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离开学校的日子......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难得今日一身轻,乐享五一劳动节。”仿佛又听到了交通台熟悉的声音。老曹复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赵老师和少年的复学是从4月27日开始的。回首离开校园的那一天,距复学整整100天了,那是2020年1月19日——

教室里温暖如春,“只争朝夕,不负昭华”,教室外白雪遍地,银装素裹。

本以为是短暂的寒假,如今想起来,冬日深圳,暖阳鹏城这一年的春节,在澳门2020春节的“疫”外之旅 竟成为了一种奢侈,100天里,我们更多面对疫情的平凡日子

那100天的“衣食住行”

那些日子,车子静静地睡在小区的地库里,没有了发动机的浅吟低唱,我们出行的次数屈指可数。出行也大多集中在临近100天的后期,例如我们退掉了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

住在南四环的家里,本以为是小住,但随着一天又一天过去,看着每月几千块钱的房租,实在是有些心疼,当我们退了房租之后的第二周,遂收到了即将开学的消息,现在想来稍有惋惜。

民以食为天,感谢“每日优鲜”、“美菜”,“顺丰”以及所有的快递小哥们,使得我们没有囤积食物,使得“美食”成为了这些日子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早餐的丰富——

午餐的奢华——

晚餐的惊艳——

知易行难,当自己亲自动手的时候,才知道没有所谓的举手之劳,每一次的大快朵颐都来之不易。

做一次面条,自以为信心满满,最后还是要女主人来清扫战场。但是,少年在在赵老师的指导下已经可以煎鸡翅了,令我刮目相看。

绚烂的春装失去了自己的舞台,家居服常伴。没有办法,理发也需要赵老师一展身手了。

居家生活给女主人带来了更多的繁重,难得赵老师做出了一系列明智的决策,例如,疫情伊始,我们就果断地购买了打印机和2000张A4纸,为这100天里的教学生活提供了足够的便利。

赵老师的网络课堂

这一届的高三师生创造了多个前所未有,教师们纷纷成为了十八线的当红主播,赵老师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准备网课之前,我们就买下了小黑板。赵老师“鸿运当头”,为学生们加油。

网络课堂的广泛使用,电教老师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每一节网课的背后都有很多人辛勤的汗水。

网络班会同样的不同寻常,“没有熬不过的冬天,也没有等不来的春天”,疫情期间的学习是对学生自律的极大挑战。

网络答疑,老师的手机忙碌异常,原来校园里的答疑时间被分散成了7X16小时。自律的孩子在早晨6点钟就给老师发来了消息,而那些夜猫子在晚上10点以后还会抛出问题来。

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还要统计各种学生的状态信息,分发各种教学资料、作业习题、统练试卷等等, 接龙,接龙,各种接龙......

当然,生活中还要找到诗和远方。

不会忘记,小区里的玉兰花开。

不会忘记,女神节的温馨感受。

更重要,面向高考的“百日誓师”——

有遗憾,百日誓师的一个月后,得到的消息是高考推迟了一个月,赵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又一次来到了起点,面对着第二次的“百日誓师”。她们这样地安慰自己,奥运会都推迟了何况高考呢?很多运动员在准备4年一次的运动会,或许可能已经失去自己的运动生涯。

网络家长会也是第一次,老师和家长共处一室,二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准备复课的时候,学校做出了太多太多,老师也是如此,但是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老师们在等待着学生们的归来。

复课后,班主任的忙碌加了一个“更”字,例如,每日的体温检查——

无论如何,她们的复课已经顺利地走过了第一步,愿一切如常,岁月静好。

码农的远程办

码农的复工比网络学堂要早的多,公司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使远程办公没有遭遇很大的挑战。随着百度Hi更新频率的加快,语音和视频会议越来越流畅,电脑上的桌面分享可以在手机上浏览,以至于现在更名为为“如流”,或许真的“只是迟到,没有爽约”。

20年的庆典延期了,一年一度的百度骄傲颁奖会也改成了线上,我也收获了自己的意外之喜——曾经的荣誉,偶然被唤醒

工作的间隙,要做好考生家长的本职工作,打印各种的统练试卷,课前与课后的练习,以及尽量为师生提供一点便利,例如,电话会议到室外,减少对正常网络教学秩序的影响。

尤其是北京市的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家长充当起了监考员,尽管不那么规范。

对疫情的关注并不能改变什么,信息的来源更是鱼龙混杂,还好青润老师的日记可能可以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一面——一个朋友的武汉坚守

闲暇的时候,可以安心地看一点书,例如,

看一点逻辑学,试图理解一点真相(《简单的逻辑学》读后),

《哲学与人生》的读书札记

有感,一些与自己同龄的文字(《翻译乃大道》读后)等

或者写一点文字,例如,

没有被了解的API?一个老码农眼中的API世界

浅析dashboard的10个实现原则

性能,10点系统性思考

日常生活中的企业监控等。

由于疫情的影响,石头兄弟和我合作的译作延期了,但已经在路上。

少年的学习与生活

未满18岁的少年经历了太多,非典的时候他还不满一岁,不会有什么记忆。但本次疫情的影响,他应该感受到了太多。

统练几乎是例行的,下午网课后,语外政,数理化,文理的考试均衡而紧张。

考试结束,要通过手机和平板上传给老师,供老师阅卷。

适应性考试,有些忐忑,有些盼望,想知道还是不想知道少年在全市的排名呢?希望不是两难。

考试结束后,这一跃,才可能是少年的本色。

网课的间隙,课间操改成了室内,希望可以达到体育老师的要求。

实在憋不住了,找个晴朗的中午,走到南四环外的郊野公园,享受一个人的奔跑。这时候,越发的知道,运动可以给人带来太多的快乐。

春的向往,不只花开花落,也有诗和远方。

耐不住对学校的眷恋,屈指可数的几次出行之一就是来到学校门口,抚摸学校的名字,站在老校门前,为同学们和自己加油。

偶有倦怠,但真心希望进取之心长存,例如坚持早读。

学会坦然面对,不知道眼中有没有星辰大海。

复课了,上学了,重新踏上征程,坦然接受,享受每一天吧。

100天,离开学校的日子,不论过去还是未来,我们都可以做到——“此时,此地,此身”。

关联阅读:

——量步北京————

量步北京——暮夏观荷

量步北京:冬日三里河

量步北京:法海禅寺

量步北京:道隐无名

量步北京:再见,芳草地

量步北京:小憩报国寺前

...

——梦里山河————

冬日深圳,暖阳鹏城

拾落记忆  成都清晨

张家口北  草原天路

这一刻 我们在重庆

...

——海外记忆————

感受塞尔维亚,领略曾经的南斯拉夫

以色列之 神韵

以色列之 风韵

澳洲自助行--爱逛博物馆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