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當代年輕人都沒工作動力,迷茫、中年危機普遍發生?

就在最近,知乎上有個熱帖。爲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迷茫和中年危機等現象普遍發生?
我覺得其中高贊大V說的很一針見血了。

人常說,安居才能樂業。前些年,房價雖然也不低,但剛工作的年輕人,努力奮鬥,攢上幾年錢,再借點,踮踮腳,還是能夠到的。而現在。這樣的房價,年輕人,即使再踮腳,甚至拉長脖子,也只能望房興嘆。因此,人除了不能安居外,同時也失去了奮鬥的目標。所以,在工作中,表現不積極,得過且過也就不足爲奇了。

人生規劃

大學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剛畢業一兩年生活都是苦的,熬過去就好了。過了兩三年會發生什麼呢?工資漲了,但也到了成家立業的時候了。比如南京。你都快住到郊區了,房價卻是1w至少的一平。再看看工資,漲到一萬了嗎?並沒有。結婚買車買房呢?家裏給首付,給買車的倒還好,那些家裏沒條件的呢?絲毫幫不上忙還指着孩子給交養老保險的家庭呢?你婚後有孩子了,一邊還貸,一邊養娃。孩子的教育要不要投資?看着其他人的孩子學特長,雙語教育,很多家長是不是咬着牙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同時,自己的父母年齡也越來越大了,父母生病需要照顧的時候,你有多餘的錢和精力能夠付出嗎?你好不容易熬過了這些年,給孩子送上了大學。轉眼間孩子又要結婚買房了,掏空了你奮鬥到禿頂這些年攢下來的積蓄。

工作和職場

靠人情關係空降的比比皆是。你沒背景沒資源,進了公司之後,發現最累最麻煩的活都是你乾的,最輕鬆最省事的活都是別人乾的。到最後,辛辛苦苦幹了好幾年,眼看着平時不幹活的靠關係得到了提拔。不但如此,還會被逼戰隊,甚至明明不是你的鍋,卻落到兩頭不是人的下場。許多普通的年輕人從畢業開始,就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鎖,而更讓人絕望的是,我們心裏清楚,這枷鎖大概一套就是一輩子。剛畢業的時候,大多人就像飽滿的橙子,被投到了名爲生活的榨汁機裏。在高速運轉了幾十年後榨汁機終於停了下來,裏面只剩下乾癟的橘子皮。很多年輕人覺得苦難沒有盡頭,甚至得了抑鬱症,焦慮症,偶爾會想一死了之。但是敢死嗎?我們這一代許多獨生子女。是父母唯一的精神支柱。一走了之後,父母要怎麼辦?因而就算生不如死,也要強撐下去。這也是爲何很多人明明在二線城市賺不到錢也不去北上廣的原因之一。很多年輕人,尤其女生,心裏放不下,怕逐漸年邁的父母會有三長兩短無人發覺,怕自己遠在他鄉會讓爹媽惦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