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集回收哪些对象?— JVM系列(六)

一、垃圾回收的目标是Java堆

1、程序计数器与虚拟机栈

程序计数器与虚拟机栈不必考虑内存的分配与回收的问题。

  • JVM中的程序计数器和虚拟机栈都是随着线程的建立而建立,随着线程的消亡而消亡的。
  • 另外其中存储的一些基本类型变量以及引用对象和返回结果使用内存也基本是固定的。

2、Java堆

Java堆中的内存的分配与回收是动态的,垃圾收集器所主要关注的就是这部分内存。

  • 一个接口中的多个实现类需要的内存可能不一样。
  • 一个方法中的多个分支需要的内存也可能不一样。
  • 只有在程序运行期间时,才能知道会创建哪些对象。

3、Java方法区

Java中的方法区的主要回收两部分内容 = 废弃常量 + 无用的类

  • 例如常量池中的”abc“字面量,如果没有引用指向了它,那么这个常量就会被系统清理出常量池,常量池中的其他类(接口)、方法、字段的符号引用也类似。
  • 判定一个类是否是无用的类的条件比较苛刻,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该类的所有实例都已经被回收,也就是Java堆中不存在该类的任何实例。
    • 加载该类的ClassLoader已经被回收。
    • 该类对应的java.lang.class对象没有在任何地方被引用,无法在任何地方通过反射访问该类的方法。

在大量使用反射、动态代理、CGLib等ByteCode框架、动态生成JSP以及OSGI这类频繁自定义ClassLoader的场景都需要虚拟机具备类卸载的功能,以保证永久代不会溢出。

二、回收Java堆中哪些对象呢?

回收对象,肯定是回收那些无用的对象,否则会影响程序的运行,那么如何判断对象是否是有用的存活的呢?

1、引用计数算法

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值就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值就减1,任何时刻计数器为0的对象,就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

但是主流的Java虚拟机里面没有选用引用计数算法来管理内存,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很难解决对象之间的相互循环引用的问题。

2、可达性分析算法

主流的实现中都是使用的可达性分析算法来判定对象是否存活的。

  • 通过一系列的称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
  • 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
  • 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也就是从GC Roots到这个对象不可达时,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

在Java中,可作为GC Roots的对象包括下面几种:

  • 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 本地方法栈中JNI(一般所说的Native方法)引用的对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