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ENIRO | 5G邊緣計算開啓智能物聯新時代

 

​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後,5G在院前急救、遠程診療、智能影像輔助診斷等方面顯露頭角。其實自2018年5G標準確立以來,國內外電信運營商就對5G應用場景進行了積極探索。

5G定義了eMBB(增強移動寬帶)、uRLLC(高可靠和低時延)和mMTC(大規模機器連接)三大類業務場景,幾乎涵蓋了所有產業互聯網應用。

 

 

跟4G相比,5G在接入速率、時延、連接密度這幾個關鍵指標有10倍量級的提升,其接入網採用了5G NR新空口,核心網採用了基於雲原生的SBA(服務化架構),是基於NFV/SDN的雲化網絡,這也奠定了5G開放、智能的技術基礎。

然而,5G承載網在帶寬和時延等問題上難以獲得突破以及其通信網絡去中心化的特點,需要將小規模甚至是便攜式數據中心就近部署在網絡邊緣,以便對終端請求進行本地化處理,邊緣計算的作用就顯現出來。

 

 

 

簡單來說,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就是將用戶常用到的數據,放在離用戶比較近的邊緣雲(Edge-cloud)中,從而降低用戶存取網絡信息和服務的延遲。那麼傳統的雲計算可以實現低延遲高質量服務麼?

 

傳統雲計算網絡結構中,在設備邊緣端獲得的信息需要傳輸到核心網中心數據機房,待數據處理完畢之後再進行回傳,難免存在下圖所示的網絡時延等弊端,而邊緣計算可以有效降低時延、改善用戶體驗,還可以創新服務模式,增加營收等。

在5G時代,隨着邊緣計算的應用,高成本、高時延的方式將被終結。據估計,將應用服務器部署於無線網絡邊緣,可在無線接入網絡與現有應用服務器之間的回程線路上節省高達 35% 的帶寬資源。

 

 

 

GSMA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所有的物聯網設備將產生1.1 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這一數字在2016年僅爲1,660 億美元。對於1.1 萬億美元巨大的市場份額,據GSMA統計預測,運營商提供的網絡連接服務僅佔比約5%,各種平臺、應用及服務佔比高達68%,專業服務(網絡評估、風險監控等)佔比爲27%。

現代工業設備的工作精度和自動化程度遠超以往。GSMA估計,2025年將有140億臺工業物聯網設備接入5G網絡,網絡時延和可靠性需要得到極大的改善,才能滿足衆多工業場景的需求。

邊緣計算將算力從雲端下沉到邊緣,可以滿足對時延要求較高的物聯網業務,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和智能製造中的使用場景。但是實現萬物互聯的美好願景,還需建立起面向行業的邊緣應用生態。

 

 

如上圖所示,XENIRO 藉助移動網絡運營商的5G及邊緣計算基礎設施,運用分佈式賬本技術構建高效的分佈式邊緣應用平臺,建立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打破行業壁壘。憑藉XENIRO提供的解決方案,運營商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在移動網絡邊緣爲數百億通過5G網絡實現接入的物聯網設備提供包括設備身份驗證可信數據管理M2M支付等在內的自動化服務,建立全新的邊緣應用生態,加速應用落地,開啓智能物聯新時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