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營收再超預期 高通這股“狂奔勁”還能維持多久?

北京時間4月30日,全球最大的移動芯片廠商高通公佈了其2020財年第Q2業績。數據顯示,期內營收52.1億美元,超出彭博一致預期的50.65億美元;每股收益爲0.88美元,亦超市場預期0.798美元。

受財報超預期的影響,推動其盤後股價上漲近3%。截至發稿,漲幅收窄至2.85%,報81.22美元,總市值達902.66億美元。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源:雪球
不能否認,能夠在疫情的影響下,交出這樣一份財報,高通這個無線通信芯片市場霸主的戰鬥力再一次得到彰顯。畢竟,在疫情的影響下,智能手機銷售疲軟將損害其芯片業務和授權收入,要知道,芯片和授權業務在上個季度中幾乎佔了高通所有收入。同時,疫情給經濟帶來的衝擊,也在給高通業績施壓。年內,高通股價下跌了18%,可見投資者也注意到了經濟衰退給高通帶來的影響。

當然,有人或許會說到5G市場的需求給高通帶來的期望,但在疫情的衝擊下,蘋果、三星其他供應商對5G設備的需求弱於預期,這將給高通的營收增長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我們該如何看待高通的這份財報?高通又能否在5G浪潮來臨之際迎來飛躍?

Q2營收同比增5%超預期 5G表現尤爲亮眼

財報顯示,第二財季高通營收同比增5%至52.16億美元,但淨利潤同比下滑29%至4.68億美元,不過這一財報表現超出了分析師預期。這意味着高通在上個季度交出超預期的財報之後,這一季度又延續了這一態勢。

具體來看,按照業務部門劃分,期內,設備和服務的營收爲40.50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37.53億美元;來自授權的營收爲11.66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2.29億美元。CDMA技術集團營收爲41.0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7.22億美元增長10%;稅前利潤爲6.6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42億美元增長23%。技術授權集團營收爲10.7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22億美元下降4%;稅前利潤爲6.7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74億美元相比基本持平。

當季,高通共出貨MSM芯片1.29億顆,與去年同期的1.55億相比下降17%。高通預測,2020財年第三財季MSM芯片出貨量將達1.25億到1.45億。MSM芯片出貨量下滑,但高通營收卻在增長,這主要得益於5G芯片的單價(ASP)比較高,據測算高通5G相關產品ASP提升近3成。財報顯示,當季高通出售的芯片平均價格已經從此前的23美元上漲到31.8美元,漲幅達到了38%。

此外,高通在Q1預計2020年將出貨約1750億至1850億顆基帶芯片,但Q2不再提供總的市場預測,不過高通預計廠商們今年將出貨1.75億至2.25億部5G智能手機。

在下一季度的業績指引,高通預計營收在44億美元到52億美元之間,如果低至預期最低的44億美元,較第二財季的超過52億美元就將會有大幅下滑。高通在財報中坦言,第三財季的業績預期,是基於疫情影響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相關設備的出貨量較他們此前的預期下滑近30%給出的,對收益預期有較大的影響。

儘管Q2高通交出的成績單超預期,但疫情的全球爆發,打亂了市場的正常發展節奏,給整個產業鏈帶來了諸多的不確定性,內衆多電子產品的終端銷售疲軟已成爲不爭的事實,這將加劇疫情下存量市場的競爭。

疫情致全球手機出貨量下滑 價格戰升溫或將影響高通利潤

在疫情的影響下, 全球手機出貨量應聲下跌。

據counterpoint市場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2020年2月份全球手機銷量同比下降了13.9%。隨着海外疫情的進一步惡化,榮耀總裁趙明在近日的Gmic大會上表示,第二季度全球手機市場受到的影響可能會更大。此前Strategy Analytics曾預測,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比預期少10%,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比預期減少15%。高通也預計,未來幾個月內,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下降30%。

基於上述情況,全球手機出貨量的下滑已成爲不爭的事實。而實際上不止智能手機,當前衆多電子產品的市場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因此,處理器等各種零部件的需求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2月份,高通就已經預測,今年的芯片和調制解調器銷量將比2019年減少1000萬至3000萬臺。在需求受到影響之後,也加劇了疫情之下零部件供應商之間的競爭。

高通和聯發科這兩家5G處理器供應商之間的價格戰愈發激烈。在最新的報道中,外媒就表示高通和聯發科這兩家5G處理器供應商之間的價格競爭將在Q2升溫。隨着疫情持續在全球範圍內的不斷蔓延,國內手機廠商進軍的歐洲、印度、東南亞等市場都陷入停滯狀態。這也促使國內手機品牌將聚焦目光轉向國內市場,高通與聯發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同樣不言而喻。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3月份起中國手機銷量觸底反彈,但整體市場的消費力度已大幅減弱,相較2019年同期出貨量將呈現衰退局勢,並未出現報復性反彈。據中國信通院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爲4895.3萬部,同比下降36.4%。這其中,1月份的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38.9%;2月影響較大下降56%;三月有所回升但同比仍下降23.3%,整體出貨量不容樂觀。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手機品牌對成本將更加敏感,積極降低手機均價來刺激銷售或會成爲他們的選擇。而這或將使得高通與聯發科間的AP價格戰益發激烈。

實際上,二者的價格戰序幕在疫情爆發前便已經拉開。2020年Q1時高通趁聯發科天璣800系列尚未量產,僅量產高規格高價位的天璣1000系列,率先發動5G AP價格戰,將高通驍龍765系列報價從70美元大幅降至40至50美元區間,搶得先機。3月底,有外媒報道稱,在終端市場的需求恢復之前,5G芯片供應商面臨降價保訂單的壓力。到了四月中旬,外媒進一步表示,受需求推遲及今年全球5G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期下調的影響,5G芯片供應商在今年下半年的競爭將會更激烈。

而價格戰升溫的背後或將對高通的淨利潤產生影響。上個季度高通淨利潤爲9.5億美元,同比下滑13%;這一季的新財報顯示,高通淨利潤6.63美元,同比下滑29%,下滑幅度正在加劇。在愈發激烈的價格戰背後,高通面臨淨利潤持續下滑的挑戰仍將持續。

行業競爭加劇瓜分市場份額 成本支出仍在持續走高

據統計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出具的智能手機AP份額榜單顯示,高通目前仍舊牢牢把持市場份額第一。不過,從2018年到2019年,高通的市場份額略有下滑,從35%下降至33.4%。

高通市場份額的下滑,跟賽道上選手的不斷涌入加劇了行業競爭有關。這份榜單還顯示,去年聯發科的市場份額爲24.6%,第3至5 名分別是三星、蘋果和華爲海思。2019年華爲29%的出貨份額僅次於高通的41%;歐洲市場,三星拿到了27%的市場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CINNO Research最新的產業報告,今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處理器在中國大陸市場出貨量最大的是華爲海思,在同期出貨的智能手機處理器出貨數據中,份額佔比達到了43.9%;其次是高通,同期佔比32.8%。

隨着5G手機的持續火熱,主要廠商的份額可能會發生進一步的變動。目前,華爲非常激進,截至4月中旬,已經發布了三款5G SoC集成基帶式芯片,領先於任何對手。近日,又有媒體爆料,華爲即將發佈第四款集成5G芯片,這款芯片就是在今年年初曝光的6納米麒麟995處理器。從華爲發佈一系列的5G芯片來看,展示了其對於自家5G技術的信心和決心。華爲一款又一款5G芯片的來襲,對高通來講並不是件好事。

此外,據彭博社消息稱,蘋果公司計劃從2021年開始銷售帶有自研芯片的Mac電腦,其設計思路與iPhone和iPad風靡一時的芯片技術一脈相承。同時,蘋果正在開發自己的三款Mac處理器,爲片上系統芯片,基於下一代iPhone中的A14處理器進行研發。據悉,這款芯片將比iPhone和iPad中的處理器速度快得多。隨着蘋果對芯片計劃的不斷推進,高通的市場份額恐面臨被進一步瓜分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受疫情影響iPhone和其他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仍在下滑,這對生產芯片的高通公司來說本就是個壞消息。鑑於疫情的影響,高盛在四月份表示,經濟低迷將影響iPhone的銷售,因此將蘋果股票評級下調至“賣出”,並預計第二季度iPhone銷量將較上年同期下滑36%。高通股價很有可能會隨着蘋果股價的下跌遭投資者拋售。那麼,在蘋果對芯片自主研發不斷加強的基礎上,對本就承受業績增長壓力的高通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隨着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各大科技巨頭加碼芯片市場,對高通處理器的霸主地位發起挑戰。倒逼高通加大產品研發力度,這很可能另其面臨成本持續加劇的風險。這一季新財報顯示,Q2高通研發支出爲14.6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2%。成本加劇的背後必會對淨利潤造成相應的侵蝕。

後疫情時代 5G會否是高通的突破口?

在近期各大機構對高通的評級中,各大機構看法不一。Citigroup維持高通的買入評級;Canaccord Genuity同樣維持高通評級爲買入;Morgan Stanley對高通的評級爲持股觀望,而高盛公司將高通評級下調至賣出,目標價61美元。各家對高通的看法褒貶不一。

不過,從今年一季度5G手機出貨量的佔比近三分之一的情況來看,5G手機的普及並未受到太多影響。有業內人士預計,今年第二、第三季度,國內5G智能手機銷售將會迎來一波小高峯。此外,根據三大運營商發佈的數據,5G套餐訂購數已超過國內5G手機累計出貨量,目前之所以尚未換機主要是由於網絡尚未完全覆蓋導致。也就是說,疫情好轉下的中國市場對於高通而言,仍具有不錯的增量空間值得挖掘。

但也不宜過於樂觀,運營商在5G網絡架設方面仍處於佈局階段,5G手機大規模鋪開商用條件尚未成熟。而且對於部分消費者來說,4G手機即可滿足日常需要,短期內可能並不會出現大範圍的換機潮。並且眼下的國內市場,也仍未呈現出報復性增長的態勢。

但高通的上升潛力仍不可低估。畢竟,目前高通芯片仍是國產手機的主要供應商,隨着手機換機潮的逼近,高通的優勢地位或將釋放優勢效應。長遠來看,在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高通仍需不斷提升技術以鞏固其行業地位。

本文來源:美股研究社,轉載請註明版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