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槍額溫槍開發方案設計流程

體溫槍針對量測人體額溫基準設計,使用非常簡單、方便。1秒可準確測溫,無鐳射點,免除對眼睛之潛在傷害,不需接觸人體皮膚,避免交叉感染,一鍵測溫,排查流感。我們接下來一起看下6108方案的體溫槍的開發流程及注意事項。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開發流程

產品開發流程如下圖所示,重點注意性能測試。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1測試項要求

每款產品必須做表溫準確性驗證、表溫變溫驗證和體溫臨牀驗證。

1.2環境溫度要求

所有實驗環境溫度穩定後需將體溫槍放置此環境穩定30分鐘後方可進行測試,環境溫度穩定後跳動不超過1℃。

例1:將體溫槍從室內拿到室外,需在室外測量點放置30分鐘後方可用於測量。

例2:恆溫房調節環境溫度爲16度,溫度穩定後,需將體溫槍放置在此環境下30分鐘後方可測試

1.3體溫臨牀驗證

由於每款產品的結構、傳感器等差異,可能導致不同產品測量體溫有差異,因此體溫臨牀驗證實驗需要對每款產品進行驗證確認,必要時需要針對不同類產品進行必要的調整。

2、產品校準

2.1黑體校準

1)所有用於量產校準和測試的黑體必須經過計量院校準,可以是電子黑體或水槽黑體。

2)需要製作配套工裝,確保體溫槍校準和測試點位置能準確保持一致。

3)需用標準設備確認體溫槍標準和測試點的黑體溫度爲設定的目標溫度,誤差<±0.02℃。

4)體溫槍標定或測試時移動到黑體前應立即標定或測試,且在5s內完成後立即拿開,防止傳感器升溫後導致標定或測試錯誤。

5)體溫槍與黑體距離根據黑體特定而定,一般電子黑體在2~5cm之前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水槽黑體一般需將槍口伸入黑體內部,大約使得傳感器表面與黑體口齊平,切勿讓體溫槍頭直接接觸黑體表面。

2.2NTC校準

1)NTC校準前必須放置在25度±1℃的穩定環境中2小時。

2)水槽穩定必須滿足25℃±0.01℃精度要求,否則會比不校更差。

3)必須將傳感器頭(不能是整機)放置在水槽中30分鐘後方可進行校準。

4)絕對不可以對着空氣進行NTC校準,否則會比不校更差。

5)若元器件性能良好(電阻1%精度,傳感器一致性良好),則可先略過NTC校準,在黑體校準環節中略超±0.2℃的不良品退回後可進行NTC校準嘗試修復。

3、產品認證

3.1EMC認證

傳感器與PCBA連接線需要使用帶屏蔽功能的雙絞線,傳感器1、3腳和2、4腳分別採用雙絞線連接後外圍被屏蔽層覆蓋,且屏蔽層接地。

4、硬件設計

4.1保護電路

1)傳感器的4個引腳電路上不能增加TVS管。

2)傳感器2、4腳電路中51KΩ電阻至少需要滿足1%精度。

3)傳感器PCB必須爲單面板,不覆銅,且過孔不能採用覆銅通孔,保持傳感器不會與PCB的任何線路接觸。

4)PCBA務必保持乾淨無污染。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