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华北五省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参赛总结(参赛项目:简说APP)

  •  项目介绍

1、产品概述

产品主要提供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软件自由的创作并通过平台发布进行分享的功能,解决普通大众用户对于创作、阅读的需求,以及分享、交流的需要,进而形成优雅的创作、阅读社区环境。

2、产品愿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信息内容也越来越碎片化。从最开始的博客,到140字的微博,再到图片社交,我们正渐渐失去的不只是阅读能力,还有写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深度阅读和写作逐渐在碎片化的洪流中逆流而上,亟显重要,于是有这么我们试图把我们拉回到起点,寻找我们的初心。

3、用户分析

4、页面设计

5、竞品分析

  • LOFTER、一刻、豆瓣阅读

从内容上来看LOFTER侧重分享与发现相同兴趣的人,内容以图片为主,缺少纯文本。不适合深度创作和阅读,内容只是载体,依然偏于社交。而一刻内容则不及简说丰富,且无个人操作界面,无社交功能,也无法制作内容。豆瓣阅读更多是侧重书籍的写作和发售,而类似于深度轻博客内容的写作则很少,这与简说有很大不同。

从界面上来看,简说奉行简洁优美的理念,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都实现了用户舒适度的最大化。而不论是豆瓣阅读还是LOFTER的界面都倾向于复杂和丰富,堪比迷宫,某种程度上会降低用户对内容的关注。

6、技术分析

为了打造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的智慧平台。在技术上我们进行了多项技术融合, 我们使用了阿里云高性能服务器。高性能,低成本,易维护是采用云服务器的特点 采用 mui 框架,更加接近原生 app 的使用体验。我们还进行了用户喜好分析分,为用户高效推荐文章。
       视频流播服务商认为,“一切皆为推荐”,无推荐无服务,对于超出一定规模的短文章平台而言,用户很难通过大量信息的检索便能找到目标内容,而借助推荐系统容易快速找到自己喜好的内容。好的推荐系统有助于提高文章的阅读转化率或吸引更多的活跃用户。
我们的用户喜好推荐分为三种应用场景:
       一般性推荐:类似热门文章的基于统计的推荐或管理员选择推荐等不依赖于用户的粗略推荐。适用于刚开始使用或只是偶尔使用软件的用户。
       基于用户点赞、阅读量、收藏、评论等偏好数据的推荐:将总点赞量、总阅读量、评论等统计信息显示给其他用户,其他用户推荐的信息被认为是可靠数据,用户可以做出自己认可的选择。
       基于协同过滤的相关文章推荐:通过显示用户偏好阅读的主题标签的文章,可以引导用户点击,提高阅读转化率。为了改善用户的使用感受,我们更加注重交互体验,采用扁平化的设计风格进行界面设计。  


 

 

  • 本次比赛的主要几个问题:

在准备阶段时间没有完全充分利用,尤其是在答辩准备期间。

产品技术性较差,没有明确的技术特点、技术创新。

答辩时,配合有点小瑕疵。

  •  比赛中的认识

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比赛的认识,前两年对华五的认识,还只限于完成APP的开发,这次比赛认识到的是华五考察的的不仅是创新创意如何,更加考察的是在APP后的技术支持。APP的完成度是项目获奖的基础条件,更重要的是背后的平台,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图像识别等等。

例如本次参赛的“简说APP”项目,项目是一个短文章创作阅读平台,最为重要的就是基于用户喜好分析的的推荐系统。

  • 比赛中评委的几个问题

问:你们的产品亮点是什么?

答:我们的产品亮点在于,我们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简介、快速、高效的创作、阅读平台。

问:那相比现在市场上的平台,例如微博,有哪些特色?

答:目前微博平台已经变得多元化、复杂化,娱乐新闻、社会问题等等,侵占了大部分版面,甚至会有大量广告,不良信息                 等等,不适合进行深度创作、阅读。我们的平台设计简洁、操作简便,相比微博,我们能更容易的进行创作。想在微                   博上发布一篇文章,大概需要6-8步,而我们,仅需要3步就可以发布一篇文章。

问:你们的技术特色是什么?

答:我们进行了用户喜好分析,为用户推荐用户喜欢的文章。

问:你们怎么能确定所推荐的内容是用户喜欢的?

答:我们采用了三种推荐模式:首先是对于新用户和不常上线的用户,由平台进行推荐,根据大多数用户喜好进行文章推

       其次是长时间应用的用户,我们根据用户点赞、收藏、评论的文章,以及对文章阅读的时间,所对应文章的标签进行分                析为用户进行文章推荐

问:我们没有在你们的APP中看到标签?

答:我们的标签是指,在后台中,我们对每篇文章的标签,我们的标签不仅限于大的标签,例如:散文、现代诗等等,还会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细化,以达到最好的推荐效果。

评价:你们的项目是有市场的,思路也有,只是在表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技术方面也没有进行详细介绍,在PPT中增加技术内容,你讲的用户喜好分析是你们项目的重头戏,但是没有在ppt中体现出来。

 

  • 比赛感想

周齐信:

 这次华北五省软件应用比赛,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简说’的前端部分,开发时我在一次次的碰壁中寻找优化用户体验的方法,夜以继日地交流与学习,后'简说‘的用户体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简说‘的开发过程中,我学习到了许多的开发技巧,这对我个人的认知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帮助,同时我也养成了每日学习的好习惯。而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有努力就有收获‘这句话的涵义。在比赛的答辩阶段,听了评委老师对‘简说’的建议后受益匪浅,我们不仅要学会分析当今市场的需求来设计、创新软件,还要在兼顾经济可行性的同时兼顾底层的技术可行性,这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在开发一款软件时,往往将现实中的很多情况理想化,这是不对的。我个人在以后的学习中一方面会提升自己的前端技术,另一方面会去拓展自己的人脉,因为认知通常都是在交流中成长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