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常用命令积累

——————————————————————————————

netapp卷扩容:

df -Ah

#查看磁盘总使用情况

vol size database +100g

#给database卷扩容



——————————————————————————————

curl http://members.3322.org/dyndns/getip

取内网本机对应的出口ip



——————————————————————————————

iostat -xtc 设备名 间隔s 统计次数
例如:iostat -xtc vol 1

device    r/s    w/s   kr/s   kw/s wait actv  svc_t  %w  %b  tin tout  us sy dt id
列表头说明:
device 设备名
r/s 每秒读次数
w/s 每秒写次数
kr/s 每秒读多少k字节
kw/s 每秒写多少k字节
wait 等待服务的平均事物数(队列长度)
actv 处于活动服务状态的平均事务数
svc_t 平均服务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w 队列不为空的时间百分比
%b 磁盘繁忙的时间百分比
tin 终端输入队列中的字符数
tout 终端输出队列中的字符数
us 用户模式下cpu使用率
sy 系统模式下cpu使用率
dt I/O等待
id cpu空闲百分比




——————————————————————————————

rsync --log-file-format 解释

%h 远程主机名

%a 远程IP地址

%l 文件长度字符数

%p 该次rsync会话的进程id

%o 操作类型:"send"或"recv"

%f 文件名

%P 模块路径

%m 模块名

%t 当前时间

%u 认证的用户名(匿名时是null)

%b 实际传输的字节数

%c 当发送文件时,该字段记录该文件的校验码

默认log格式为:”%o %h [%a] %m (%u) %f %l”,一般来说,在每行的头上会添加”%t [%p] “。在源代码中同时发布有一个叫rsyncstats的perl脚本程序来统计这种格式的日志文件。




——————————————————————————————

windows下根据pid查询进程目录的命令——

查看所有的进程的

wmic process  list

查看进程名,路径,pid 再配合使用find或findstr就可以查到pid对应的路径了

wmic process get name,executablepath,processid|findstr pid




——————————————————————————————

seq 批量生成

Usage: seq [OPTION]... LAST
  or:  seq [OPTION]... FIRST LAST
  or:  seq [OPTION]... FIRST INCREMENT LAST
Print numbers from FIRST to LAST, in steps of INCREMENT.

  -f, --format=FORMAT      use printf style floating-point FORMAT
  -s, --separator=STRING   use STRING to separate numbers (default: \n)
  -w, --equal-width        equalize width by padding with leading zeroes


-f格式

#seq -f"str%03g" 9 11

str009

str010

str011


-w等宽(不能和-f一起使用)

#seq -w 99 101

099

100

101


-s间隔符(默认间隔符是回车)

#seq -s" " -w 99 101

099 100 101



文件锁

flock -xn $lock_file -c ‘command’

如果系统部支持的话,也可以自己做一个锁文件,脚本之初判断所文件是否存在,存在则exit,反之则touch空文件,脚本主体执行完毕删除锁文件。

这样做可以避免脚本在crontab中重复执行,尤其类似rsync这样的操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