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

1、速率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也称为data rate或bit rate。单位是b/s、kb/s、Mb/s、Gb/s。
也就是数据是以01010的二进制位的形式进行传输的,但是平时我们有可能是以字节的形式来评估数据传输的速率,因此需要乘于8才能得到基于位的速率。

2、带宽

数据通信领域中,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量,单位是b/s,kb/s,Mb/s,Gb/s。

3、吞吐量

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单位b/s、Mb/s等。

举一个例子,一个计算机连着一个交换机(两者之间的带宽是100M),交换机连着两个服务器(服务器1和服务器2),计算机和服务器1建立一个通话信道,两者发送数据的速率为5M,计算机和服务器2建立一个通话信道,两者之间发送数据的速率为10M,那么通过计算机和交换器的数据吞吐量为15M(5M+10M)。现在我们就知道了速率、带宽和吞吐量的区别和联系。

4、时延

  • 发送时延:数据从发送端开始发送到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信道带宽提高能减小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frac{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带宽(比特/秒)}
  • 传播时延: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所需的时间;
  • 处理时延:数据到达路由器之后,路由器决定往哪继续传播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 排队时延:数据到达路由器之后,如果当前路由器需要处理的数据较多,则数据会缓存到路由器的接收缓存中,等待处理,如果缓存不够,则数据会被丢弃,这就是丢包现象,丢包可以通过可靠传输解决;当路由器处理了当前数据需要发送时,可能发送缓存中有其它数据,则当前数据需要缓存到发送缓存中进行排队,等待发送,这也会耗费时间;

5、时延带宽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时延带宽积就是在传输线路上有多少数据量,直接使用传播时长*信道带宽;

6、往返时间RTT(Round-Trip Time)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确认;

7、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信道利用率=\frac{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 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网络时延和网络利用率有一定的关系,就比如一条大公路,如果公路上车比较少,则车的速度比较快,这样时延比较小,如果公路上车特别多,那么车速就慢,这样时延就比较大。具体时延和利用率的公式如下:D=D01UD=\frac{D_0}{1-U}D0D_0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D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UU表示信道利用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