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成任何事情的方法

怎麼樣把一件事情做成功呢?

傳統的方法可能會告訴你:你首先要有一個目標,目標要明確,可量化,要遵循 SMART 原則;然後再把目標拆成一個個小目標,先實現一個小目標,再實現一個小目標,就這樣拾級往上……

比如:我想讀書。那麼,先設立一個目標,一年讀50本書,再對它進行拆解,大約就是每週讀一本書。接下來,就是每週努力去完成這個目標,就可以了。

這看起來非常合理,但是,你真的覺得有用嗎?

很多時候,這種做法其實沒有什麼用:它並沒有真正幫你解決問題,而只是把問題簡單粗暴地「降維」了,給你一種「我能解決問題」的錯覺而已。

什麼意思呢?像上面的例子:我們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是爲了完成「讀了多少本書」的成就嗎?不是的,讀書是爲了求知,而不是爲了湊數量。

但是這種方法,就會告訴你:數量等於目的。「求知」是一個很模糊的東西,不好定義,我們把它量化,你只要讀50本書,就行了。

這會導致什麼結果呢?你很可能只是囫圇吞棗,把一本書翻完,但卻並沒有真正地吃透它、理解它、內化它。

這就是一種降維:求知是一個多面體,讀書的數量只是其中的一個「面」。但在這種「目標設定法」的推動下,你就很容易把一個面當成整個「體」,從而,你的眼裏只能看到這個「面」,掉入盲目追逐結果的「KPI陷阱」。

同樣,減肥的目的是「減掉30斤」嗎?不是的。目的是讓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體態和生活模式;學英語的目的是「背5000個單詞」嗎?不是。是爲了讓我們能夠讀懂英語文章,能夠跟別人溝通。

但在這種模式下,就很容易導致這樣的結果:衝着「減重」的目標,辛辛苦苦減了30斤,沒多久卻又反彈了回去;一門心思背單詞,記住了5000個單詞,卻不知道該怎麼用到生活中……

我想,這應該是不少人都有過的困擾。

 

那麼,什麼樣纔是更好的「做成一件事」的方法呢?

我想先跟你分享一個例子:創業。

很多人對「創業」可能有一個誤解:要創業,我得要有一大筆錢,要組建一個團隊,要有合適的合作伙伴,完善的供應鏈,吭哧吭哧埋頭開發一個產品,把它賣出去,投入再生產。等等。

實際上,絕大多數成功了的創業,都不是這樣的。

大多數創業模式,是一個人先發現了某個需求,想辦法去滿足它。掙到第一桶金之後,再在這個基礎上去擴充團隊,引進資源。

  • 客戶太多,應對不過來,於是僱客服,找人對接;

  • 產品大受歡迎,需要規模化,於是拉技術、找研發;

  • 團隊做大了,需要避免法律問題,於是組建法務團隊;

  • ……

慢慢地,從一個人,到兩三個人,十幾個人,幾十上百個人。缺什麼,補什麼。原有的模式不夠用了,再去擴充它、優化它,一步步把它做大。

簡而言之:一家公司,很多時候並不是從零開始憑空出現的,而是先有一個極其簡單的系統,跑順了,再在它的基礎上不斷去完善、改進。

它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優化」出來的。

在系統論中,有一條很經典的原則,叫做加爾定律,講的是同樣的道理:

一個運轉正常的複雜系統,總是從一個運轉正常的簡單系統演化而來。

反之也是一樣的:一個從零開始設計的複雜系統永遠不會起作用,也不可能讓它起作用。你必須重新開始,從一個簡單的系統開始。

Gall's Law, by John Gall

這跟我們的主題有什麼關係呢?

實際上,做成一件事情的關鍵,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拆分目標,而是:你能否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最簡單的模式,再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優化,最終讓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看起來可能有點抽象,我舉一個例子來講:

許多人會知道,我是一個工具控,經常會試用新的工具。那麼,我是如何學習使用一個新工具,使我能夠挖掘它的所有特點,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呢?

我一般會做這麼三件事情:

1)設定框架。

我會先從整體的視角去理解,這個工具跟我目前使用的工具有哪些差別?它的設計思路是什麼?它是爲了解決什麼問題而誕生的?它的優缺點是什麼?有哪些主要功能?內在的邏輯和結構是什麼?等等。

先對它的整體結構,擁有一個大致的框架。

2)建立系統。

然後,我會拎出它的某一項功能,用它來解決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用它來替代掉舊的解決方式 —— 這就構成了一個簡單的系統。

隨後,在日復一日的使用中,熟悉這項功能,直到成爲習慣。

3)優化完善。

當這項功能我已經完全掌握了,不需要再主動、刻意地去練習了,我會再拎出一項新的功能,把它增添到(2)裏面的系統上,重複它,直到熟練掌握。

簡而言之,也就是三步:先建立框架,再設計一個最簡單的系統,最後不斷去優化它,直到實現想要的願景。

這就是我想跟你分享的方法。

 

我把這套方法,稱爲「眼高手低法」。

爲什麼取這個名字呢?因爲它有兩個特徵。一方面,你需要有一個大的框架,來指導你的方向和思路,這是「眼高」;另一方面,你需要先建立一個最簡單的流程,先把它跑順,再對它進行優化、完善,一步步實現你最終想要的樣子,這是「手低」。

許多人常犯的問題,恰恰正好在於「眼高手高」和「眼低手低」。

前者,是一種對「變得更好」的迫切期待,恨不得今天學一樣東西,明天就能消化吸收、內化應用。期望着有一種立刻見效的方法,能讓自己立刻擺脫壞習慣、改掉壞毛病 —— 這是非常不現實的。

真正有效的「改變」是什麼樣的?它永遠是漸變,而不是突變。是當你回顧過去時,連自己也感到驚訝:我過去怎麼會是這個樣子?—— 一切就發生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之間。

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把自己看作一個系統。你身上的每一個特徵、因素、性格,都是構成你這個系統的有機組成要素。接納它們的存在,去直面和理解它們。

然後,從中去尋找薄弱點和瓶頸,給它們施加相應的「力」,讓整個系統慢慢地作出調整,向着你所期望的方向運轉。

所以,我經常跟學員和讀者說:你學到的知識,不要想着立刻能全部消化、用起來,而是先拎出一個方法,去生活中找場景、找問題、找需求,有意識地應用這個方法,把問題解決,再去體會「新方法」和「舊方法」之間的區別,感受它帶給你的反饋。

像這樣,一次次練習,直到把一個方法掌握內化了,再拎出另一個方法,以此類推。

這是前者。後者呢,則是前面講過的「降維」。把達成目的所需的手段的一部分,當成是目的本身。這就是捨本逐末了。你永遠只能奔走在靠近它的路上,而沒辦法真正地抵達它。

所以,一個更好的模式是這樣:

我知道我想要的結果是什麼樣的,也知道現在跟它之間有很大的差距,但不要緊。我先試着調整我現在的狀態,讓它朝着「想要的結果」前進一步。

等到這種調整穩定下來,我適應了這個新的狀態,再給它施加一個力,讓它再移動一步……

在這一步步的調整和偏移之中,我會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了解理想的「終點」。最終,我會達到一個更好的狀態。它未必是最開始我想要的,但一定是一個更有益、更能夠發揮我的價值的。

設定框架,而非設定目標;優化流程,而非堅持行動。

這纔是更全面提升自己、把事情做好的方式。

 

讓我們用幾個例子,來看一看這個方法的具體應用。

先看第一個例子:讀書。

傳統的思路,可能是這樣的:我今年要讀多少本書,要寫多少頁筆記,要輸出多少篇文章……這些不是說不好,但停留在對它們的追逐上,其實意義不大。

更好的方式是什麼呢?

首先,設置一個「框架」:

我想通過閱讀,達到什麼樣的結果?

我希望瞭解哪些領域?我期望在這些領域上面達到什麼水準?

這些領域之間有什麼關係?它們的學習路徑、脈絡和基本框架分別是什麼?

—— 先搭建框架,後面再往框架裏填充東西,纔會事半功倍。

然後,專注於設計一個最簡單的「閱讀系統」。

比如:我先試一試,每天下班後讀1個小時的書,再試着把讀到的內容做成知識卡片、寫成短文。就這樣先嚐試一週,看看效果。

一週後,對這種閱讀學習方式進行復盤和檢查:

這一週,我讀了哪些內容,做了哪些卡片?

這些內容我真的吃透了嗎?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幫助我去思考嗎?

它距離我「瞭解這個領域」還有多遠?

我的時間精力允許我繼續保持這種模式嗎?是否需要進行調整?

如果需要,就對這個閱讀系統進行微調,再嘗試一週看看,依次循環。

直到我覺得我已經完全適應了這種模式,已經使它融入了我的生活,並且每一天的收穫也令我滿意,那麼,就可以再從其他的方面去思考微調。比如:

  • 換一種信息輸入形式呢?用視頻、課程來替代閱讀,會不會更好?

  • 換一種做筆記的方式,比如,直接把筆記寫成文章,發佈出來?

  • 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鞭策、鼓勵,互相探討交流?……

你會發現:框架本身並不會限制這個系統的形態,它完全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也就是說,它處於這個框架的範圍內,不斷地接受我們給它營造的環境,給它澆水灌溉,讓它自由生長,演化、「生成」出不同的模式。

再看一個例子:健身。

爲什麼許多人減肥之後會容易反彈?原因就在於:我們每天的規劃和行動 —— 比如減少熱量攝入,完成定額的運動量……都只是爲了一個目標:讓自己「看到」體重的下降。而並沒有真正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什麼叫生活方式呢?可持續的,無需費力的,纔是生活方式。如果你把每一次健身都當作一種任務,一種苦差事;每一次吃飯都要精挑細選算上大半天,這種方式可持續嗎?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更好的方式是,慢慢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狀態。先從最簡單的鍛鍊做起,比如簡單的HIIT和有氧。在這個過程中,去體會鍛鍊的樂趣,以及它給你帶來的改變:比如,精力更旺盛了;不容易腰痠背痛了;頭不痛了……

那麼,你就會慢慢地把鍛鍊變成一種習慣,乃至於停不下來。

接着,再從飲食入手。戒掉晚上的零食,計算一下自己的營養攝入,安排好自己每天三餐的大致比例,一點一點改善。直到你的身體適應了這種模式,再也不想吃太多東西爲止。

諸如此類。

在這個過程中,你的體重數據不一定會下降,有可能會波動,也未必一定能達到你想要的「理想體重」,但是,你整體的生活狀態,一定是在慢慢變好,變得更健康的。

這纔是最重要的。

也就是說:重要的不是你刻意去做什麼,而是一點一滴改變自己整個生活模式,整體地、系統地,讓自己進入一個更好的狀態。

並不是通過做什麼(do),才能成爲什麼樣的人(be);而是:你要先成爲什麼樣的人,那麼一切就會自然而然地變好,無需你「刻意」去做。

 

理解了這一點,很多問題也許就迎刃而解了。

爲什麼我們平時努力去「培養習慣」,總是很難成功?因爲,跟我們的新習慣對抗的,是我們整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 這怎麼能成功呢?

這就像一家公司:如果一家公司整體的價值觀,就是賺錢爲上、罔顧道德,那你再怎麼去批判它、限制它,會有用嗎?沒用的。甚至,它自己換個CEO上臺,能扭轉這種局面嗎?也不能。

只有當它自上而下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改變了,開始追求可持續的健康商業模式,它纔有可能徹底改變。

所以,好的習慣,一定不是憑空生成、刻意堅持的。而是先採取最小必要性步驟,整體地改善自己的行爲模式,等到適應了,再推動一步,改善,再適應……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接近自己想要的結果。

而一旦你的生活模式發生改變了,新的習慣也就不需要「堅持」了 —— 它就會成爲一個自然而然的事情。

限制我們的,很多時候不是懶,不是拖延,不是缺乏行動力,而是我們整個生活模式和價值觀念本身。

只有從生活模式入手,一步步去推動它,去獲得反饋,進行微調,才能更好地驅動我們的行爲和改變。

我們要追求的,永遠不是「自律」,而是「自驅」。

 

最後,簡單講講「眼高手低法」三個環節裏面的幾個注意點。

1)框架:宏觀視角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框架是什麼?它跟「目標」和「規劃」有什麼區別?

不妨這樣理解:框架的意思就是:把當下這個小的系統,放到一個更大的大環境、大系統裏面來看,會怎麼樣?

如果說「目標」指的是「終點在哪裏」,「規劃」指的是「怎麼走能到達終點」,那麼「框架」就是:我抵達終點是爲了什麼?

它會迫使你從更高層次、更宏觀的整體視角,來看待你當下的方向和行爲。

2)系統:最小必要性

在建立一個最簡單系統的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最小必要性」。

什麼意思呢?它指的是,能夠推動這個系統運轉的動力,越少越好。需要你刻意去做的事情,越簡單越好。這樣,才能最大化地減少摩擦阻力,使得這個系統更不容易停轉下來。

如果你想培養一個習慣,那麼,一定要從最簡單、最小的步驟開始,並讓自己的整個生活模式接納它、適應它,這樣才能起到效果。

任何情況下,「刻意堅持」某些事情,都是非常消耗資源的,一定要想辦法把它簡化,讓它融入日常的行爲模式裏。

3)優化:KPT覆盤法

在優化系統的時候,不妨試試這個簡單的KPT覆盤法:

  • Keep:有哪些東西是有用的,可以保留?

  • Problem:有哪些地方不夠好,哪裏還存在問題?

  • Try:在下一個週期裏,有哪些做法可以試一下?

這是我一直在用的方法,之前也提過,這裏再次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用。

 

本文作者: Lachel,認知思維專家,多個跨界品牌創立者,虎嗅、36氪特約作者,致力於讓更多人學會深度思考。公衆號:L先生說(lxianshengmiao)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