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計算機網絡之介質訪問控制(靜態劃分信道、FDM、TDM、STDM、WDM、CDM)、(動態劃分信道、ALOHA、CSMA、CSMA/CD、CSMA/CA)、令牌傳遞協議


1.思維導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傳輸數據的兩種鏈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什麼是介質訪問控制?它有幾種方法?

  • 介質訪問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簡稱MAC。 是解決共用信道的使用產生競爭時,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權問題。
  • 常見的介質訪問控制有下圖所示幾種方法: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靜態劃分信道–信道劃分介質訪問控制

  • 簡單瞭解一下相關概念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信道劃分的實質就是通過分時、分頻、分碼等方法把原來的一條廣播信道,邏輯上分爲幾條用於兩個結點之間通信的互不干擾的子信道,實際上就是把廣播信道轉變爲點對點信道。
  • 信道劃分介質訪問控制有一下4種方法: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頻分多路複用 FDM

  • 頻分多路複用(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FDM),是指載波帶寬被劃分爲多種不同頻帶的子信道,每個子信道可以並行傳送一路信號的一種多路複用技術。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時分多路複用 TDM

  • 時分多路複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TDM)一種數字或者模擬(較罕見)的多路複用技術。使用這種技術,兩個以上的信號或數據流可以同時在一條通信線路上傳輸,其表現爲同一通信信道的子信道。但在物理上來看,信號還是輪流佔用物理信道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如果說TDM中,A\B\C\D四個用戶,有三個用戶沒傳輸數據,則造成了信道利用率不高,於是引入了另一種方法來解決這種問題,提高信道利用率。
  • 這種方法交是統計時分複用STDM
  • 統計時分複用(Statistical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一種根據用戶實際需要動態分配線路資源的時分複用方法。只有當用戶有數據要傳輸時纔給他分配線路資源,當用戶暫停發送數據時,不給他分配線路資源,線路的傳輸能力可以被其他用戶使用。採用統計時分複用時,每個用戶的數據傳輸速率可以高於平均速率,最高可達到線路總的傳輸能力。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這裏我們假設線路傳輸速率爲8000b/s
  • 採用TDM,則4個用戶的平均速率爲2000b/s
  • 採用STDM,則每個用戶的最高速率可達8000b/s。

(3)波分多路複用 WDM

  • 波分複用技術(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4)碼分多路複用 CDM

  • 碼分多路複用是採用不同的編碼來區分各路原始信號的一-種複用方式。與FDM和TDM不同,它既共享信道的頻率,又共享時間。下面舉一個 直觀的例子來理解碼分複用,如下圖所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假設 A 站要向 C 站運輸黃豆, B 站要向 C 站運輸綠豆, A 與 C 、 B 與 C 之間有一條公共的道路,可以類比爲廣播信道。
  • 頻分複用方式下,公共道路被劃分爲兩個車道,分別提供給 A 到 C 的車和 B 到 C 的車行走,兩類車可以同時行走,但只分到了公共車道的一半,因此頻分複用(波分複用也一樣)共享時間而不共享空間。
  • 時分複用方式下,先讓 A 到 C 的車走一趟,再讓 B 到 C 的車走一趟,兩類車交替地佔用公共車道。公共車道沒有劃分,因此兩車共享了空間,但不共享時間。
  • 碼分複用與另外兩種信道劃分方式大爲不同,在碼分複用情況下,黃豆與綠豆放在同一輛車上運送,到達 C 後,由 C 站負責把車上的黃豆和綠豆分開。
  • 因此,黃豆和綠豆的運送,在碼分複用的情況下,既共享了空間,也共享了時間。

  • 碼分多址( code o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CDMA )是碼分複用的一種方式,其原理是每比特時間被分成 m 個更短的時間槽,稱爲碼片( ChiP ) ,通常情況下每比特有 64 或 128 個碼片。每個站點被指定一個唯一的 m 位代碼或碼片序列
  • 發送 1時,站點發送mbit碼片序列;發送0 時,站點發送mbit碼片序列的反碼
  • 當兩個或多個站點同時發送時,各路數據在信道中線性相加
  • 爲從信道中分離出各路信號,要求各個站點的碼片序列相互正交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簡單理解就是, A 站向 C 站發出的信號用一個向量來表示, B 站向 C 站發出的信號用另一個向量來表示,兩個向量要求相互正交。向量中的分量,就是所謂的碼片
  • 舉個例子計算加深理解:
  • 假如站點 A 的碼片序列被指定爲 000 110 11 ,則 A 站發送 000 110 11 就表示發送比特 1 ,發送111 001 00 就表示發送比特 0 。
  • 按慣例將碼片序列中的 0 寫爲-l ,將 1 寫爲+ l , A 站的碼片序列就是-l - l -l + l + l -l + l + l
  • 令向量 S 表示 A 站的碼片向量,令 T 表示 B 站的碼片向量。
  • 兩個不同站的碼片序列正交,且向量 S 和 T 的規格化內積爲(S*T)/8= 0 ,所以令向量 T- l - l + l -1 + l + l + l - 1
  • S和T具有以下運算性質: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當 A 站向 C 站發送數據 l 時,就發送了向量 -l ,-l ,-l ,+l,+l,-l,+l,+l
  • 當 B 站向 C 站發送數據 0 時,就發送 T 向量+l, +l, -1 ,+1, -l ,-l ,-l ,+1
  • 兩個向量到了公共信道上就進行疊加,實際上就是線性相加,得到 S + T = ( 0 0 -2 2 0 -2 0 2 )
  • 到達 C 站後,進行數據分離。如果要得到來自 A 站的數據,那麼就讓 S 與 S + T 進行規格化內積,得到 S·( S +T ) = l 所以 A 站發出的數據是 1 。
  • 同理,如果要得到來自 B 站的數據,那麼 T . ( S + T ) =- 1 因此從 B 站發送過來的信號向量是一個反碼向量,代表 0 。

什麼是規格化內積:就是內積結果再除以向量的維數,如向量s(1,2,3)點乘向量t(7,8,9)的規格化內積爲(1*7+2*8+3*9)/ 3 = 50 / 3

4.動態分配信道

  • 特點:信道並非在用戶通信時固定分配給用戶

(1)隨機訪問介質訪問控制

  • 在隨機訪問協議中,不採用集中控制方式解決發送信息的次序問題,所有用戶能根據自己的意願隨機地發送信息,佔用信道全部速率
  • 在總線形網絡中,當有兩個或多個用戶同時發送信息時,就會產生幀的衝突(碰撞,即前面所說的相互干擾),導致所有衝突用戶的發送均以失敗告終。
  • 爲了解決隨機接入發生的碰撞,每個用戶需要按照一定的規則反覆地重傳它的幀,直到該幀無碰撞地通過。這些規則就是隨機訪問介質訪問控制協議,常用的協議有ALOHA 協議、 CSMA 協議、 CSM 刀 CD 協議和 CSM 刀 CA 協議等,它們的核心思想都是:勝利者通過爭用獲得信道,從而獲得信息的發送權。因此,隨機訪問介質訪問控制協議又稱爭用型協議
  • 如果介質訪問控制採用信道劃分機制,那麼結點之間的通信要麼共享空間,要麼共享時間,要麼兩者都共享:而如果採用隨機訪問控制機制,那麼各結點之間的通信就可既不共享時間,也不共享空間。所以隨機介質訪問控制實質上是一種將·廣播信道轉化爲點到點信道·的行爲。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 ALOHA協議
  • ALOHA協議是由美國夏威夷大學開發的一種網絡協議。處於OSI模型中的數據鏈路層。它屬於隨機存取協議(Random Access Protocol)中的一種。它分爲純ALOHA協議和分段ALOHA協議(或時隙ALOHA協議)。
① 純ALOHA協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② 時隙ALOHA協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對比純ALOHA和時隙ALOHA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 CSMA協議
  • 全稱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是一種允許多個設備在同一信道發送信號的協議,其中的設備監聽其它設備是否忙碌,只有在線路空閒時才發送。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① 1-堅持 CSMA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② 非堅持CSMA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③ p-堅持CSMA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三種CSMA對比總結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 CSMA/CD協議
  • 簡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① 傳播時延對載波監聽的影響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② 截斷二進制指數規避算法確定碰撞後的重傳時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一道例題感受一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③ 最小幀長問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4️⃣ CSMA/CA協議
① 爲什麼使用CSMA/CA協議?
  • 雖然CSMA/CD協議已成功地應用於有線連接的局域網,但無線局域網不能簡單地搬用CSMA/CD協議。其主要原因是:
  • 第一,CSMA/CD協議要求一個站點在發送本站數據的同時還必須不間斷地檢測信道,以便發現是否有其他的站也在發送數據,這樣才能實現“衝突檢測”的功能。但在無線局域網的設備中要實現這種功能花費過大。
  • 第二,更重要的是,即使能夠實現衝突檢測的功能,且在發送數據報時檢測到信道是空閒的,但是,由於無線電波能夠向所有的方向傳播,且其傳播距離受限,在接收端仍然有可能發生衝突,從而產生隱藏站問題和暴露站問題。
  • 此外,無線信道還由於傳輸條件特殊,造成信號強度的動態範圍非常大。這就使發送站無法使用衝突檢測的方法來確定是否發生了碰撞。
  • 因此,無線局域網不能使用CSMA/CD協議,而是以此爲基礎,制定出更適合無線網絡共享信道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衝突避免CSMA/CA協議。CSMA/CA協議利用ACK信號來避免衝突的發生,也就是說,只有當客戶端收到網絡上返回的ACK信號後,才確認送出的數據已經正確到達目的 。
② CSMA/CA工作原理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CSMA/CA與CSMA/CD比較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輪詢訪問介質訪問控制

  • 輪訓訪問控制的產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輪詢訪問控制的特點:在輪詢訪問中,用戶不能隨機地發送信息,而要通過一個集中控制的監控站,以循環方式輪詢每個結點,再決定信道的分配。當某結點使用信道時,其他結點都不能使用信道。
  • 這裏我們只討論兩類:輪詢協議與令牌傳遞協議
1️⃣ 輪詢協議
  • 輪詢協議要求節點中有一個被指定爲主節點,其餘節點是從屬節點。

  • 主節點以循環的方式輪詢每一個從屬節點,“邀請”從屬節點發送數據(實際上是向從屬節點發送一個報文,告訴從屬節點可以發送幀以及可以傳輸幀的最大數量),只有被主節點“邀請”的從節點可以發送數據,沒有被“邀請”的節點不能發送,只能等待被輪詢。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從主節點向從節點發送的報文信息可以看出,如果一個節點要發送的數據很多,它不會一直髮送到結束,它發送到最大數據幀就是結束,主節點開始輪詢下一個節點,等再次輪詢到它時才能繼續發送。即如果從節點要發送的數據很多時,它不是一次性發送結束的。

2️⃣ 令牌傳遞協議
  • 令牌傳遞又稱“標記傳送”,局部網數據送取的一種控制方法,多用於環形網。
  • 令牌由專用的信息塊組成,典型的令牌由連續的8位“1”組成。當網絡所有節點都空閒時,令牌就從一個節點傳送到下一個節點。當某一節點要求發送信息時,它必須獲得令牌並在發送之前把它從網絡上取走。一旦傳送完數據,就把令牌轉送給下一個節點,每個節點都具備有發送/接收令牌的裝置。使用這種傳送方法決不會發生碰撞,這是因爲在某一瞬間只有一個節點有可能傳送數據。最大的問題是令牌在傳送過程中丟失或受到破壞,從而使節點找不到令牌從而無法傳送信息。
  • TCU:環接口乾線耦合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傳遞經過的所有幀,爲接入站發送和接收數據提供接口。它的狀態有兩種:收聽狀態和發送狀態。
  • 沒有人使用令牌時,令牌則在環路中循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參考: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0228743?p=30
  • 百度百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