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瞭解計算機網絡

一.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計算機網絡是把分佈在不同地點,並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在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和協議的管理下,以實現網絡中資源共享爲目標的系統。

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階段

20世紀60年代中期之前——遠程聯機階段

一臺計算機與多臺用戶終端相連,用戶通過終端命令以交互方式使用計算機,共享主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資源。
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多機互聯網絡階段
計算機網絡分爲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這樣信息通信和數據處理就被清晰的區分開來。
(1)資源子網:是計算機網絡的外層,它由提供資源的主機和請求資源的終端組成。資源子網的任務是負責全網的信息處理。
(2)通信子網:是計算機網絡的內層,它的主要任務是將各種計算機互連起來完成數據傳輸、交換和通信處理。
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標準化網絡階段
20世紀70年代,計算機網絡大多采用直接通信方式,1972年後,以太網LAN、MAN、WAN迅速發展,各個計算機生產商紛紛發展各自的網絡系統,製作自己的網絡技術標準。
20世紀90年代至今——網絡互聯與高速網絡階段
由於局域網技術發展成熟,出現光纖及高速網絡技術,網絡寬帶不斷提高,多媒體應用在計算機網絡中所佔的份額越來越高,網絡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得到提高,網絡管理也漸漸進入了智能化階段。

三.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

1.資源共享:如硬件資源、軟件資源、數據資源、信道資源
2.網絡通信:通信通道可以傳輸各種類型的信息,包括數據信息和圖形、圖像、聲音、視頻流等各種多媒體信息。
3.分佈處理:把要處理的任務分散到各個計算機上運行,而不是集中在一臺大型計算機上,這樣,不僅可以降低軟件設計的複雜性,還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4.集中管理:對地理位置分散的組織和部門,可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集中管理。
5.均衡負荷:當網絡中某臺計算機的任務負荷太重時,通過網絡和應用程序的控制和管理,將作業分散到網絡中的其他計算機上,由多臺計算機共同完成。

四.計算機網絡的特點

1.可靠性:在一個網絡系統中,當一臺計算機出現故障時,可立即由系統中的另一臺計算機來代替其完成所承擔的任務。同樣,當網絡中的另一條鏈路出現故障時可選擇其他的通信鏈路進行連接。
2.高效性:網絡系統中各相連的計算機能夠相互傳送數據信息,使相距很遠的計算機能夠相互傳送數據信息,使相距很遠的用戶之間及時、快速、高效、直接地交換數據。
3.獨立性:網絡系統中各相連的計算機是相對獨立的,他們之間的關係既相互聯繫,又相互獨立。
4.擴充性:在計算機網絡系統中,人們能夠很方便、靈活的接入新的計算機,從而達到擴充網絡系統功能的目的。
5.廉價性:計算機網絡使微機用戶也能夠分享到大型機的功能特性,充分體現了網絡系統的“羣體”優勢,能節省投資和降低成本。
6.分步性:計算機網絡能將分佈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計算機進行互連,可將大型、複雜的綜合性問題實時分佈式處理。
7.易操作性:對計算機網絡用戶來說,掌握網絡使用技術比掌握大型機使用技術簡單,實用性也很強。

五.計算機網絡的應用

1.數字通信
包括網絡電話、可視圖文系統、視頻會議系統和電子郵件服務。
2.分佈式計算
分佈式計算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將若干臺計算機通過網絡連接起來,將一個程序分散到各個計算機上同時進行,然後把每一臺計算機計算的結果蒐集彙總,整體得出結果;另一種是通過計算機將大量計算的題目送到網絡上的大型計算機中進行計算並返回結果。
3.信息查詢
信息查詢是計算機網絡提供資源共享的最好工具,通過“搜素引擎”,用少量的“關鍵”詞來概括歸納出這些信息內容,很快地把你所感興趣的內容所在網絡地址一一羅列出來。
4.遠程教育
遠程教育是利用Internet技術開發的現代在線服務系統,他充分發揮網絡可以跨越空間和時間的特點,在網絡平臺上向學生提供
各種與教育相關的信息,做到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以學習任何課程。
5.電子商務
廣義的電子商務包括各行各業的電子業務、電子政務、電子醫務、電子軍務、電子教務、電子公務和電子家務等;狹義的電子商務指的是人們利用電子化網絡化手段進行商務活動。
6.辦公自動化
辦公自動化如共享打印設備及應用程序能實現辦公活動的科學化、自動化,最大限度提高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環境。
7.企業管理與決策
隨着計算機網絡的廣泛應用,各類企業採用管理科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開發企業管理和決策信息系統,爲企業管理和決策提供支持服務。目前,正在朝着開發智能化的決策支持系統迅速發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