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關於記憶力文章的閱讀筆記

讀(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作者: Lachel)《如何提高記憶力》筆記
其實我們的大腦主要功能是用來思考的,本質是一種貝葉斯模型,我們面對現實世界的種種事情,最終會有一個概率判斷,這幫助我們更好的解決問題,處理生活。
而記憶,就是模型的反饋,我們經歷現實的種種,從中提煉出來對我們有用的信息,加入這個模型中改進概率的判斷完善概率庫–這些信息,就是記憶。

長期記憶方法:

1、總結提煉知識內容
  
2、增強知識和其他信息的聯繫

記憶過程: 大腦對外界的識別是大腦神經元的一種連接狀態,比如讀到上一句時是狀態A1,再讀當前句子時大腦內神經元之間突出的連接就是狀態A2

而回憶就是回憶當時的突觸狀態(因爲突觸的可塑性,突觸的可塑性是長期記憶的本質)。大腦不能儲存任何信息,只能儲存當獲取某些信息時的神經元狀態。
1、腦子有一個臨時識別區:存儲大小一共四個單位:四個單詞,四個短語,但是識別速度大於記憶速度,所以會沒來得及記憶便被清除掉。
2、臨時記憶區:臨時記憶區的神經元具有敏感性,即會把這個區域的神經元暫時連接起來,構成狀態A1,時間長了會消失。
3、長期記憶:即把臨時記憶區神經元的連接狀態保留下來,即突觸的可塑性。所以長期記憶多了會加強神經元之間的聯繫,也會讓我們似乎“更聰明”

具體原因:

我們說一個人記憶力很好時,我們指的是什麼?通常情況下,是兩個含義:

1)他看過的東西,能夠幾乎毫無遺漏地複述出來。(能有效的把信息從短時記憶寫入長時記憶

2)他能夠回憶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信息、經歷過的事件(他的知識體系風場豐富、完備,能夠“輕易地”將當時的狀態重現出來,當然這是基於第一點的

我們記憶的過程就是:
把一段複雜的信息“打包壓縮”到短時記憶裏,集中注意力保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對其進行精細加工,建立更多的聯繫。所以,提高記憶力,要鍛鍊的就是兩個能力:
1)壓縮,保持一段時間的能力
2)是信息建立更多聯繫的能力
基於這種原理,我們生活中有什麼方法可以鍛鍊呢?
我這裏介紹文中提到的幾張記憶方法(因爲時作者的方法,我的複述也不得綱領,原文如下:

  1. “我剛纔讀到了什麼?”

我在閱讀、看視頻時,會有一個多年形成的習慣:每看到一個新的段落,都會問自己一句:我前面都讀到了哪些東西?

這個“新的段落”,可能是一兩頁,一個小標題,也可能是視頻的一個轉場,諸如此類。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有兩點。一,是提升自己“打包壓縮”的能力,讓短時記憶能夠容納更多、更復雜的信息;二,是提醒自己,是不是有些信息已經漏掉了?我能否把它們找回來?

試一試:讀到這裏時,回想一下這篇文章的全文,問自己:文章講了什麼?我能否把前面的大意複述出來?

讓信息過腦子,而不是任由它流走 —— 這樣,才能真正把獲取的信息,吸收成爲自己的。

  1. “它的內部邏輯是什麼?”

讀一篇文章、一本書,讀到一個有趣的觀點,或者一個知識點時,我都會讓自己動腦想一想:它的內部邏輯是什麼?

什麼叫內部邏輯呢?舉個例子:如果一個點可以分成三個小點,我不會單單記住這三個小點,而是會去思考:這樣劃分的依據和標準是什麼?每個點的原理和支撐是什麼?它跟之前講過的內容有沒有邏輯上的聯繫?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呢?你不會僅僅停留在“它是什麼”的層級,可以透過現象,從更深層的邏輯去理解:它爲什麼是這樣的?

簡而言之,這樣可以不斷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把它從簡單的樹狀結構,變成一張緊密的、複雜的“網絡”。

提升記憶力,永遠不是說要強行去記住它,而是要通過透徹的理解去記住它。

  1. “關於它,我能夠想到些什麼?”

當我碰到一些新的知識點,或者一個主題、話題時,我會做一些“反芻”。亦即暫時關閉外界的信息輸入,以這個主題爲引子,讓自己展開聯想。

爲什麼這樣做呢?一方面,它可以激活大腦中那些沉睡的神經元節點,重新喚醒它們(可參考我在《爲什麼我們越來越喜歡獨處?》中提到的 DMN 模式)。另一方面,它相當於在舊的知識網絡和新節點之間拓展了聯繫,讓新的節點更不容易丟失。

也就是說,它實質上,是一種轉向內部的,梳理、維護、清掃自己內在知識網絡的方法。

當然,它也會有代價:你看上去總是很容易出神,總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所以,如果你想嘗試這種方法,我會建議你每天空出一段不受打擾的時間,最好是下班後,撥出一段時間,漫無目的地看一些東西,一邊看,一邊讓大腦放鬆,發散聯想,並記錄下想到的內容。

  1. “我能否把它講給別人聽?”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又非常有效的辦法。什麼情況下,你能算是真正掌握、記住了一個知識點?當你能夠把它講給別人聽,並讓別人理解它的情況下。

原理非常簡單:當你講授它的時候,你會調用大腦的各種相關節點,進行全方位的“精細加工”。你也許需要類比,也許需要舉例,也許還需要提煉它的重點信息,對它的邏輯和結構進行重構……

這些,都是在不斷強化大腦對它的記憶。

所以,爲什麼我強烈建議大家寫作?原因也正是如此。輸出,纔是最好的學習。

然後,還有一個原文提到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有用嗎,答案是沒有,因爲艾賓浩斯的研究發生在19世紀末,而那時實驗心理學還未建立(他本人就是實驗心理學的先驅),缺乏有效的範式,因而他的研究成果是簡單的,沒有考慮到語義、聯繫等要素,整個實驗也非常粗糙,嚴格來說並不科學。

學界如今基本已不再使用艾賓浩斯的成果。如果看到市面上打着“艾賓浩斯”旗號的產品,忽略就好了……他們的知識更新可能有點滯後

記憶從來都不需要100%還原,因爲目前這樣已經夠用了。

也正因爲如此,我才一直強調: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記憶的。

但這句話意味着我們“不需要記住”事物嗎?當然不是。它最確切的理解是什麼?我們無需去“強行記憶”事物,而是通過對事物的理解,把事物的特徵和模式提取出來,納入我們已有的知識體系裏面。

簡而言之,就是8個字:提綱挈領,以點帶面。

你需要記住一個複雜理論的詳情嗎?需要記住它可以細分爲幾個點、每個點又可以細分爲幾個小點嗎?沒必要。你要記住的是:

它具備什麼特徵?在整個體系和框架裏處於什麼位置?在思考哪些類型的問題時可能需要用到?跟其他問題、概念之間存在什麼聯繫?我可以如何調用它?

只有把知識拆散,重構,再連接,編織成網,你纔算是真正地理解和記住了它們。

同樣,也只有這樣,當你需要時,從某個節點出發,就能透過節點之間的聯繫,提取出整張知識網絡。

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記憶”。也纔是更有價值、更有效的“記憶”。

以我爲主,爲我所用。

你所經歷的一切,只有當它們形成“你的一部分”,纔是真正發揮了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