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编码区别(ASCII,Unicode 和 UTF-8)以及java字节流和字符流

一、ASCII 码

我们知道,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最终都是一个二进制值。每一个二进制位(bit)有01两种状态,因此八个二进制位就可以组合出256种状态,这被称为一个字节(byte)。也就是说,一个字节一共可以用来表示256种不同的状态,每一个状态对应一个符号,就是256个符号,从0000000011111111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了一套字符编码,对英语字符与二进制位之间的关系,做了统一规定。这被称为 ASCII 码,一直沿用至今。

ASCII 码一共规定了128个字符的编码,比如空格SPACE是32(二进制00100000),大写的字母A是65(二进制01000001)。这128个符号(包括32个不能打印出来的控制符号),只占用了一个字节的后面7位,最前面的一位统一规定为0

二、非 ASCII 编码

英语用128个符号编码就够了,但是用来表示其他语言,128个符号是不够的。比如,在法语中,字母上方有注音符号,它就无法用 ASCII 码表示。于是,一些欧洲国家就决定,利用字节中闲置的最高位编入新的符号。比如,法语中的é的编码为130(二进制10000010)。这样一来,这些欧洲国家使用的编码体系,可以表示最多256个符号。

但是,这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字母,因此,哪怕它们都使用256个符号的编码方式,代表的字母却不一样。比如,130在法语编码中代表了é,在希伯来语编码中却代表了字母Gimel (ג),在俄语编码中又会代表另一个符号。但是不管怎样,所有这些编码方式中,0--127表示的符号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128--255的这一段。

至于亚洲国家的文字,使用的符号就更多了,汉字就多达10万左右。一个字节只能表示256种符号,肯定是不够的,就必须使用多个字节表达一个符号。比如,简体中文常见的编码方式是 GB2312,使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所以理论上最多可以表示 256 x 256 = 65536 个符号。

中文编码的问题需要专文讨论,这篇笔记不涉及。这里只指出,虽然都是用多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但是GB类的汉字编码与后文的 Unicode 和 UTF-8 是毫无关系的。

三. Unicode

正如上一节所说,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编码方式,同一个二进制数字可以被解释成不同的符号。因此,要想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就必须知道它的编码方式,否则用错误的编码方式解读,就会出现乱码。为什么电子邮件常常出现乱码?就是因为发信人和收信人使用的编码方式不一样。

可以想象,如果有一种编码,将世界上所有的符号都纳入其中。每一个符号都给予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那么乱码问题就会消失。这就是 Unicode,就像它的名字都表示的,这是一种所有符号的编码。

Unicode 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集合,现在的规模可以容纳100多万个符号。每个符号的编码都不一样,比如,U+0639表示阿拉伯字母AinU+0041表示英语的大写字母AU+4E25表示汉字。具体的符号对应表,可以查询unicode.org,或者专门的汉字对应表

四、Unicode 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Unicode 只是一个符号集,它只规定了符号的二进制代码,却没有规定这个二进制代码应该如何存储。

比如,汉字的 Unicode 是十六进制数4E25,转换成二进制数足足有15位(100111000100101),也就是说,这个符号的表示至少需要2个字节。表示其他更大的符号,可能需要3个字节或者4个字节,甚至更多。

这里就有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区别 Unicode 和 ASCII ?计算机怎么知道三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而不是分别表示三个符号呢?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已经知道,英文字母只用一个字节表示就够了,如果 Unicode 统一规定,每个符号用三个或四个字节表示,那么每个英文字母前都必然有二到三个字节是0,这对于存储来说是极大的浪费,文本文件的大小会因此大出二三倍,这是无法接受的。

它们造成的结果是:1)出现了 Unicode 的多种存储方式,也就是说有许多种不同的二进制格式,可以用来表示 Unicode。2)Unicode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推广,直到互联网的出现。

五、UTF-8

互联网的普及,强烈要求出现一种统一的编码方式。UTF-8 就是在互联网上使用最广的一种 Unicode 的实现方式。其他实现方式还包括 UTF-16(字符用两个字节或四个字节表示)和 UTF-32(字符用四个字节表示),不过在互联网上基本不用。重复一遍,这里的关系是,UTF-8 是 Unicode 的实现方式之一。

UTF-8 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变长的编码方式。它可以使用1~4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根据不同的符号而变化字节长度。

UTF-8 的编码规则很简单,只有二条:

1)对於单字节的符号,字节的第一位设为0,后面7位为这个符号的 Unicode 码。因此对于英语字母,UTF-8 编码和 ASCII 码是相同的。

2)对于n字节的符号(n > 1),第一个字节的前n位都设为1,第n + 1位设为0,后面字节的前两位一律设为10。剩下的没有提及的二进制位,全部为这个符号的 Unicode 码。

下表总结了编码规则,字母x表示可用编码的位。

Unicode符号范围     |        UTF-8编码方式
(十六进制)        |              (二进制)
----------------------+---------------------------------------------
0000 0000-0000 007F | 0xxxxxxx
0000 0080-0000 07FF | 110xxxxx 10xxxxxx
0000 0800-0000 FFFF |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0001 0000-0010 FFFF |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跟据上表,解读 UTF-8 编码非常简单。如果一个字节的第一位是0,则这个字节单独就是一个字符;如果第一位是1,则连续有多少个1,就表示当前字符占用多少个字节。

下面,还是以汉字为例,演示如何实现 UTF-8 编码。

的 Unicode 是4E25100111000100101),根据上表,可以发现4E25处在第三行的范围内(0000 0800 - 0000 FFFF),因此的 UTF-8 编码需要三个字节,即格式是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然后,从的最后一个二进制位开始,依次从后向前填入格式中的x,多出的位补0。这样就得到了,的 UTF-8 编码是11100100 10111000 10100101,转换成十六进制就是E4B8A5

六、Unicode 与 UTF-8 之间的转换

通过上一节的例子,可以看到的 Unicode码 是4E25,UTF-8 编码是E4B8A5,两者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程序实现。

Windows平台,有一个最简单的转化方法,就是使用内置的记事本小程序notepad.exe。打开文件后,点击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会跳出一个对话框,在最底部有一个编码的下拉条。

bg2007102801-thumb.jpg

里面有四个选项:ANSIUnicodeUnicode big endianUTF-8

1)ANSI是默认的编码方式。对于英文文件是ASCII编码,对于简体中文文件是GB2312编码(只针对 Windows 简体中文版,如果是繁体中文版会采用 Big5 码)。

2)Unicode编码这里指的是notepad.exe使用的 UCS-2 编码方式,即直接用两个字节存入字符的 Unicode 码,这个选项用的 little endian 格式。

3)Unicode big endian编码与上一个选项相对应。我在下一节会解释 little endian 和 big endian 的涵义。

4)UTF-8编码,也就是上一节谈到的编码方法。

选择完"编码方式"后,点击"保存"按钮,文件的编码方式就立刻转换好了。

七、字节流和字符流

其实没有字符流这个东西。字符只是根据编码集对字节流翻译之后的产物。

Java I/O的编码系统
Java IO库有两个支系

  • 面向字节流的InputStreamOutputStream

  • 面向字符的ReaderWriter

之前说了,字节流的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是一切的基础。实际总线中流动的只有字节流。需要对字节流做特殊解码才能得到字符流。Java中负责从字节流向字符流解码的桥梁是:

InputStreamReader
InputStreamWriter

根据上面的编码规则,Reader返回的是一个解码后的Unicode码元。包装在一个int整型里返回。

abstract int read();

也就是收到3个字节后,去掉UTF-8报头,拼装起来得到“君”字的Unicode码元。

1110 0101 10 010000 10 011011 =》0101 0100 0001 1011

然后包装在4个字节的int整型里返回:

0101 0100 0001 1011 =》 0000 0000 0000 0000 0101 0100 0001 1011

write()方法是一个相反的编码过程:

abstract void write(int c);

输入一个Unicode码元的int型,如果设定编码是UTF-8,内部会自动切割并添加报头。

以下是InputStreamReader和OutputStreamWriter的结构图,(图源:深入分析 Java 中的中文编码问题

从图中可以猜到,实际负责编码和解码的是StreamDecoder类和StreamEncoder类。过程中必须指定使用的字符编码集Charset。所以InputStreamReader和OutputStreamWriter的构造器都带有Charset类型的参数。

InputStreamReader(InputStream in, Charset cs)
OutputStreamWriter(OutputStream out, Charset cs)

如果没有指定编码集,将使用系统默认编码集。而我们经常使用的FileInputReader和FileOutputWriter就是InputStreamReader和OutputStreamWriter的派生类。

内存String编码
另外一个要使用到Charset编码集的地方,是String的构造器和getBytes()方法。也可以通过参数控制具体使用的编码集。

String s = "这是一段中文字符串"; 
byte[] b = s.getBytes("UTF-8"); 
String n = new String(b,"UTF-8");


nio的字符编码
另外nio包里的ByteBuffer的asCharBuffer()方法也可以实现字节流和字符流之间的转换。

FileChannel fc=new FileInputStream(f).getChannel();
ByteBuffer bf=ByteBuffer.allocate(1024);
fc.read(bf);
bf.flip();
CharBuffer cf=bf.asCharBuffer();


但这里有个坑需要注意,asCharBuffer()方法,默认以UTF-16BE来解码byteBuffer里的字节。每个字符2字节。而String # getBytes()使用系统默认编码方式,大多数情况都不是UTF-16BE。所以经常CharBuffer里读取出来的会是乱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