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阿里是怎麼工作的,寫在阿里入職一週年

2019年初,筆者從騰訊跳槽到阿里。新的公司新的氛圍,坦白說,阿里新崗位的工作強度大於之前在騰訊的崗位。我入職後不久後就迫於試用期答辯項目的壓力,開始週末加班,後來又因爲自己懶散,中斷了堅持了一年多的博客更新。經過了一年多的阿里薰陶,我優化調整了自己部分的工作方法論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重新找回了有節奏的工作生活。在這個過程中,總結了5條高效工作的經驗,在這裏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 優先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四象限分析法,就是按照緊急/重要將事情劃分到四個象限中去(如下圖)。

儘管很多人知道四象限分析法,但是對於處理的優先級往往是誤解的!以我自己的經驗,我之前都是按照下面的“赤橙黃綠”這個順序來完成日常的工作:

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又重要又緊急爲啥不做)> 緊急不重要的事情(緊急的事情還是先處理一下吧)> 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做完了前兩類事情之後,也累了,休息一下)>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養足精神處理)

而這樣的順序會導致一個問題,就是每天都在赤橙黃,赤橙黃中反覆,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一直排不上期,最後也變成重要且緊急的事項,然後再慌慌張張的處理。但是,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往往是一些規劃/提前做準備的事情,臨時抱佛腳是搞不定的。這樣就逼迫自己一直在低頭處理眼前的事情,不能擡頭看路,永遠忙忙碌碌,卻很難出成果。

而實際上四象限分析法倡導的順序是“綠赤橙黃”——先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這個也是《高性能人士的7個習慣》這本書中着重倡導的。

重要不緊急 > 重要且緊急 > 緊急不重要 > 不重要不緊急

可能看到這個地方你就疑惑了:那難道現在線上有bug,我不趕着去處理,而是在這邊做規劃或者一些提效工具嗎?

其實這個問題不應該僅僅侷限在這個問題上看——單純看這個問題的話,毫無疑問是先處理線上bug——而是要考慮到如果我們做好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項,會讓我們重要且緊急的事情變得很少/很容易解決。舉個例子:我們之前有個業務是5年未重構的老業務,每次線上問題的定位都是0.5人天起的,更不要提還有解決問題和上線的時間。後來我們推動了重構和全鏈路請求串打通,現在所有的線上問題只要提供請求串,都能輕鬆定位到並處理。處理好一個問題的時間從3人天變到了分鐘級。

這樣的效率讓我們做到了有更多的時間來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而不是每天在繁重重複業務的泥潭裏深陷。

2. 明確自己的核心目標

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有自己的定位和目標。在看這段的時候,大家不妨先站在老闆的角度上,想想老闆最關心你的核心目標是什麼?再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想自己最關心的核心目標是什麼?

還是以我爲例,老闆最關心的是我如何帶領搜索小組高效/有節奏的業務&技術產出;我最關心的是我的個人競爭力(包括技術敏感度/團隊管理能力/項目管理能力/代碼能力)是否有持續的成長。

當你明確了自己的核心目標後,就會發現有很多事情的優先級是可以調整的——事情是做不完的,你只需要保證的是重要的事情一直在被推進,不重要的可以討論/推掉/改方案。只有當你清楚的明確了自己的優先級,而不是把別人的優先級當成了自己優先級,你才能合理的利用上面說到的四象限分析法,而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到重要且緊急的區間中去。最終導致做了半天都做的是收益低,投入產出差的工作,一天做下來都不知道今天干了啥。

3. 做好並行

很多年前有個經典的面試題:併發和並行的區別。這塊我不多做闡述,其實只要看英文就明白:

併發:concurrent並行:parallel併發在微觀時間層面不是同時進行的,而並行是平行的意思,就是一直同時推進的。

作爲一個工程師,毫無疑問我們大家都是單核CPU,單一時間只能處理好一件事情。但是工程師要自己做好任務調度,在技術和業務的推進上,或者多件重要事項的推進上,一定要給人以並行的感覺。決不能說,這周我業務忙,所以我的技術項目就沒有進展了;或者說這周技術項目來不及了,我就不管業務了把;甚至是我推薦A業務,B業務沒進展了。

工程師自己要定好優先級,合理的對任務進行分解。我們都是人,不是簡單的機器,不存在只能做A做不了B的情況。如果真的是A太緊急太多了,那就要考慮是不是過去重要不緊急的事項做少了——是不是我們沒有沉澱出高效工具&平臺、是不是排期有問題、哪些地方還可以優化?

爲什麼一定要做好並行?隨着職責的提升,從初級到高級,從技術到管理,工程師負責的項目會越來越多,哪怕將核心目標定的再好,位於綠色象限的事項也會變多。若一開始就做單細胞生物,這個時候就會捉襟見肘。所以要一開始就拆分任務,在合理的區間中做任務調度,不斷培養自己這個能力。

4. 建立自己的影響力

一定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羽毛。一旦固有印象被建立,想再改變可能要付出10倍以上的努力才能改變

高效/靠譜的影響力有什麼好處?

  • 更多的資源:沒人會去挑戰你的排期/核心的技術項目給你做

  • 更多的體諒:做不完不是你不努力,肯定是其他原因;偶爾搞不定也沒關係

  • 尊重:業務方不再把你當工具人,而是把你當夥伴

如何在一個新環境快速建立自己的影響力?

  • 共情:多站在合作伙伴的角度考慮,別人的問題哪怕不能及時回答,也可以先表示下收到了,並給出預期的答覆時間。解別人之所難

  • 努力:高效處理事項,提出完善的解決方案,能別人所不能

  • 認真:有代碼潔癖,不允許可以跑但是有邏輯缺陷的代碼被提交,線上bug量很少

  • 靠譜:不隨便承諾,承諾了必實現。決不出現答應你晚上給,結果第二天還沒有給到的情況。

  • 兜底:提前預測到可能的風險,被告知大家。不給別人犯錯的機會。

個人影響力的建立,既影響自己的業務方,也自己的上下級,所以影響力的建設是貫穿在整個工作中,當然,像我也在生活中不斷建設自己靠譜的形象,有百益而無一害。

5.持續反思

做到了上面幾點之後,還需要持續反思。人是不可能不犯錯的。我其實挺信奉一句話:做的多才會錯的多。犯了錯不要緊,重要的有沒有解決的方案,並且保證下次不會再在同一個錯誤上犯錯

古人云:一日三省吾身。我們做不到一日三省,在每天晚上盤點下今天的所作所爲,有哪些還可以持續改進的地方。不光是反思錯誤,也可以反思自己或者別人做的好的地方,爲什麼做的好,如何將之總結爲一個套路,保證以後類似的事情都可以快速套用。所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總結

以上就是我來阿里一年調整和明確的5條經驗——先明確核心目標,然後將重要的事項並行推進,最終建立自己高效/靠譜的人設,不斷總結反思,反覆提升。當有了這個人設之後,做各種事情都是事半功倍,事情做好之後又可以增強你的人設,這樣就變成了一個正向轉動的飛輪/迴路;在工作中有任何的夢想都有機會實現了。

希望這些經驗能對你有所幫助。

❤️ 看完三件事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啓發,我想邀請你幫我三個小忙:

  1. 點個「在看」,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內容(喜歡不點在看,都是耍流氓 -_-)

  2. 關注我的博客 https://github.com/SHERlocked93/blog,讓我們成爲長期關係

  3. 關注公衆號「前端下午茶」,持續爲你推送精選好文,也可以加我爲好友,隨時聊騷。

在看點這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