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智能HUD

車載智能HUD


HUD 到行車記錄儀再到後視鏡,最近有不少團隊都發布了自己的車載智能硬件。

什麼是 HUD?

HUD 全稱擡頭數字顯示儀 (Heads Up Display),又叫平視顯示系統,簡稱HUD。可以把重要的信息,映射在玻璃上,使駕駛員不必低頭就能看清重要的信息,最早出現在軍用戰鬥機。目前,一些高端豪華汽車上已經出現 HUD,也有一批後裝的硬件廠商開始相關研發。

HUD的三種主流方案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AIoT

成熟且性價比超高的藍牙語音模組方案,搭配100+模塊功能的語音助理APP,快速賦能硬件智能化升級。

前裝方案

3D顯示3D渲染的光學顯示方案,搭配樂駕獨家的畸變矯正算法,定製更適合前裝的WHUD和ARHUD方案。

後裝產品

車載智能HUD、OBD、車載智能中控、行車記錄儀等後裝產品面面俱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目前主流的 HUD大多采用後裝的形式。原因也簡單,前裝 HUD主要還是出現在某些高端車型上,而一些中低端車型以及存量車都沒有這樣的配置,因此後裝產品市場很大。

當然,能實現 HUD 功能的產品早就出現在了寶馬系列車。連接 OBD 之後,就能夠讀取車輛的信息,顯示固定的一些數據。不過這些產品功能比較單一,又不能連接手機進行功能的擴展,也就不能稱爲智能硬件。

要使用這些產品,你首先需要在擋風玻璃上貼一層鍍膜,然後利用強光把顯示的數據打亮,投射到玻璃就能當做 HUD 進行使用。爲了投射之後看起來是正向,正面看上去這些數據和字母都是反的。

這其實不能算是真的 HUD,最近一些手機軟件也出現了這類功能。

而且由於玻璃本身的厚度,還有可能出現重影,導致看不清,實際體驗也不會很好。這也是我說真正的
HUD 投射必須是的虛像的原因。

這類產品本身設計大多都很不美觀,完全破壞了我對 HUD 的想象(這段屬於個人吐槽)。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智能 HUD

當然,我們今天要盤點的肯定不是剛纔的那些僞 HUD,而是現在一些主打智能化,能夠連接手機進行功能擴展的產品。

這類智能 HUD 主要有兩種形式,分別是懸掛式和儀表臺式,兩種方式各有優劣。

懸掛式優勢在於適配性強,直接安裝在遮陽板上。不過缺點也明顯,安裝以後遮陽板功能就告別你了。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後裝遮陽板,但成本相對就很高了。而且當你目視前方,由於距離眼部很近,總會覺得眼前有東西擋着,還挺彆扭的(不習慣戴眼鏡的都知道)。

儀表臺式:優勢在於可視角度略低於視線的平視,對駕駛干擾較小,同時安裝成本也很低。但是缺陷是,儀表臺受到陽光直射的時間較長,散熱問題很難解決,而用於成像的光機本身就是發熱大戶。因爲儀表臺的形狀角度不同,可能出現適配問題。而由於擋風玻璃的角度不同,也存在空間不夠的可能。

有必要普及的是,HUD 目前價格普遍較高,基本都在千元以上。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採用的 DLP 光機成本很高,而光機直接影響成像效果,而成像是 HUD 的核心技術。有一些採用激光投影方案的,成本就更高了。

這類 HUD 的成像原理其實不復雜,就是利用光機把圖像投射到反射膜,然後在反射到經過特殊鍍膜的透明材質,形成虛像,就是人眼最後看到的圖像。光機質量和成像效果成正比,當然發熱也是成正比的。下面以懸掛式作爲例子,原理是相同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由於投射的透明材質曲率及材質,目前主流的產品投射普遍在 1~2m,這和人眼的視覺最舒服的距離 2m 以上還有一些差距。同時,投射的面積也會影響到觀感,既要能看清內容,又不能過度影響視線,找到這個平衡點還是很重要的。

由於基本上 HUD 都安裝在 OBD
接口上(供電和車輛數據讀取),因此顯示車況車速的功能都是有的。

在系統層面,這些 HUD 基本上都是採用
Andorid 系統,然後根據 HUD 的交互進行相應的軟件調整。硬件基本都是手機規格的,可以說是把手機的外殼換了一個形式。爲了方便連接手機,藍牙模塊,WiFi 也都是有的。

因此,這些產品在功能上重複程度很高,基本都是以導航爲核心基礎,然而輔助以通信(微信、電話)和娛樂(在線音頻)功能。而一些附加行車記錄儀的產品例如 CarPlus、Halo 等,由於安裝位置角度的問題,我認爲體驗並不是很好。

大家的產品邏輯相差不大,差異化更多還是表現在交互體驗。目前主要的交互有三種形式,語音、收拾、按鍵,其中以語音較爲主流。不過對於按鈕和手勢作爲輔助的側重點不同,顯示團隊對於交互邏輯的思考,具體優劣還要經過實際體驗才能得出結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