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宽带网络与交换技术(1)

一、 ATM

(一)总体情况
重点为信令部分
简单了解ATM各交换方式

(二)用于帮助理解的内容(看)

1.ATM信令分类
两种ATM信令

2.VP和VC的概念

虚通路(VC)是传输链路中的虚拟划分
虚通道(VP)是对虚通路的进一步虚拟划分
*VC中一般包含多个VPVP和VC两种逻辑链路的关系

3.CAC(Call/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呼叫/连接接纳控制)的功能:保障所有已接入连接的服务质量(QoS)的前提下,接入尽可能多的新连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4.UPC/NPC(User/Network Parameter Control,用法/网络参数控制)的功能:控制用户用法参数、网络参数,监测、控制业务流量,对信元计数来提供计费参考

(三)要会的问题(背)

1.ATM信令传输方式是什么?用什么传输信令?
答:带外传输方式 信令虚通路(SVC)

2.UNI、NNI接口上的信令协议是什么?
答:Q.2931 B-ISUP

3.两个不在同一交换局的用户连接时,UNI、NNI信令该如何操作?
答:需要进行UNI 和NNI 信令的互操作,即由发端、收端交换机完成Q.2931和B-ISUP协议的转换。

4.CAC全称及实现流程?

答:(1)CAC全称:呼叫/连接接纳控制(Call/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2)实现流程:用户首先发起呼叫(请求连接),并向网络申报有关的业务量参数;
网络接到用户的申报后,根据网络特性和当前运行状态与用户协商,经协商后达成一个一致的协议,即形成一个连接业务量描述器,该描述器将递交给UPC(用法参数控制),由UPC负责监控;当网络资源不足时,则拒绝接受这个新的连接;对已经接受的连接,网络应分配给它合适的网络资源。

5.CAC和UPC/NPC的关系是什么?

答:CAC和UPC/NPC要合作。UPC/NPC要监测当前网络流量情况,以便于CAC判断新来的连接请求能否同意,能否保证其要求的QoS。连接后,UPC/NPC要判断该连接的流量是否与预定的流量一致。若实际流量高于预定流量,网络可以不保证其要求的QoS,网络拥挤时甚至将连接断开;若实际流量与预定流量一致,那么网络必须保证其要求的QoS。

6.业务量控制包括哪些?业务量控制的好处是什么?网络中业务量控制是必须的吗?

答:
(1)业务量控制包括:
呼叫/连接接纳控制(CAC)
用法/网络参数控制(UPC/NPC)
网络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
ATM业务量成形(Traffic Shaping)
优先级控制 (Priority Control)

(2)业务量控制的好处:
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的有限资源;
保证所接入用户服务质量(QoS);
可以解除网络拥塞

(3)业务量控制是否必须:
网络资源充足,用户的可接入业务量被控制在低水平的情况下:不必
网络资源紧张,用户的可接入业务量调整到较高水平的情况下:必须
二、 MPLS

1.MPLS全称是什么?概念?

答:MPLS全称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le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是一种将ATM交换与IP协议相结合的技术,基于标记交换的机制,在ATM层上直接承载IP业务。

2.MPLS网络组成?术语?

答:(1)由核心的标记交换路由器LSR(Label Swiching Router)和标记边缘路由器LER(Label Edge Router)组成。
(2)
LSR - Label Switching Router 标记交换路由器
路由器或ATM交换机,通过交换标签来转发带有标签的包。
LER - Label Edge Router 标记边缘路由器
开始(加一个标签)或者结束(去掉标签)一条标签交换路径
LSP - Label Switched Path 标记交换路径
为了组成一条单向连接通道,从出口到入口之间建立的一条基于IP的VC。
LDP –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标记分配协议
在各个LSR/LER之间运行的双向连接信令协议(包括LDP, CR-LDP,RSVP)。
FEC – 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 转发等价类
用同一方式转发的一组包。

  1. 标记的概念?位置?

答:(1)标记是简短的、长度固定的、具有本地意义的标识符,用于唯一标识分组所属的FEC
(2) 标记通常位于二层封装头和三层数据包之间。详细地说,如果链路层协议具有标记域,如ATM的VPI/VCI或Frame Relay(帧中继)的DLCI,则标记封装在这些域中;如果链路层协议没有标记域,则标记封装在链路层和IP层之间的一个垫层(shim)中。

4.转发等价类的概念
答:FEC为一群有相似/相同特征的分组,它们共用同一个MPLS标记。
//一个FEC中的各分组转发时会受到同样的处理(例如会走同一条路径等)

  1. LFIB如何形成的?
    答:路由表+标签交换形成的LIB(标记信息库)结合而成的。

  2. 传统路由协议在MPLS系统中的作用?
    答:负责标记的分配以及LSP的建立和维护等一系列操作

  3. LDP协议工作的四个阶段?
    答:发现阶段、会话建立与维护 、LSP的建立与维护、会话撤销

  4. LDP会话建立用的是什么连接传递会话?
    答: TCP连接(保证可靠性)。

  5. LDP标签分发处理过程
    答: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CR-LDP是什么意思?产生原因是什么?

答:路由受限标签分发协议

LDP协议本身不能支持流量工程业务,仅仅用于实现MPLS标记的分配与分发等基本功能。
1997.12,IETF提出要对现有的LDP协议的功能扩展,相当于LDP加显式路由功能扩展。

  1. LSP建立涉及的协议,LSP建立的两种方式,并比较
    答:
    (1) IP路由协议 & 标记分发协议LDP
    (2) 逐跳路由、显式路由

逐跳路由:
每个节点独立为每一个FEC选择下一跳,类似于因特网中IP路由算法 (OSPF…)。
对于下一跳的改变由本地决定,发生故障时路径的修复也由本地完成。

显式路由:
入口 LSR指定分组在网络中的路由,即规定好部分或全部该分组通过的LSR

显式路由则使用流量工程技术或者手工制定路由,不受动态路由影响,路由计算中可以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如策略、CoS等级),每个LSR不能独立地选择下一跳,而由LSP的入口/出口LSR规定位于LSP上的LSR。

  1. MPLS VPN包含哪些路由器
    答:用户边缘路由器、运营商边缘路由器、运营商核心路由器

  2. VPN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别用什么技术解决?
    答:提供一种动态建立的隧道技术 ---- MPLS
    解决不同VPN共享相同地址空间的问题 ---- BGP

  3. 路由器怎么知道自己是倒数第二跳?
    答:最后一跳路由器向倒数第二跳分配一个特殊的标签3。
    路由器查看标签转发表,如果发现out标签是3,就认为自己是倒数第二跳路由器。

  4. VPN中有哪些冲突问题?该如何解决?

答:
(1)本地路由冲突问题、路由在网络中的传播问题、数据包的转发问题 (解释见下图)

三种冲突

(2)本地路由冲突问题解决方法(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在网络中传播的问题 解决方法:设置RD来区分不同的VR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包的转发问题 解决方法(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MPLS如何解决流量工程问题?(貌似不考!)

答:四方面

(1)路径的选择
通过采用MPLS实现显式路由的选择方式,可以根据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来引导业务的流向,以便使一条拥挤路径上的一部分流量转移到一条负荷较轻的或不太拥挤的路径上,从而避免网络拥塞。

(2)路径优先级的选择
通过设置LSP建立优先级和保持优先级来实现高优先级的业务流时,即使已为某一业务建立了LSP,也应空出网络资源给高优先级的业务使用,以便在网络资源匮乏的时候,也能对优先级高的业务提供服务保证。

(3)负载均衡
MPLS可以使用两条和多条LSP来承载同一个用户的IP业务流,合理地将用户业务流分摊在这些LSP之间。

(4)路由备份
MPLS可以配置两条LSP,一条处于激活主用状态,另一条处于备份状态,一旦主LSP出现故障,业务立刻倒换到备份的LSP,直到主LSP从故障中恢复,业务再从备份的LSP切回到主LS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