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獻予年薪不到百萬的Java程序員,與君共勉。

《我是路人甲》中有這樣一段臺詞:

“你就像那個鍾一樣,壞在那了,你是學上不起,飯吃不起,婚也結不起,房買不起,娃也養不起。你每天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什麼都不做,你連住好一點你也不願意,我覺得你的人生也就這樣了,你這一輩子也就完了你知道嗎?”

有多少人,一邊嚷嚷着窮,一邊不想努力工作,一邊混着日子。哪怕是把錢拿去充遊戲的皮膚也不去充實自己的腦袋。

知乎上有一個非常熱門的文章。

網友@Ling Sun高中畢業後去深圳打工,那時候她還是個十八九的小姑娘。

沒有才能和文憑,只能在工廠流水線上做最簡單的活。

工資低,工作單調乏味。

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吃飯、睡覺。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八九個月之後,她感覺“閒”廢掉了。

終於,她下定決心參加成人考試,努力自學英語和計算機課程。

接着她跟開掛了一樣,獲得大學文憑,成爲一名優秀的程序員。

進入斯坦福,加入EPAM Systems公司,最後坐在紐約谷歌總部的辦公室裏辦公。

Ling Sun,她是來自湖南婁底的湘妹子孫玲

 

 

在網上看過這樣一組華爲公司的夜間組圖:

過了24點,華爲員工們才陸陸續續地往家趕。

也許所有的程序員都對加班已經習以爲常,但是同是程序員的你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這樣嘛。

其實這個答案很簡單:

1、錢。

2、只有不斷奔跑纔不會被淘汰。

 

 

就像一位華爲員工說的那樣:“雖然我們睡得少,但是我們掙得多啊。”

 

 

這就是真正的職場,這也是真正的人生。

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沒有一塊錢是不辛苦的。

如果你還幻想,輕鬆愉悅就能收穫財富。

你不平庸,你不失業,才真是奇蹟。

 

同樣作爲程序員,和BAT的差距就那麼大呢。

其實不然那是因爲大公司有流程,倒不是程序員多強,而是流程發揮了作用。打個比方,大公司的系

統,動輒日均百萬千萬的pv,再小的問題,也很容易快速地暴露出來,。問題多了,自然就形成了經

驗,經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規範。所以你看《阿里巴巴JAVA開發手冊》就知道了。

一般大公司的項目流程是這樣的:

立項階段

1,需求立項和評審(確保需求正確,無業務邏輯漏洞)

2,測試用例評審(確保測試能夠覆蓋所有的場景)

3,技術方案評審(確保技術邏輯無誤)

開發階段

1,代碼review(確保代碼質量)

2,開發提測(已完成業務功能,等待測試驗證)

3,冒煙測試(驗證基礎功能無明顯錯誤,若有則打回)

測試階段

1,功能測試(基於測試用例和業務場景的全覆蓋測試)

2,迴歸測試(代碼合併到master分支後,在比較正式的線下環境測試)

發佈階段

1,預發佈測試(在線上真實環境測試,此時用戶還是看不到的,但數據是線上環境的真實數據)

2,生產驗收(用戶可以看到了)

整個項目的生命週期中,測試佔了絕大部分,在真正經過時間考驗之前,早已被人輪番蹂躪過了無數次。

你說這樣一套下來,質量不過關的還能活麼?

大公司的開發人員,每次都在經歷這些東西,踩過的坑早已熟透於心,所以他能指出你的問題,是因爲他經歷過,思考過。

綜上所述,小公司與大廠開發者的差距,根本原因不在於技術或想法,而在於經歷。
正如你聽過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有些問題你沒有真正面對過,你就根本不會意識到問題的存在。

 

以下是自己的一些學習資料 可以免費送給大家

 

從流水線工人到年薪12萬美元的程序員,從車間到谷歌大樓,孫玲奔跑了10年,而她依然在奔跑。

年薪平均110萬的華爲人也仍然在努力的奔跑。

最近很喜歡這兩句話

1、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2、20歲的貪玩,造就了30歲的無奈;

      30歲的無奈,成就了40歲的無爲;

      40歲的無爲,奠定了50歲的失敗;

      50歲的失敗,釀造了一輩子的碌碌無爲。

“你就像那個鍾一樣,壞在那了,你是學上不起,飯吃不起,婚也結不起,房買不起,娃也養不起。你每天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什麼都不做,你連住好一點你也不願意,我覺得你的人生也就這樣了,你這一輩子也就完了你知道嗎?”

人這一生最該花錢的就是在充實自己上面,這是一項永不會失敗的投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