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實習的那些事

前言

   最近有學弟學妹私下問我,自己在讀研期間到底要不要找一個實習的工作去鍛鍊下自己?看得出他們挺糾結,所以打算寫一篇帖子說一下我當年實習的情況和一些感想,該帖僅供計算機相關專業參考,嘻嘻。

1.讀研期間到底要不要去實習

    如果你正處於研二,哪怕明知道自己不能出去實習,相信你也一定在某個時刻思考過這個問題,說明這個問題在讀研期間的確是一個值得思考且挺重要的事情。那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到底要不要出去實習呢,我覺得也得看「天時、地利、人和」。以我近視眼的觀察,我覺得研究生的狀態,大致可以分爲這麼幾類:

    A.導師奮鬥在科研一線,學生幾乎「996」學習制。

        我不太建議這類同學出去實習,因爲奮鬥在科研一線的老師,他們很清楚在自己研究課題的哪些點上可以做出成績,甚至清楚什麼點能發什麼檔次的論文,所以只要跟着老師認認真真做下去,發個高質量的論文還是指日可待的。實習機會和高質量的論文,我個人覺得閉着眼睛都該選高質量的論文,畢竟高質量的論文無論對你日後找工作還是幹工作都很很加分。

    B.導師不在科研一線,只能給你「一點」建議。

       這類同學像一鍋夾生飯,其實半生不熟挺難受的。老師雖然都是業界泰斗(以前的),但是隨着年齡增大,學習新技術的能力和興趣就慢慢下降了,面對新事物,比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浪潮,只能吃老本再加看有限的論文,所以指導你的時候心有餘力不足。如果你想做出點事情,從調研到發現問題,最後到解決問題,撰寫論文幾乎都要一個人完成,很有可能最後會半途而廢。這類同學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仔細斟酌,如果自己的科研能力一般,也不想讀博,我覺得不妨考慮下去外面實習。

    C.導師只管養生,對你「放羊」管理。

      如果你的老師還有一兩年就退休了,恭喜你!你很有可能就是“關門弟子”。當“關門弟子”最大的好處就是自由,整個研究生期間你都會過的很輕鬆,因爲老師已經不太關心學校的事了,只想長生不老和帶孫子。你可能一年也見不到老師一次,只有等你畢業的時候你才發現老師「給你自由過了火」。這類同學跟B類同學很像,我個人強烈建議你出去實習。

2.想去實習應該準備些什麼

    大部分同學都在想我到底要不要去實習,其實更應該考慮的是我用什麼技能或者能力來得到一個大廠的實習機會。不管你搞開發、算法、還是什麼前端,WEB類的崗位,我覺得以下基礎必須過關:

    a.熟悉至少一門語言。

    b.數據結構功底紮實,基本的數據結構能用你擅長的語言實現。

    c.計算機網絡

    d.計算機操作系統

    c.較強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

    如果你想去一些小公司,小公司可能更看重的是你做過的項目,會關心你做的項目是什麼級別的,遇到過什麼問題,以及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是你學習的能力,因爲他們想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可以上手爲公司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去培養你。

3.實習工資該怎麼談

    不要談!!!

    首先你得了解市場行情,在合理範圍內就行了,別討價還價,除非你能力特強。而且大公司對實習工資的定價一般都有嚴格的規章流程,一旦定了不會輕易改變,而且基本可觀。小公司的話其實價位可能低一些,最主要的是去學習東西,不要把實習工資看得太重,等你學到了東西,籤offer的時候用實力好好談。(如果去小公司打雜,趁早溜)

4.在公司實習和在學校的區別

     我想說一些事情,讓大家體會一下學校和公司的區別。

     先介紹下我實習的大致情況,我當時是在西安一家搞計算機視覺的外企實習,公司規模將近100人吧,公司接的項目主要是跟歐美一些企業合作,比如HM,迪士尼,微軟,具體來說就是利用計算機視覺來做客流量分析,爲商家提供解決方案。我的崗位是深度學習算法工程師,被分在一個6人的算法小組裏,重點說兩個人,組長趙和同事侯。

    組長趙是英國海歸,侯是加拿大雙學位,跟我年齡差不了幾歲。

    剛去公司第一天,被分到一臺1070的電腦,首先被組長趙要求安裝好Ubuntu16.04系統配置好python3.5,opencv,tensorflow等環境,因爲在學校配置過,再加上百度,所以也沒遇到什麼大坑。完了後直接被分配了一個任務,用pytorch框架對行人進行性別、年齡的識別。說實話有點懵逼,一是因爲當時根本沒聽說過pytorch,二是感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