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壓力測試、併發測試

Jmeter設置語言爲中文:
Options – > Choose Language – > Chinese(Simplified)

jmeter常用測試元件

  • 測試計劃:默認
  • 線程組:設置併發數、併發時間、請求循環次數
  • 採樣器(simple):較常用HTTP請求、JDBC Request、Soap/XML - RPC Request
  • 監聽器:查看結果樹
  • 斷言:響應斷言,通過對比服務器返回的響應數據,判斷請求是否成功
  • 配置元件:用戶定義參數
  • 後置處理器:正則表達式

創建一個線程組

  • TestPlan --> 添加 --> 線程 --> 線程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設置線程組參數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線程數:我將它理解成模擬的用戶數,假設線程數爲100,那麼久相當於模擬100個用戶;
  • Ramp-Up Period:每個線程的執行時間間隔,如果爲0那麼就相當於是併發的意思;
  • 循環次數:執行任務的次數,永遠的意思就是一直循環執行,不停止;
  • 調度器:設置開始、結束時間、打開看看就懂了;

eg:

假如線程數爲100,Ramp-Up Period 循環次數爲1
意思可以理解成100個用戶(線程)同時執行一次任務

創建HTTP請求

  • 線程組 --> 添加 --> 取樣器 --> http請求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配置HTTP請求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添加運行結果監聽器

線程組 – > 添加 – > 監聽器 – > 察看結果樹/聚合報告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聚合報告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Smples:本次場景中一共完成了多少次請求
  • average:平均響應時間
  • Median:中位數、也就是說統計50%的用戶響應時間
  • 90%Line:90%用戶的響應時間
  • 95%Line:95%用戶的響應時間
  • min:最小響應時間
  • max:最大響應時間
  • PS:以上時間的單位均爲ms
  • error%:本次場景中出錯的請求數量/請求的總數
  • troughput:吞吐量、“吐”進去的是請求,“吐”出來的是結果,吞吐率說的是軟件系統的“飯量”,即軟件系統的處理能力,也就是單位時間內軟件系統能夠處理多少數據/事務
  • KB/sec:以流量作衡量的吞吐量,也就是說每秒從服務器接收的數據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