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軟件開發工作者:免疫網絡暴力和 職場 PUA 的終極認知補丁

前言

很高興見到你!

看到上週我在 掘金沸點 發佈的動態,有不少小夥伴都表示關心,這篇文章大體會介紹些什麼、能不能解決他們 在人際關係中 頻頻遇到的困擾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

身陷煩惱時,從未有人給過你專業的聆聽

相信有不少讀者遭遇過以下情形:

在網上被網友 陰陽怪氣地評論,不知道爲什麼,但就是覺得不對勁、不舒服,

在職場被上司 佈置 2~3 個人分量的任務,完不成自己看着辦,就好像完不成不是管理不當,是你不行。

生活中常常被否定,鼓起勇氣發表精心打磨的作品,卻被噴得一無是處 ……

每當這個時候,你想要找人訴說時,卻發現無人可以訴說,

朋友可能會告訴你,“這有什麼,多大的事啊,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看開點”,

網友可能會告訴你,“是你太玻璃心了;你心理素質也太差了;我覺得是你有問題”,

教科書可能會告訴你,“多喝熱水,多運動運動,培養興趣,轉移注意力就好了”,

自媒體可能會告訴你,“這邊又有個公衆人物說些大跌眼鏡的話啦,想解氣嗎?快來罵他”,

心理學暢銷書可能會告訴你,“愛,可以療愈一切傷害” ……

對此你可能早有體會 ——

每當你正處於困擾漩渦的中心,需要有人提供體貼的理解或專業的聆聽、帶你從困擾中走出來時,實際你所能接觸到的、或是主動找上門來的,多是些 不着調的 “豬頭”,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倒 … 嗯。

有的人,因爲一再的困擾而患上抑鬱,更有人因無法承受 揮之不去的精神痛苦 而選擇自盡。

本文的目標

我相信多數讀者都是因爲 《 Jetpack MVVM 精講》 這篇文章 認識的我,事實上,除了 “技術博主” 這個身份,我還有個隱祕的身份 —— 在 自我認知、心理學領域 專注耕耘了 13 年的心理學專家,對網絡暴力和 PUA 背後所映射的 一整套完整的結構和機制 有深入的理解,能夠提供區別於 普通大衆讀物 的 專業背景認知 和 行之有效的免疫方案

換言之,本文的目標絕不是追責 —— 我無意像某些自媒體,輕車熟路地給公共事件中的人物貼標籤、製造對立,然後煽動讀者情緒、從道德層面予以譴責和攻擊。

恰恰相反,我要看到那些 有意自我成長 的讀者 被及時打上 必要且終極的認知補丁,有了這些補丁,以後無論再遇到多少這樣的事件,都能保持無惑和淡定、從根本上杜絕 因揮之不去的困擾 而造成心理上的不適 和精神上的痛苦。

考慮到 願意且有資本跨界 將體系化的結構和邏輯 整合並分享 的,全網僅此一家,並且本文分享的認知,放在 5000 年前或是 5000 年後仍然適用 —— 是貫穿一生的適用、會了就是會了,而且這樣的文章 從前乃至往後 就只分享這麼一篇 —— 因此 就算當下讀完一遍感覺理解了,也請務必收藏好、放在最重要的地方,以時時提醒更好地生活。

文章目錄一覽

  • 前言
  • 身陷煩惱時,從未有人給過你專業的聆聽
  • 本文的目標
  • 免疫補丁問世前的混沌世界
  • 爲什麼免疫補丁能踩到點上
    • 認知一:人是基於認知來行動的生物
    • 認知二:沒有過去和未來,只有當下
    • 認知三:最高頻的現象是自利
  • 所以網絡暴力和 PUA 究竟做了什麼?
  • 所以該如何有效應對 網絡暴力和 PUA 呢?
  • 綜上

免疫補丁問世前的混沌世界

以自己的經歷來舉例好了。

1 年前,出於 對獨立原創作品的付出 有被人尊重的需要,我在小專欄平臺開設了 專注於 深度思考方法論 和 Jetpack MVVM《重學安卓》付費專欄

這是我發揮才幹的地方,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用心對待自己發表的每一篇文章。負責任地說,爲了 讓讀者們能夠無痛地理解狀況,每篇文章在發表前,都經歷了不少於 2 周時間的醞釀;在發表後的 2 天裏,更是不間斷地反覆全文通讀、修改紕漏,確保每個細節閱讀起來都能十分流暢

此外,《重學安卓》專欄 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創作,也是集許許多多優秀讀者參與互動的演化的結果。

有些熱心讀者 指出某些段落存在的邏輯矛盾,讓我感覺到 文章有被認真閱讀

有些讀者在反覆閱讀後,就細節上的困惑 實事求是地討論,並且方便了後來的讀者,這也是我十分樂意看到的,

有的小夥伴不光閱讀了,還超出了我的期望 —— 沒有滿足於文末給的結論,而是踏踏實實地 對配套項目進行測試和記錄一番,並最終指出了一處小紕漏。

[外鏈圖片轉存失敗,源站可能有防盜鏈機制,建議將圖片保存下來直接上傳(img-erbwmZpp-1589780996075)(https://images.xiaozhuanlan.com/photo/2020/6b978259cbe68f2946568082cb8da9fa.png)]

當然也有小夥伴在多個月後 溫故而知新,分享新的感悟。

總之看到這些消息,我都會很開心。

直到

評論區冷不丁地出現了這樣的評論:

朋友們,看到這樣的評論,你的第一反應是啥?

如果你 一眼就認清了事情的性質,而無視對方具體說了什麼,那麼大概率你已心智成熟,這樣的事就算髮生在自己身上,你也能淡然處之。

反之,如果看到這樣的評論,身爲局外人的你 腦袋一片空白,還需要想一下、然後找個合理的解釋 —— “這沒什麼,這有什麼,這很正常”,那麼在往後親歷這樣的事件時,你或許會 毫無招架之力,因爲目前爲止 都還未確立有認知 來幫助你確知 事情的性質 和有效作出應對。

身爲當事人的我,那個 完全站在讀者的角度寫作、對文章內容極端負責 的我,在尚未持有認知補丁的情況下,遇到這條評論,我是什麼反應呢?

直覺上知道,這條評論 不對勁、讓我感到 不舒服,但我那時並不確知爲什麼。

出於對目標讀者負責的考慮,我想刪評論,但沒有看到刪除按鈕,

我隨即發表了聲明:

沒想到這個人接下來的評論 讓彼時的我 直接原地爆炸

到了這裏,我真的是氣壞了,深深感覺到被侮辱,

於是破了規則,去煩着管理員退訂此人,並且以牙還牙回懟,搬出只有極端情況下才會使用的道德武器 不留餘地地對這個 挑釁規則、推卸責任 的行爲進行譴責和圍剿,

這麼做有沒有解決問題呢?

有,但是代價太大了,或者用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沒踩到點上,通過 殺雞用牛刀的方式 來解決問題

整件事前前後後損耗了我一週的注意力,包括寫作在內的 所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動 全部被迫中斷,對方的行爲 在精神上給我造成的損失 絕不少於彼時訂閱價格的 100 倍

那讀者們可能會問了,遇到此類事情,怎樣才能踩到點上、被踩到的點又是什麼呢?

OK,接下來就循序漸進地介紹 3 個從未有人給你開源過的必要認知。

爲什麼免疫補丁能踩到點上

認知一:人是基於認知來行動的生物

這個世界並不像你們想象的那麼美好,多數人從小被灌輸和洗腦,不假思索地接受某些刻意編造的謊言,然後自欺欺人、心安理得地 隨波逐流、自暴自棄。

例如 “性格” 這個詞,其背後的隱含的暗示是,“人是沒有改變的可能的,生下來是什麼樣的,就是什麼樣的,人是電路板焊死的計算器,而不是馮諾依曼 可編程計算機”,

一切的改變,都是從明確地意識到,“人是 基於 ‘認知’ 來行動 的生物”,開始的

—— 當你 確知一件事情的意義,確知做了它就能給別人帶來什麼好的結果,你就會去做這麼件事情,因爲既然你有能力向別人輸出價值,你就有機會基於 “價值交換” 這一最基本的社會規則,通過付出來換取 物質、心理 或 精神上的回報 —— 這就是你之所以 做或不做、持續做或從不做某事的原因 —— 你確知事情的意義,所以纔會去做,你不確知,你就空空手站在那裏、覺得尷尬,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

(所以自那以後,我主動拒絕了 95% 的不必要的社交活動,因爲我確知 如果我不懂在場是爲了什麼、能爲別人解決什麼問題,去就是浪費時間、白尷尬。與此同時,“性格內向” 的我 也曾 因確知歌舞能在年會上 向觀衆傳遞熱情,而破天荒地登臺領舞並演唱 G-Dragon 的《Crooked》,而且沒想到的是,最後我們團隊因該節目獲得 84 枚投票而佔據節目榜單第 2 名)

Crooked 原唱現場

認知二:沒有過去和未來,只有當下

可能聽說 “活在當下” 這個詞的人不在少數,但有多少人 正確理解了這個詞的含義呢?

最早我是在 2011 年接觸了 “當下” 這個詞,但確知其正確含義,是在 2017 年底,在技術經理的推介下,玩 QQ飛車手遊 領悟的。

QQ 飛車是一款競速遊戲,競速遊戲的目標是什麼?—— 用更少的時間到達終點。

那麼達成這一目標的辦法是什麼?

好多 ‘青銅’ 在玩遊戲時,全靠使蠻勁、憑感覺,結果事倍功半,自己把自己勸退,

按雞湯文的邏輯,‘強者’ 一定是比 ‘弱者’ 更努力,那麼排位 TOP 的 ‘王者’,難道是能把屏幕捏穿 所以才一路晉升到最強車神麼?

絕不是的

雖說 抽象/普遍/宏觀 意義上講,最終的目的是 用更少的時間到達終點,然而事實上,只要你開局了,當下你就已經處於跑道中,而且無論你是處於哪個跑道,它們都是由多個普適且不可再分的 ‘原子路段’ 組成的 —— 例如它們都包含多個直道或彎道,而你只要這一當下掌握了 能快速通過直道 或快速過彎 的認知和技能(比如 “CWW” 或 “進階氮氣出彎”),那下一個當下遇到類似的狀況,你同樣能遊刃有餘地解決,

這,就是 ‘活在當下’ 的正確含義!

許多人在廣告和媒體的洗腦下,總是漫無目的地焦慮未來、然後不斷地碌碌無爲和拖延時間。事實上,根本不存在未來,只要你着眼於當下,去把 每個當下都繞不開的基本功 給打紮實,你這個當下能勝任,你下個當下也就同樣能勝任,這就是活在當下,也只有活在當下!

生活不像 QQ飛車這麼友好,會主動公開地將 CWW、進階氮氣過彎 這樣的 高頻概念 送到你嘴邊,

因而這裏 需要再次確知的是,你需要不斷 追憶、觀察並提煉出 生活中的高頻狀況(好比直道或彎道),然後你還要負責去學習和掌握 應對這些高頻狀況的 具體認知和技能,如此你纔有機會 hold 住,纔有機會一路晉升成爲王者。(這條認知從零售價來看,至少值 100W,只贈給有意自我成長的你)

認知三:最高頻的現象是自利

那麼這裏我最後分享一條價值 500W 的認知,這條認知是所有 ‘具體認知’ 裏面,最最高頻的認知,有不少人就是因爲這條認知的缺乏,在重重困擾下患上抑鬱,甚至付出了生命。而確知了這條認知,許多困擾卻都能迎刃而解、煙消雲散。因而 即使忘了其他認知,也務必消化 並終其一生地牢記 這條認知

對於這條認知的推導過程,我不想多作解釋,直接說結論:

人的一切行爲都是自利的

這是人的一生當中,不離身的 最最高頻的 真相

試着追憶和觀察一下便知,當下你發起的每一個行動,都是出於自利,無論是 物質、心理 還是精神上的自利,

從所謂低級的慾望

想吃美食,想見好看的人兒,想曬旅遊的照片,

爲了滿足安全感 而被迫做些利他的事情,

爲了低成本地滿足存在感,而在他人作品的評論區下 居高臨下地 比較、歪曲 或 攻擊,等等;

到所謂高級的慾望

想掌握一條認知和技能,並創作和分享給更多人。

事實上,慾望之間其實並沒有所謂 “高低級” 之分,真正存在區別的,是在滿足慾望的同時,是否損害了他人的正當權益,也即只有 利人利己 和 損人利己 之分。

好,那麼至此,我們確知了,人的一切行爲都是自利的 ——

來了,就是來利己的,來了還損人的,就是損人利己的。

所以網絡暴力和 PUA 究竟做了什麼

所以套用第三條認知,你再回過頭來看看 開頭我們提到的這個人的評論,

現在你確知了事情的性質了嗎?

這個人在做什麼?—— 不管做什麼,來了,就是來幹嘛?來利己的,

來了他還做了什麼?當事人是不是因爲他的言論 而感到不對勁、不舒服?是,那麼來了就是來損人的,事情的性質就是 —— 是他在損人利己。就這麼簡單。

於是無論他具體說了些什麼,都不重要了,已經確知了,這個人就是來損人利己的。

明白這裏面的區別嗎?

需要我再展開講解一下嗎?

要?

不要?

要?

不要?

好嘛,那就再精要地剖析一下 這其中到底發生了怎樣的劇變。

在確立了第三條認知之前,當事人是什麼情況呢?

被人陰陽怪氣地說了一些話,當事人覺得不對勁、不舒服,但不知道爲什麼,並且 非常困擾、陷入其中

爲什麼會陷入其中?

這裏面還有個很關鍵的 被人忽視的細節 —— 會陷入其中,是因爲,人類 對確定感的需要,決定了在事發時,人們需要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來接受事情的發生,

反覆強調三遍:

是人類對 確定感 的需要,

是人類對 確定感 的需要,

是人類對 確定感 的需要,

—— 既然對方 無中生有 地說了一些話,那麼如果不是 有 對事情性質的確知 在先、予以 納秒級的揭露 和蓋棺定論,就會無意識地、不受控制地 被觸發 “合理化思維” —— 合理化他對你的貶低,

他說你的作品毫無營養,他本質上是在通過你的 ”合理化思維“ 來 暗示你在地位上的低人一等 —— 你不好、你不行、你不配 —— 本質上就是製造了關係的不平等、你被當成了低人一等的奴隸

而你在潛意識裏 基於合理化思維 製造的 被扭曲的自我認知,與意識裏努力塑造和維持的自我認知 發生了衝突,這就是你感到 “不舒服” 的最根本原因。

並且當你在意識上確知 事實根本不是他講的那樣,就會直接讓你原地爆炸 —— 別人恣意妄爲地挖坑 以此爲籌碼 來試圖控制和奴役你,而你卻無意識地 拼命往坑裏跳 去證明自己 ……(對方可能心裏還在納悶,咦,怎麼回事,事情的走向不太對啊,我就是想找個理由做點越界的事而已,怎麼沒有乖乖聽話就範呀?)

那既然危害如此巨大,爲什麼對方還要損人利己呢?

利人利己的事,通常發生在我們具備特定的專業能力,而主動去做,

損人利己,主要是在 認知不足、看不到別的出路、又十分想要做一些規則不允許的事情 時發生,

損人者在潛意識裏自知這是做虧心事,因而通過貶損他人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爲 —— 向潛意識暗示自己行爲的合理性,避免良心感到不安 —— 於是就有了 採取掩耳盜鈴的方式,試圖瞞天過海地 越界侵犯

但這件事壞就壞在,不僅暗示了他的潛意識,還暗示了當事人的潛意識

—— 多數人在權益被侵犯時,往往不具備相應的認知 來納秒級攔截,

他們的頭腦裏 根本沒有預裝過並確知 “自利”、“損人利己” 這些概念,乃至遇事時,他們根本想不到 “居然還有這樣” —— 用這個來解釋事發的合理性,於是在不受控制的合理化思維下,轉而攻擊自己,認爲是自己不好、自己不行、自己不配,於是想要做些什麼 來完成自我救贖(而事實上,陷在裏面的人,無論做什麼、怎麼做,都無法擺脫這種困擾和精神痛苦,於是也就有了 “認知三” 一節提到的 選擇自盡的那位員工的遭遇)。

—— 這也是爲什麼 損人者會屢試不爽,他知道只要貶損你,你就會招架不住,並且唯命是從、任人擺佈。

而他如果知道,爲了自己小小的利益,竟給當事人造成 10倍、100倍的損害 甚至付出生命,那他還會不會這樣做呢?

所以該如何有效應對 網絡暴力和 PUA 呢?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已確知了,整個邏輯是:

在網絡暴力和 PUA 發生時,本質上是 人與人的關係被扭曲爲不平等、當事人在關係中的地位 被不受控制地暗示爲低人一等、當事人的自我認知遭到嚴重扭曲 而發生心理或精神上的紊亂

因而免疫和破解的方式就是,通過暗示的手法來揭露對方的侵權 —— 從而暗示了自身權益的存在,而自身權益的存在,再次間接暗示了自己與對方在關係中、在地位上的平等 —— 瞬間恢復平等 —— 潛意識是不受控制的,這一切都務必通過暗示,用暗示的手法 來覆蓋來自對方的暗示。

如此,我方將從被動化爲主動,情況就進一步被推進成 對方要麼進,要麼退 —— 既然他只知損人而無力輸出價值、滿足要求,他就只能接受現實 灰溜溜地(或罵罵咧咧地)離開。

那怎麼暗示對方在侵權呢?

哦,考慮到該暗示手法的屢試不爽、存在 被別有用心之人 利用來 無理取鬧 的風險,這個畫龍點睛之筆 不在開放平臺上公開。完整原文 單獨放送的建議零售價 是 1799 元,以樹立門檻。

當然了,已經訂閱 《重學安卓》專欄 的朋友,可在專欄破例特供的同一篇文章中 閱讀到完整原文。

綜上

人類是基於認知來行動的生物,

現實中 沒有過去和未來,只有當下:活在當下就是踩高頻、練好基本功。

最高頻的現象是自利 —— 人的一切行爲都是自利的:來了,就是來利己的,來了還損人的,就是損人利己的

損人者爲了利己、並且爲了心安,而 採取損人的方式來自我暗示 —— 掩耳盜鈴 —— 通過讓他人 “被” 低人一等、“被” 作爲奴隸,來使自己的利己行爲變得合理

而當事人若沒有對 損人利己 這個情況的確知在先,就會無意識地 不受控制地陷入 自我認知被扭曲的漩渦,陷在裏面 感受不舒服和迷思,或者直接 原地爆炸、張弓拔弩。

所以,通過對 損人利己 情況的確知,我們得以對同類事情有 確定感,能在事情發生時 納秒級地 予以攔截和恢復關係平等 —— 哦,他來侵犯了。” —— 對方在你心目中的分量不再被放大,而是被歸位爲原有的、微不足道的一小點。這樣的關係沒用,你知道了,他對你一點用也沒有,他就是來索取的,你無法從他身上交換到任何好處。

並且也不再點開那些熱點,什麼 Papi 醬被女權狂噴,什麼什麼什麼什麼 …… 陽光底下無新鮮事,用膝蓋想也知道,十有八九是 某些人在生活中 權益受侵犯還不確知,轉而到網絡上 利用躲在暗處的地位優勢來 遷怒於人

(最常見的套路就是 惡意曲解、斷章取義、帶節奏、下定義、扣帽子,然後以此爲由去 批鬥 某個公衆人物或創作者,通過 破壞 他人的正當經營 和 損害 他人的正當權益 來給自己個交代。罵人又不犯法對吧,“法不責衆” 對吧,就算一抓一個準,事後也頂多頂多公開道歉對吧,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對吧

—— 受虐狂同時也會是施虐狂 —— 這些人無非就是 無意識地模仿了 打壓過他們的人,並將被打壓的憤怒轉嫁到其他人身上。所以關於 “網絡暴民”,至此你也就能夠窺見,其背後 未被揭露的 職場 PUA 或家庭 PUA 的嚴重和普遍了吧。

歷史總是一再地重複。3030 年的你,如在網上看到這篇寫於 2020 年的古文,不要 太、驚 訝

IU/G-Dragon:《Palette

好了,文章到這裏 也就結束了,對過去 13 年 我在 自我認知和心理學上 的專注 也有個交代了。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 還有很多很多的優秀作品 尚未發表,就因爲當事人 畏於隨之而來的評論和攻擊。

損人利己,侵犯,權益,無條件地平等,確定感,當下,記住這些就好了。

真正的勇者,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還依然熱愛着生活。

就寫這麼多了,現在輪到你了 —— 這篇文章值得讓更多有需要的人接觸到 —— 你身邊的每個人,都值得和你一樣心智獨立成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