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3:面向對象(上)

答案: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rXnKQljcHADXI9zLDlyeHQ 
提取碼:nc58 

一、實驗目的:

1.瞭解類的成員設計。

2.掌握類與對象的關係。

3. 掌握構造方法的重載及調用、掌握static關鍵字的、this關鍵字

4.瞭解內部類的特點及使用。

二、實驗內容:

1.編寫Java應用程序,定義時鐘類Clock,包含3個int型成員變量hour,minute,second,分別表示時,分,秒,一個構造方法用於對三個成員變量進行初始化,Clock類還包含一個成員方法show(),用於顯示時鐘對象的時間;再定義一個主類TestClock,在TestClock中的main方法中創建3個Clock對象,使用三個對象調用show()方法顯示時鐘時間。

2.設計一個座標類,要求包括計算兩個座標間距離的方法,並至少提供兩個重載的構造方法,編寫程序寫測試類計算並顯示點(3,5)和點(8,9)間的距離。

(1)平面中點1(x1,y1)和點2(x2,y2)距離=

(2)java開平方的方法:Math.sqrt()

3.設計學生Stu類

包含屬性有:學號,姓名

包含方法有:上課,考試

設計一個靜態屬性用來統計學生人數。

設計一個靜態方法study呼籲所有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4.請定義一個交通工具(Vehicle)的類,其中有屬性:速度(speed)。方法(Move),設置速度(setSpeed(int speed)),加速speedUp(),減速speedDown()等,最後在Vehicle類中的main()中實例化一個交通工具對象並通過構造方法初始化speed,size並打印出來。通過setSpeed(int speed)方法設置新的速度,通過加速方法speedUp()對速度增加,通過減速speedDown()對速度降低。

5.請按照以下要求設計一個學生類Student,並進行測試。要求如下:

1)Student類中包含姓名、成績兩個屬性

2)分別給這兩個屬性定義兩個方法,一個方法用於設置值,另一個方法用於獲取值.

3)Student類中定義一個無參的構造方法和一個接收兩個參數的構造方法,兩個參數分別爲姓名和成績屬性賦值

4)在測試類中創建兩個Student對象,一個使用無參的構造方法,然後調用方法給姓名和成績賦值,一個使用有參的構造方法,在構造方法中給姓名和成績賦值

6.定義一個Father和Child類,並進行測試。

要求如下:

1)Father類爲外部類,類中定義一個私有的String類型的屬性name,name的值爲“zhangjun”。

2)Child類爲Father類的內部類,其中定義一個introFather()方法,方法中調用Father類的name屬性。

3)定義一個測試類Test,在Test類的main()方法中,創建Child對象,並調用introFather ()方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