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心理學上的自我界限(學習記錄)

本我、自我與超我

在心理動力論中,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之結構理論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關概念,以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係。“本我”(完全潛意識,不受主觀意識的控制)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本我

本我:是在無意識形態下的思想,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它的能量是來自“最大的儲水池”(the great reservoir)。只有本我是一與生俱來的人格。它是人最爲原始的、屬滿足本能衝動的慾望,如飢餓、生氣、性慾(英語:libido)等;此字爲弗洛伊德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本我爲與生俱來的,亦爲人格結構的基礎,日後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爲基礎而發展。本我只遵循一個原則——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而不關心社會的規則,意爲追求個體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飽足與性慾的滿足,以及避免痛苦或不愉快。

它不能忍受任何挫折,就像一個被溺愛的小孩子,想要什麼就要什麼:。弗洛伊德認爲,享樂原則的影響最大化是在人的嬰幼兒時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現最突出的時候。本我沒有對錯判斷力,也有想自我破壞的慾望。

意涵:僅注意人類生物需要的滿足,透過社會化的過程,把人類的“本我”加以限制馴服。

自我

心理學上的自我:這個概念是許多心理學學派所建構的關鍵概念,雖然各派的用法不盡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自我用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着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如延遲享樂。弗洛伊德認爲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則包括無意識。心理學上關於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複雜,並常牽涉到哲學中的形而上學。

意涵:個人的生物慾望和社會規範之間相互協調折衷,所表現出來的“自我”。

超我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道德原則支配,想要完美,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在弗洛伊德的學說中,超我是父親形象與文化規範的符號同化,由於對客體的衝突,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

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而令到自我左右爲難。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的崩解時期,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化認同,由於小男孩無法成功地維持母親成爲其愛戀的客體,對父親可能對其的閹割報復或懲罰產生閹割情結(castration anxiety),進而轉爲認同父親。

意涵:因應社會文化的行爲規範和道德期待,形成“超我”的動力。

本我、自我、超我的關係

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它們之間的聯繫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爲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

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啓動防禦機制,並稱爲心理防衛機制 或自我防衛機制。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昇華等等。

現實原則內涵

亦稱“唯實原則”,精神分析學派用語。自我活動遵循力求快樂,但受現實制約的原則。個體要維持生存,但必須受現實條件的限制,自我遵從現實原則,協調本能與現實的關係,延遲緊張釋放、慾望滿足,保持與環境的和諧。

弗洛伊德的現實原則

弗洛伊德提出的適於自我的精神功能活動原則。他認爲,現實原則是伴隨和扶助自我發展的。本我內的各種本能衝動從一開始到它們發展的終結都追求快樂目的, 自我最初也爲此而奮鬥。

但不久之後自我便懂得要對本我的快樂原則進行矯正, 以避免遭受不必要的痛苦或外界的懲罰。從而自我便不再爲快樂原則所左右,而受制於現實原則。現實原則幫助自我延遲緊張的釋放和慾望的滿足,直到現實中有適當的、可供利用的目標、環境條件允許時爲止。

現實原則的發展不是要取代快樂原則,恰恰相反,現實原則歸根到底也是以快樂爲目的的。不過由於慮及客觀現實,而暫時地延緩了本我的需要。

弗洛伊德把受本能支配尋求快樂視爲“快樂原則”,目的在於追求最大的快樂和最小的痛苦;把服從現實制約稱爲“現實原則”。本能代表的僅僅是自我,它遵循快樂原則,要滿足自己的原始生物慾望,尋求快樂。

可是它要受到遵守現實原則的自我約束,一旦本我不能滿足,超我還能產生昇華作用。當快樂原則和現實原則衝突的時候,本能被迫接受一種壓制性管制。

認識心理學上所謂的“自我界限”

不妨以嬰兒的成長爲例。嬰兒出生最初七個月,還無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界限。當他在地板上爬來爬去的時候,感覺整個世界都跟着一起移動;他感覺飢腸轆轆時,以爲整個世界與他一塊兒捱餓;他看見母親活動身體,以爲自己也跟着母親一同活動;母親哼唱起搖籃曲,他以爲那是他自己的聲音。在新生嬰兒的感覺裏,在一切移動和固定的事物之間,在他和周圍的人羣之間,在單個個體和整個世界之間,沒有任何界限和差別。

隨着嬰兒慢慢成長,認識和經驗不斷增加,於是發現他和世界不是一回事。他感覺飢餓,母親不見得立刻出現,並給他飲水餵食;他想玩耍時,母親未必能及時配合,與他一起玩簡單的遊戲。他的意願和母親的行爲,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在這種情況下,嬰兒的“自我”產生,自我意識開始出現。

通常,嬰兒的自我意識能否健康發展,取決於同母親的關係是否融洽。嬰兒失去母親的愛,或母親患有嚴重的性格缺陷,就會使嬰兒和母親的關係遭到干擾,隨着嬰兒長成兒童直至成年人,其自我意識就會出現障礙。當嬰兒意識到他的願望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周圍世界的願望,他就開始在自己和世界之間做出區分。

他想活動的時候,他的胳膊甚至先於眼睛活動,可是童牀和天花板卻沒有活動,於是嬰兒知道,他的胳膊和他的願望緊密相連,因此胳膊是他的“財產”,而不是別的東西,更不是別人的胳膊。

在出生第一年,我們作爲嬰兒,就知道了一些基本常識:我們是誰,我們不是誰;我們是什麼,我們不是什麼。出生一年後,我們就清楚地知道:這是我的胳膊、我的腳、我的頭、我的舌頭、我的眼睛,甚至我的視角、我的聲音、我的想法、我的肚子疼、我的感覺……此時,我們已能區別出自己和外在世界更多的不同,能夠認識到身材的大小、體能的侷限性,這樣的認知就是所謂的“自我界限”

自我界限,故名思意就是自我的邊界。自我邊界,就是一道區分自己和非自己的一條界限。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如圖,自我邊界就是圓圈,他的功能就是區分圓裏和圓外,使其成爲一個單獨的個體,就像皮膚對於人體而言。

只有清楚的瞭解自我界限,才能與別人保持清楚的界限而又不顯得疏離和孤高。

認識自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是我們從未放棄。

資料大部分來自維基百科,本文是學習記錄,畢竟遺忘會讓所有的投入都白白浪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