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日記(6) - 技術方案成長篇

口水記

今天參加了團隊內一個新功能的技術評審,雖然自己不參與開發&設計,不過去蹭蹭經驗也是挺好的,關於一些需求/設計提下自己的建議。

從需求評審一直跟到了技術評審。

由於時間比較緊急,屬於倒推項目,雖說後面增加了幾個後端開發,但是懂的都懂。

他們各自負責一部分功能的開發,技術方案出的也是比較急的,且最近的幾個週六都需要加班。

相較於正常的開發這次功能,這次的項目整體時間,壓縮了30%左右吧。

在技術評審的時候就體現了一些出來。

首先說說明顯的不足吧,然後再說說改進

不足:

  • 由於時間問題,技術評審明顯缺少了一些設計,想哪寫哪,直接寫的接口,技術評審完全變成了接口評審
  • 開發人員分工協調問題,相同功能,兩個人重複過了,在會上才確認人
  • 開發對於需求不思考目的,不關心後續的一個發展,該功能上線便萬事大吉

第一點

首先針對第一點的問題,雖然時間很緊,但是必要的一些方案還是不可少的。
簡單的描述,就是下面幾點:

  • 功能的UML圖
  • 系統整體架構
  • 數據庫設計
  • 核心功能的流程圖
  • 是否使用了團隊之前未使用到的新技術(發現在很多團隊並沒有這點的一個說明,這點其實挺重要的,特別是對於一些倒推項目,很容易導致延期)

上面幾點是基於整個團隊來思考的,文檔中應該要有的。
而且在技術方案中,應該是需要過的。這次的技術評審,只有一個開發,我看到了一個UML圖,至於整體的架構,那是完全沒有,功能的流程圖,也是沒有,數據庫設計,更是沒有說明。

對於這樣的技術方案,其實應該是要打回的。這次的一個技術評審,完全開成了接口評審。

後端和前端過了過接口,然後就完了。。。

第二點

其次第二點,相同功能,多個人同時做了技術方案。

原因我分析一下:應該是這次的功能跨了小組。

很明顯就是前期沒有進行一個後端開發的內部協調,這是技術經理的一個失職。

  • 多人合作,分工要明確,提前協調好,確定技術經理/項目經理,需要有一個整體把控的人

第三點

第三點,其實很多開發都有,不思考爲什麼我們要做這個需求,這個功能在團隊/公司層面看來,需要達到一個什麼目的或者說是預期結果,值不值得(這也是爲什麼,很多開發不敢去懟產品,在我看來,很多情況下應該懟產品,懟需求,這說明你去思考了,你不只是站在一個開發的角度去思考需求的實現了)。

後續這個功能要怎麼發展,按照現在的一個技術方案,能不能支撐後續的一個數據量/併發。這些其實在技術方案中都是應該去思考的一件事情。

正常來說,一個新功能的架構和設計,應該要支撐至少2-3年。這個是需要數據來評估的,普通開發可能不在意,但是作爲一個技術經理,是應該去考慮的事情。

需求評審

今天還另外參加了一個需求評審,這次是我需要參加開發了,雖說手上並行着項目開發,但是沒辦法。

不過這個需求中有幾個功能被懟回去了(對於自己懟不回去的,直接反饋到上級說明情況,不要一直和產品經理扯些沒用的,一般來說,扯不過),爲什麼要懟。花費大力氣開發一個無法達到效果的功能,對於團隊來說,就是在浪費資源。
(注意,這裏的懟並不是破口亂罵,而是用正當的理由去說服產品。我和公司的產品,私下關係還是不錯的。但是要分清楚不能因爲私下關係好,就偷偷接需求哈,這是兩碼事)

現在產品正在改那幾個需求功能了。

小結

今天感觸還是挺多的

主要還是技術評審,以及和產品之間的互懟。

今天記了挺多了,總結就兩句話。

技術評審不是接口評審,該有的技術方案都應該在技術評審中體現出來,技術評審要達到的效果是能夠讓沒做過這個需求的人,看完技術方案,可以很快的明白技術架構,功能流程以及數據庫設計;

參加需求評審,多思考需求的目的,預期,解決什麼問題。

不正經語錄

  • 懟產品,懟需求,說明你對需求有了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對產品經理有意見
  • 評價技術方案怎麼樣,就看團隊新人看到這個技術方案,能多快接手這個功能,需不需要開小竈
  • 倒推項目,加人是沒問題的,加時間就不要想了

聲明

本文故事純屬遐想,如有雷同,我是原創。

歡迎轉載。
轉載請務必註明以下信息。
原作者:諳憶
原文地址:https://copyfuture.com/blogs-details/20200521194057394736l4log7y6utwj

公衆號

更多精彩內容、活動、程序猿的小故事,歡迎掃碼關注公衆號
程序編程之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