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修复 bug 的技巧?初学者的痛点,教你一招搞定!

前言

       写 bug 和改 bug 是每个程序员都绕不过的话题,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相信大家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代码编译通过,没有语法错误,但是运行结果却报错或和预期不同,反复检查了很多遍,仍然无法修复错误 。

       那么,当我们一不小心"小手一抖",又写出一个 bug 时,如何快速修复 bug 呢?     

       答案必须是调试

       所谓调试,就是控制代码的执行速度,追踪程序的运行过程。比如,可以让程序停在某个地方,查看当前所有变量的值、或者内存中的数据;也可以让程序继续执行若干语句,看看程序到底执行了什么代码。

       优秀的集成开发环境必然会提供优秀的调试机制,优秀的程序员必然掌握优秀的调试技巧。接下来我就以 VS 为例,盘点一下常用的调试技巧。

首先,用一张图快速概括一下调试的基本流程

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具体的调试步骤,此处先对调试的基本概念做一个梳理:

断点:所谓断点(BreakPoint),可以理解为障碍物,人遇到障碍物不能行走,程序遇到断点就暂停执行。

逐语句调试:逐语句,就是每次执行一行语句,如果碰到函数调用,它就会进入到函数里面。

逐过程调试:逐过程,碰到函数时,不进入函数,把函数调用当成一条语句执行。

跳出当前执行过程:跳出,是当你进入到函数内,跳出可以让你直接执行函数内剩余的语句,直到返回到该函数被调用时的后面的语句处。

监视窗口:程序执行完某条语句时,使用监视窗口可以查看程序中变量的具体内容、程序中的内存状态、程序中的寄存器状态等。

 

下面为大家演示一下具体的调试步骤:

首先要做的是设置断点,为启动调试作准备。

如果没有设置断点直接启动调试,就会导致调试失败,因为程序执行过程中没有中断,程序就会依次执行直到执行结束或者报错返回。

设置断点和取消断点的方式非常简单,直接单击侧边栏即可新建/取消断点。

断点设置成功后,即可开始调试。点击菜单栏 调试 - 开始调试 。

进入调试状态后,即可开始对程序的单步调试,这里强调一下逐语句调试和逐过程调试这两个相似操作的区别。

程序进入调试状态后,观察上面的gif,可以看到,此时指向的语句是第 50 行代码:

Enigma(plain);  //输入明文计算出密文。

此时如果使用逐过程调试(F10),则不会显示 Enigma 函数每一步的执行过程,而是将该函数的执行过程运行完后,直接转到当前函数的下一条语句,也就是第 51 行语句。

但是如果使用逐语句调试(F11),就会进入 Enigma 函数,执行该函数中的每一条语句,也就是跳转到第 6 行语句。

此处使用逐语句调试,进入 Enigma 函数内部调试。

使用监视窗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观察程序的运行状态,下面演示一下如何使用监视窗口观察程序中的变量变化。

如果没有监视窗口,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监视窗口调出来,点击顶部菜单栏 调试 - 窗口 - 监视。

在代码中选中想要监视的变量,将其拖拽到自定义的监视窗口中,然后我们就可以一边单步调试一边查看变量变化了。

如果想要除监视变量,直接在监视窗口右键选择删除对某个变量的监视或者全部清除即可。

定位到代码的bug处后,在顶部菜单栏点击调试 - 停止调试即可结束调试流程。

以上就是今天的调试技巧盘点,你学会了吗?

对于热爱编程的人来说,有一群一起学习一起解答的小伙伴很重要!这里有一个C/C++编程学习交流俱乐部~传送通道:【】,还有编程学习文件(源码,零基础教程,项目实战教学视频),欢迎初学者和正在进阶中的小伙伴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