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where()函数(返回值很坑)

最近将matlab的代码迁移到python,虽然有了numpy这个好用的工具,但是因为索引的关系还是很烦。其中matlab find()函数转换成np.where()函数就遇到了一些麻烦。


一、我们先来看看一维矩阵的对比

1、matla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可以看到在处理一维矩阵时,当find不到要找的值,返回的就是空;当find到了,返回的就是起点为1的索引;

2、pyth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可以看到在处理一维矩阵时,当np.where()不到要找的值,返回的还是一个元组,不过这个元组的第一个元素为空;当np.where()到了,返回的元组的第一个元素,就是起点为0的索引;


二、查看各自返回值的length对比

1、matla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find([1,2,3]==value)函数返回的长度,就是矩阵中==value的个数

2、pyth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np.where()返回的是一个元组。可以看到np.where([1,2,3]==value)返回的长度,都是1。即使没有找到value,元组的第一个元素为空,元组自身的长度也是1,这点要特别注意!

那么如何真正的拿到矩阵中对应元素的个数呢?
可以用

len(np.where([1,2,3]==value)[0])

np.where()[0] 表示行的索引,
np.where()[1] 则表示列的索引


三、查看二维矩阵的对比

1、matla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可以看到,matlab的find函数的策略是从:第1列由上而下,第2列由上而下…的索引,而且是打平了的索引,不是座标

2、pyth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即二维座标:(1,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即二维座标:(0,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可以看到,np.where实际上返回的是座标,并且可作为索引去再找出矩阵a的对应值


参考:
《numpy.where()函数 二维矩阵返回值的解释》
《Python vs Matlab—— find 与 np.where》
《numpy.where() 2种用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