先的主服务器完全相同。否则的话,就可能会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 从数据库的读的延迟问题了解吗?如何解决?

主库宕机后,数据可能丢失
从库只有一个sql Thread,主库写压力大,复制很可能延时
解决方法:

半同步复制—解决数据丢失的问题

并行复制—-解决从库复制延迟的问题
https://blog.csdn.net/darkangel1228/article/details/80003967

主从复制和主主复制区别?

最大区别是 主从是对主操作数据,从会实时同步数据。反之对从操作,主不会同步数据,还有可能造成数据紊乱,导致主从失效。 主主则是无论对那一台操作,另一个都会同步数据。一般用作高容灾方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