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下的都市圈建設新範式

雲棲號資訊:【點擊查看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裏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未來都市圈三大特徵:現代化、網絡化、流動化

都市圈發展是一次從“進行時”到“未來時”的探索。在國內外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指導意見》給出了都市圈的基本描述。世界範圍內的城市管理、學術界來看,並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但就盤活區域的空間結構潛力,推動空間利用的高質量、現代化開發,發揮特大、超大城市的核心驅動作用的目標是一致的。

目前,不少地方亦在積極探索其具體的劃分、評價與工作標準與機制等。實際上,爲避免陷入傳統“攤大餅”式的城市空間拓展模式,都市圈發展更多是一個“建網”而非“拓圈”,或者說是以“建網”帶動“拓圈”,最終補齊結構性缺口,形成銜接、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羣綜合帶動作用的紐帶的過程。未來都市圈將形成一個現代化、網絡化與流動化的大、小中心高效協同的城市網絡體系。

一、從城市蔓延到精明增長:未來都市圈的建設重點,並不優先在於圈層的擴張,而是“現代化”的實現 。

未來都市圈建設必須走現代化、高質量模式。在經濟、政策、社會等因素的驅動下,全球城市普遍存在蔓延的情況。長期來看,“攤大餅”式的城市擴張會不可避免的產生如交通擁堵、環境惡化與景觀破壞等一系列的問題,並反過來阻礙城市化的進程,這是一種不可持續的城市空間拓展模式。典型如我國普遍存在的基於環路交通建設起來的城市,不管繼續往外拓展多少“環”,但城市始終只有一箇中心,隨着城市人口、產業的不斷集聚,最終將變得越發擁擠,帶來各種各樣難以調和的“大城市病”。

爲了解決這一問題,近年來,學界提出了“緊湊城市”、“精明增長”等新城市理念。相關概念各有側重,但均遵循同一個原則:提升城市空間利用率,而非盲目的土木建設。未來都市圈建設中,除了進行水平維度上的空間拓展,或更應關注垂直維度的空間增厚,以“質量”帶動“規模”將是城市更爲安全、高效的建設方向。隨着國家新基建戰略的實施,以5G 、數據中心、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爲核心的數字基建,正在爲都市圈的質量發展提供重要的現代化技術基礎,推動着城市運行與空間優化的效率提升。

二、等級化網絡化共同作用:大中心、小中心及兩者密切聯繫三大基本要素,構成多中心“網絡化”結構。

突破單核同心圓模式,未來都市圈將呈多中心“網絡化”結構。與城市羣的設計初衷不同,都市圈的“網絡化”是伴隨着等級化的一個“大集中-小分散”的過程[5]。首先表現爲中心城市的極化效應或將繼續加劇。

未來,超大城市、特大型城市仍然是區域、國家的重要增長極,並將進一步強化,成爲持續驅動經濟高質量增長的重要創新引擎,研發、諮詢、金融等知識型高端生產服務業將進一步集聚至大中心城市。其次,將形成衆多專業型、功能型的小中心。農業、製造業、旅遊等專業生產職能,可以轉移到都市圈周邊城市、小鎮,在外圍形成一個個的製造中心、農業中心,與中心城市組成差異化的梯度結構。最後,隨着數字基建的不斷完善,產業互聯網不斷向前發展,不同職能定位的大、小節點城市將突破空間限制,進行更大區域範圍下的產業分工協同。

未來城市網絡體系將在“等級化+網絡化”雙操作系統的加持下,突破規模不經濟的瓶頸。傳統土地經濟線性外溢過程中,常伴隨着“抽水式”與“士紳化”等關於公平性的城市系統倫理問題,低等級的小城市生存現狀受到威脅,從而反過來制約着城市的發展。而在數字經濟的全新圖景下,“上網”爲小節點城市提供了生存改善的重要條件。在享受外圍空間低地價的同時,各節點城市可以通過連接賦能,在更大的空間範圍內,成爲產業鏈的一環,參與產業的分工、協作,分享在線經濟紅利。

三、從低頻聯繫到高頻互動:隨着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的逐步消除,形成高頻率、多要素的“流動化”空間。

“流量”將是未來都市圈城市網絡體系的重要價值指標。一方面,流動的要素類型將呈多樣化發展。2020年3月,國務院發佈《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要促進要素的自主有序流動,提升配置效率。隨着戶籍制度改革、統一人才市場以及技能評價與人才引進制度的不斷深化,人力資源將在更大的範圍下向都市圈集聚;隨着要素市場配置體制機制的推行,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將加速建設,實現更靈活的市場化配置流程。此外,資本、技術、數據等其它核心生產要素,亦將隨着都市圈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從而實現更大市場空間下的自由流通。

另一方面,要素的流動頻率將大幅度提升。人力是最爲典型的流動要素,指導意見中提出的“1小時通勤圈”的基本概念,是基於人口流動效率所提出的一個概念。事實上不僅於此,未來都市圈中隨着企業組織關係、產業分工協作的不斷深化,各類知識、技術、管理以及數據要素亦都將進入頻率更高的交互狀態。未來城市圈最終將是一個同城化的概念,城市節點聯繫將隨着地理距離、行政壁壘與體制機制等限制的減弱而增強,甚至實現“即時通訊”。流動要素越多、流動頻率越大,都市圈將越有活力與創造力。

未來都市圈的數字化訴求:從空間干預、場所營造到社會網絡

《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當前都市圈發展過程中,仍存在明顯的一體化水平不高、分工協作不夠、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協同發展體制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這一方面源於主觀因素,如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和政策方面的阻力和約束;另外一方面則在於客觀技術的限制,如數字平臺和技術與社會實體融合的缺失、滯後或瓶頸。“拿着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適逢國家大力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之際,各項數字技術正在加快成熟,成爲都市圈重難點突破的核心改革力量。

數字技術可從空間干預、場所營造以及社會網絡三個維度,實現未來都市圈城市空間的智慧增強與一體化連接。

第一個維度屬於物理層,空間干預直接作用於城市空間實體,是指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字技術與物理空間融合,從而實現生活、工作環境的創造與品質提升,比如城市中的智慧交通、智能建築、智慧社區等;第二個維度屬於虛擬層,各類數字創新應用,爲人們帶來“連接即服務”、“場景即空間”的服務體驗,如數字政務、在線零售、在線教育與醫療等,極大的提升未來城市空間中經濟、社會功能的豐富度。

第三個維度屬於空間層,引用複雜網絡理論,未來都市圈的整體效益,除了受各個中心節點的“屬性”強弱的影響之外,還受到“網絡密度、中心性、核心度、結構洞和異質性”等一系列“網絡”指標的影響,並且,後者或將成爲更爲重要的可持續發展動力。

數字技術天然的連接能力,將超越軌道交通成爲促進城市網絡形成的最爲核心的連接力量。總體來說,數字技術一方面對各個城市節點進行虛、實兩個維度的空間改造,另一方面將其改造後的各個物理節點、虛擬節點、城市節點組合成爲多層複合的社會網絡。繼物理髮現時代、通信網絡時代之後,數字技術將推動都市圈進入全新的“異構互聯時代”,城市從“局部智能”走向“整體智能”。

數字技術的未來實踐:四大方向賦能都市圈建設

如果我們把數字技術中的新基建、數據要素和產業互聯網的三者關係比作“路—油—車”,未來都市圈就是“土地”,是其實踐的空間載體;未來空間發展除了藉助軌道交通建立快速通勤圈以外,還需要藉助 “路—油—車”,賦能節點城市的內部數字化微循環,以及加強各個節點城市個體、行業、政務等方面互聯互通,促進都市圈的一體化、同城化建設。具體來看,將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賦能:提升空間價值、促進產業協同、加強流動治理與公共服務均衡。

一、堅持以人爲本,推動空間區位與功能變革。

隨着城市邊界、彈性的不斷增大,空間區位與結構變化、功能轉變與重組加劇。數字技術可助力突破“大城市病”中的規模不經濟困境,跨超物理限制,從居住、就業、商業等領域推動個體的變革,增加市民的幸福感。

第一,居住空間由單一功能轉變爲複合功能空間。不管是市中心還是遠郊區,互聯網零售、餐飲、生鮮、網約車以及未來的遠程醫療、遠程養老等服務到家模式,將改變社區開發、運營思路,高密度數字賦能服務將推動空間增厚。如阿那亞位於海邊基於興趣的文旅社區“房地產+互聯網+生活方式”;第二,就業空間的共享化、智能化與交互化。隨着共享經濟的興起,WeWork、衆創空間、共享工作室如雨後春筍;疫情之後遠程辦公成了重要的生產手段,未來VR/AR/MR虛擬、人機交互式工作應用,將會在工作及教育場所空間得到更多的配置,構建數字孿生的未來辦公新模式。

第三、商業空間將呈線上、線下分異化發展。未來公共空間的線上瀏覽、消費、體驗水平可能會超過線下實體空間,雲旅遊、雲展覽、雲蹦迪、雲演唱會正走向現實;線下實體不得不注入更多的科技元素,線下空間+互動設施、+直播、+AR/VR成爲未來商業互動體驗的新趨勢。

二、構建產業互聯,促進行業創新與分工協作。

在新基建、數據要素和產業互聯網“路—油—車”的共同推進下,未來數字技術與各行業將變得更加融合。

對於未來城市產業網絡的形成,主要可解決兩方面的痛點。一個是智能+,幫忙中小城市走出低水平同質化的產業困境。當前中小城市產業發展存在一定的“千城一面”的惡性競爭和資源浪費情況。技術、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的加入,可有效助力中小城市的差異化競爭。產業互聯網已在各行各業展開實踐。從以信息技術賦能種植、加工、營銷全供應鏈精準調節的智慧農業;到通過機器與人的配合,實現更加柔性的、質量和效率更高的生產運營的智慧製造;再到已被廣泛應用的個性設計、數字化供應鏈、精準營銷等利用數字工具集賦能的服務業智能化運營等等,正在爲各行各業創造更多的“排列組合”,從而推動產業變革、差異化競爭。

另一個是連接+,從“離線”到實現區域尺度的分工協作。產業互聯網在智能+的基礎上,繼續發揮泛在化的連接優勢。各行各業、不同設備之間通過互聯網、物聯網連接起來,產生的實時、海量、多維、真實數據,推動着基礎IT設施連接與數字化、商業元素數字化,產業服務正加速上雲。未來企業組織形式可更加靈活,研發、管理與IT服務等職能可集中於城市中心,而生產、物流等職能可選擇地價更低的外圍節點。

三、加強流動治理,建立大數據驅動新模式

隨着城市空間與社會結構的整體變遷,人口、信息、產品、服務與資本等要素的流動強度都會遠遠大於過去的任何階段,亟待技術創新手段的引入,以打破傳統基於區位預設的條塊分割、獨立封閉的治理模式。在新冠疫情期間,數字技術在全國性大流動背景下展開了重要的“臨牀試驗”。

截至目前,一個小小的騰訊“防疫健康碼”已累計亮碼超80億人次,“WE智造”安全復工平臺小程序已被42個地區的2.8萬多家企業用於解決復工過程中的棘手問題,高效的響應了特殊時期下社會集中井噴的跨區域、跨部門流動性治理需求。未來都市圈內要素流動將繼續加劇,數字技術治理手段將一步迭代與升級,併發揮更爲全面、系統的作用。

在5G、物聯網等技術的“硬連接”,以及數據、智能中臺等“軟連接”以及基於小程序、公衆號、二維碼、企業微信等微接口的“微連接”的三大連接方式下,由大數據驅動的“兩縱一橫”流動治理新模式將得到深化,“兩縱”分別是指基礎數據的收集與治理信息的觸達,“一橫”指的是基於數據流動的多部門、多地區、多主體協同。

隨着數據要素市場機制與產業區塊鏈應用的持續探索與產業化,信息共享、監管與隱私保護將更有保障,城市的數據交換、智能分析與終端治理能力將大幅提升,從而更好地迴應未來都市圈的流動治理需求。

四、培育線上生態,實現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是未來都市圈是否成熟的重要標誌。在未來,教育、醫療與政務服務等集聚於城市中心的公共服務資源,可通過線上的數字場景進行信息與服務的交互,從而緩解都市圈外圍區域在這些方面的剛性需求。

醫療方面,目前我國處於供需嚴重不平衡狀態,全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數字技術發展可使醫療空間智能化、社區醫療中心功能增強,遠程問診等方式滿足人們部分醫療需求,彌補了醫療資源配置的不足與空間不匹配。

教育方面,人們對集中化大型教育空間的依賴程度將降低,在線教學、多媒體教學、混合式教學等模式創新,學習方式轉向線上線下結合,未來教育與技術進一步融合,逐漸由在線化、商業化向智能化方向轉變,教育方式以知識爲中心轉向以人爲中心的個性化、便捷化教育,教育地點由固定時間地點向突破時空限制的“泛在學習”發展。

政務方面,政務服務由線下轉至線上,通過自助辦理和在線辦理等方式,實現24小時“不打烊”和“只跑一次”。以粵省事爲代表的政務服務在線辦理APP,通過“實人+實名”身份認證覈驗,即可在APP或小程序進行公積金、社保、港澳通行證等日常服務的辦理,公共服務便利性和滿意度提高。

事實上,未來都市圈的數字化實踐遠不止於此。隨着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等新型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數據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不斷深化,產業互聯網在交通、物流、市場、金融、生態等各個領域的融合與應用創新,數字技術將會持續不斷地爲都市圈、城市羣接入更多變革性的創新力量。

未來,還有待各個線上線下企業、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公益機構和廣大用戶在內的城市運行參與方一同去探索,挖掘都市圈更大的的數字化機會與價值。

【雲棲號在線課堂】每天都有產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地址:https://yqh.aliyun.com/live

立即加入社羣,與專家面對面,及時瞭解課程最新動態!
【雲棲號在線課堂 社羣】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發佈時間:2020-05-28
本文作者:付靜
本文來自:“獵雲網”,瞭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獵雲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