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协议的详解

动态路由协议

动态路由协议的缺点

 1.不安全
 2.选路不佳---环路
 3.占用硬件资源

动态路由协议的追求:(衡量一个动态路由协议好坏的标准)

1、占用资源少
2、选择路径佳
3、收敛速度快--全网----信息同一时间全网同步,将降低出环的概率;(度量值越小越好)

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

  • 1、基于AS(自治系统)—EGP外部网关协议 IGP内部网关协议
    AS自治系统号----0-65535
    其中1-64511公有 64512-65535私有
    EGP负责AS间的沟通—EGP V1-V2 BGP V1–V4 V4+
    IGP负责一个AS内部的沟通-- RIP OSPF EIGRP ISIS
    IGP(内部网关协议)的分类:(RIP,OSPF,RIGRP)

  • 2、基于工作特点 ----DV距离矢量(RIP/EIGRP)直接学习;路由条目—更新量小
    LS链路状态(OSPF/ISIS)-本地计算路由条目—更新量大—选路好,不易出环
    DV型 距离矢量型路由协议(类似于纸质版的地图,不方便),选路特点,只更新(共享)路由表,占用内存小,路多以后难以选路。
    LS型 链路状态型路由协议(电子地图,),更新路由表的时候更新拓扑状态(各个路由器所在的位置),便于选路

RIP路由信息协议

标准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邻居(直连)间直接共享路由表;默认仅存在更新包;
基于UDP 520端口工作;支持等开销负载均衡,默认支持4条,最大6条,IOS 版本12.4以上支持16条;使用跳数来作为度量,管理距离120;使用周期和触发更新;
跳数:经过路由器的个数,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度量值加1。
触发更新----结构突变时,进行及时的重新收敛
周期更新----保活、确认 30s(因为UDP不可靠,故增加周期关系来提高可靠)

V1和V2的区别:

1、V1有类别协议,更新不携带子网掩码不能进行子网划分,默认主类网。不适合于子网不连续的网络环境。
V2无类别协议–支持VLSM,CIDR,不支持超网(更新携带掩码)
超网:汇总后的子网掩码长度小于主类网的长度
2、V1 使用广播更新—255.255.255.255(所有人都能收到)
V2使用组播更新—224.0.0.9
3、V2支持手工认证----邻居间身份核实,V1不支持。
rip的周期性更新时间为30s,路由老化时间为180s,这样会导致rip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没法及时更新路由信息而产生网络环路。
路由信息的接收:
对照自己的路由表 没有 接收
有 比较度量值 大 忽略
小 接收

RIP协议的特点:

1.度量值: 以跳数作为唯一的度量值,在复杂的环境中可能会选择次佳路径,最大支持15跳。
2.路由表的建立:简单照抄,把自己没有的路由信息简单抄进路由表。(距离矢量协议,道听途说,听到的路由可能不是最优的,甚至是错的。对整个网络没有完整的认识)
3.信息的更新:每30秒周期性地通告自己的路由表。收敛慢,且占用带宽。无效时间180秒,抑制时间180秒,清除时间240秒。
4.适用环境;小型简单的网络环境。

RIP使用异步周期更新机制:

异步更新—同步更新可能导致网络更新量大,出现拥塞
周期更新—保活(hello) 确认(ack

RIP的防环机制

RIP的防环机制:
1、 水平分割 —— 从此口入,不从此口出 在直线拓扑中防止环路,为了避免重复更新
尤其在MA环境下;水平分割默认开启。(环形的一个路由器有俩个口,防止不了)
2、 最大跳数 —— 15跳 16跳为不可达 控制协议的工作半径。
3、 毒性逆转水平分割—类似一种触发更新机制 (毒性就是带有16跳的信息包)
4、 抑制计时器——(180秒后还没重新连接,开始发送毒性数据包)

Cisco和华为在rip中的区别

1、Cisco中邻居间共享路由时,除使用水平分割机制外,同时不工作邻居间直连网段路由;
华为中邻居间共享路由时,在水平分割的同时,传递邻居间直连网段路由,但度量为16;
但华为的这种16跳会在周期更新几次后,停止;
2、华为中毒性逆转水平分割,不存在逆转行为;仅进行毒性行为,多周期几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