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思想者 - 測試環境(Test environment)

軟件測試思想者 - 測試環境(Test environment)

 

說到測試環境,毋庸置疑,是軟件測試的基礎。沒有測試環境,測試就無從談起;沒有測試環境,測試人員也難爲無米之炊。既然測試環境如此重要,那麼怎麼搭建?又由誰來搭建呢?搭建的依據、原則和方法又是什麼呢?這些搭建測試環境的技能是一個高級測試工程師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級測試工程師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其價值和競爭力所在。下面一起來學習吧。

 

一、測試環境的含義(Definition)
測試環境(Test environment)是指測試運行於其上的軟件和硬件環境的描述,以及任何其它與被測軟件交互的軟件,包括驅動和樁。
測試環境=軟件+硬件+網絡+數據準備+測試工具


二、測試環境由誰來搭建和維護(Install, Uninstall, Upgrade)
測試環境的搭建和維護,在不同的公司可能會有不同的安排,沒有一定之規。通常會由如下3類人來做這個工作。

  • 開發人員(Dev)
  • 運維人員(Ops)
  • 測試人員(Test)

測試環境在英語中,通常有setup、stack等叫法。


三、測試環境搭建的依據或測試矩陣(Test Matrix)
這裏的測試矩陣是指該測試包含多少套測試環境配置組合,每套測試環境配置組合通常包括如下內容:

  • 語言(Language:簡體中文,繁體中文,德語,法語,等等)
  • 操作系統(OS:Windows 2012, Windows 2012,Redhat 7.3,Solaris 10,等等)
  • 數據庫(DB:Oracle,MS SQL Server, DB2, 等等)
  • 瀏覽器(Browser:IE11, Firefox, Chrome, 等等)
  • ......

真實的測試環境,有的比較簡單,有的又非常複雜。複雜的情況,除了上面提到的軟件之外,可能還要求操作系統集羣、數據庫集羣和中間件集羣,等等。


四、測試環境的搭建方式

  • 手工搭建
  • 自動化搭建:可藉助於像Jenkins等持續集成工具來實施


五、測試環境相關環境的介紹
1、開發環境
開發環境是開發人員開發、調試的環境。

2、測試環境
測試環境是測試人員用來測試的環境。測試環境又可分爲如下幾種:
功能測試環境(Function test environment)
自動化測試環境(Automation test environment)
性能測試環境(Performance test environment)
國際化測試環境(I18N test environment)

  •     Localized OS + Pseudo Build
  •     Localized OS + Localized Build
  •     Localized OS + English Build

僞本地化測試環境(Pseudo test environment)

  •     Localized OS + Pseudo Build

本地化測試環境(L10N test environment)

  •     Localized OS + Localized Build

3、生產環境


六、測試環境的搭建原則和方法
1、搭建原則

  •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測試環境應儘可能與生產環境一致(包括測試機數量和配置)
  • 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測試環境可以根據生產環境要求按比例縮小測試機的數量規模和配置

2、搭建方法
建議使用“實體機+虛擬化”相結合的方式搭建測試環境。

  • 用實體機搭建測試環境,貼近用戶實際,雖然也可以備份還原,但失敗率高。
  • 用虛擬化技術搭建測試環境,既節約成本,又方便備份還原。


七、測試環境測出來的軟件質量和生產環境的真實的軟件質量等價嗎?
測試環境的配置越接近生產環境,測試環境測出來的軟件質量越逼近生產環境的真實的軟件質量,很難說二者體現的軟件質量完全等價。如果直接在未來要使用的生產環境上測試,那麼測試質量是一致的。

 

如何聯繫“軟件測試思想者”?

 

  •     微信公衆號:SoftwareTestThinker
  •     微信號:weixin_samwang_2015
  •     QQ號碼:81976881
  •     郵箱:[email protecte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