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政策、要以、內涵和原則

蕪湖市這些年圍繞新型智慧城市都做了些什麼?、

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到今天,一些新的技術: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情況和現狀

新技術支撐城市產業的發展。

1.新型智慧城市政策、內含及要點

2.蕪湖新型智慧城市都幹了什麼

3.信息技術的發展,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現狀

4.新興技術支撐產業發展現狀

答:

1、新型智慧城市:是以爲民服務全程全時、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數據開放共融共享、經濟發展綠色開源、網絡空間安全清朗爲主要目標,通過體系規劃、信息主導、改革創新,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進,實現國家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新生態。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重點:

物聯網開發體系架構,以物體命名解析系統和物聯港爲核心的物聯網基礎設施,掌握網絡發展和網絡空間安全的主導、主動和主控權。

城市開發信息平臺,平臺+大數據爲策略,提供城市資源大數據通用服務平臺,致力於實現數據共融共享,消除信息孤島,保障數據安全,提高大數據應用水平。

城市運行指揮中心,全面透徹感知城市運轉,接入社會及網絡數據,實現跨部門的協調聯動,提升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效率。

網絡空間安全體系,涵蓋城市基礎設施安全、城市數據中心安全、城市虛擬社會安全的安全體系。

新型智慧城市六個一建設理念:一個體系、一張天地一體的柵格網、一個通用功能平臺、一個數據集合、一個城市運行中心、一套標準。

新型智慧城市的體驗應用:

智慧峯會、智慧停車、智慧醫療、智慧烏鎮、智慧視覺、智慧環境管理、開放物聯網應用、協同製造。

雄鷹系列行業級無人機

新型智慧城市與智慧城市的區別:

十三五規劃:我們要深刻認識互聯網在國家管理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等爲抓手,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爲途徑,建設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數據中心,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

新型智慧城市不同於傳統智慧城市,它有着新目標、新思路、新原則、新內涵、新方法、新要求。

新目標:以城鄉一體、人與自然一體的綠色協調發展爲新型智慧城市的長遠目標。

新思路:以創新一體化機制爲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思路

新內涵:以人民爲中心作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內涵

新原則:以信息數據等社會資源開放共享爲基本原則

新方法:以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爲基本方法

新要求:安全可控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新要求

2、蕪湖市,我市自2014年獲得首批國家信息惠民試點城市以來,緊緊圍繞便民、利民、惠民這一理念,以大數據爲基礎,以互聯網+爲紐帶,大力實施基於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的信息惠民工程。互聯網+政務服務

曠世科技與蕪湖市人民政府達成合作,爲蕪湖打造創新之城提供有力支撐。

公共場所免費wifi,城市wifi

目前蕪湖已實施的民生應用項目主要有:數字城管、數字交通、平安校園、平安社區、中心城區三維景觀可視化、地下管網信息管理、建設工程資料在線同步跟蹤管理、建設工程全過程監管互動系統、城市排澇和防雨雪災信息化監控系統等信息平臺。

易政網(蕪湖市政務服務)

城市令(蕪湖市城市一卡通)

3、信息技術的發展,現狀

 

 

政策:

二、


內涵:

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新理念,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新方法,目標是使得基礎設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務更加便捷、社會管理更加精細、生態環境更加宜屆,產業體系更加優化。 
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來感知、監測、分析、整合城市資源,對各種需求做出迅速、靈活、準確反應,爲公衆創造綠色、和諧環境,提供泛在、便捷、商效服務的城市形態

智慧城市建設成敗的關鍵不再是數字城市建設中建設大量IT系統,而是如何有效推進城市範圍內數據資源的融合,通過數據和IT系統的融合來實現跨部門的協同共享、行業的行動協調、城市的精細化運行管理

要點:

“高效綠色”、“互聯互通”

“高效綠色”,是因爲新型智慧城市肩負着節能減排的重任,綠色是一定要達成的目標。

”互聯互通”則意爲,“讓數據多跑路,要讓百姓少跑路”。馬虹說,建設智慧城市絕對不僅僅是搞一個一個的信息化系統,而重要的是讓所有的系統之間能夠實現互聯互通,讓數據能夠跑起來,讓數據能夠承載更多的應用價值。

新型智慧城市

建設的四個重點,即物聯網開放體系架構、城市開放信息平臺、城市運行指揮

中心、網絡空間安全體系。

“新型智慧城市”相較“智慧城市”而言,主要體現三個“新”,一是新的戰略重心——構建一套適應城市特色、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二是新的思維理念——從通過上設備、做系統,解決城市單一或局部的表象問題,到通過合理規劃數據流,串聯城市運行的方方面面,進而從根本上解決城市問題;三是新的攻關方向——從城市視角出發,以數據驅動爲核心,系統性解決城市複雜性問題,提升市民獲得感

http://www.rmlt.com.cn/2016/1202/450252.shtml

新的原則:即以信息數據等社會資源“開放共享”爲基本原則。

新目標:以城鄉一體、人與自然一體的“綠色協調”發展爲新型智慧城市的長遠目標。

新思路:以“創新一體化機制”爲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思路。

新的內涵:以人民爲中心作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內涵。

新的方法:以“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爲基本方法。

 

 

蕪湖做了什麼:http://it.wuhu.gov.cn/NewsDetail.aspx?pSysID=9503

由訊飛聯創提供技術支撐和運營管理的易戶網、城市令APP

提取公積金、申領健康家庭一卡通、“小升初”網上報名、居民醫保繳費

全市共有網上政務服務辦事項5996個,其中20%可全程網上辦理,政府免費提供郵寄服務。

將原來計生和衛生的7項證件服務整合到《健康家庭一卡通》

http://3g.163.com/dy/article/D89NID0J05148TL2.html

智慧園區、電子政務、數字城管、智慧環保、平安城市、智慧旅遊、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物流、智慧教育、服務便民E網通

2013年,蕪湖成爲首批國家90個智慧城市試點城市

2016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峯會上,蕪湖創新政府網絡化管理和服務指數位列全國第五、安徽首位

2017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創新50強

2018首屆中國智慧社會發展大會暨第二屆新型智慧城市發展高峯論壇”在北京舉行,蕪湖市榮獲“2017中國新型智慧城市惠民服務優秀示範城市”,也是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在城市令APP、市政務服務門戶上,市民可以享受足不出戶的智慧生活,提取公積金、申領健康家庭一卡通、居民醫保繳費

建設安徽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大數據聯合實驗室

2017年,蕪湖位列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第16位

 

 

新技術發展現狀

大數據:

其主要內容主要分爲三部分(1)數據軟、硬件製造業;其主要內容包括一些硬件製造、軟件開發、軟硬件相結合的相關數據服務業,涉及範圍爲數據相關軟件製造到數據服務等一系列相關業務。(2)數據服務業通常是指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給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的服務業。(3)數據內容業:數據內容業主要是指以信息爲主,涉及到市場的各個領域,通常這些領域主要從事數據的整理、採集、加工、傳播等數據服務產業羣。

國務院發佈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中提到,將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管理機制。

大數據將對人類生活產生深遠影響,大數據是未來科技浪潮發展不容忽視的巨大推動力量

根據監測統計,2017年全球的數據總量爲2106ZB(1個ZB等於十萬億億字節),目前全球數據的增長速度在每年40%左右,預計到2020年全球的數據總量將達到40ZB。綜合多家機構的預測,2018年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到454億美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爲15.37%,市場規模達805億美元。預計2018年底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到280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爲27.29%。

 

雲計算: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於因特網的超級計算模式,在遠程的數據中心裏,成千上萬臺電腦和服務器連接成一片電腦雲。因此,雲計算甚至可以讓你體驗每秒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擁有這麼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模擬核爆炸、預測氣候變化和市場發展趨勢。

企業使用雲服務可以節省高昂的IT投入費用,提高IT設施的利用率、降低企業信息化成本。隨着雲計算技術的成熟及雲服務價格的下降,企業對雲計算的認知及採用度逐步提高,雲計算市場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從雲計算部署的方式來看,混合雲的部署方式則是未來的趨勢,由於混合雲的構建結合了公有云的低成本和私有云高安全性的優點,混合雲用戶可以把非關鍵業務放置在相對廉價的公有云上的同時,將關鍵業務保留在內部基礎設施上去運行。

A、雲計算的政策支持不斷深化

2010 年 10 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將雲計算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2011 年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將雲計算列入重點推進的高技術服務業;2015 年,工信部啓動“十三五”綱要,將雲計算列爲重點發展的戰略性產業,打造雲計算產業鏈。國家關於雲計算的政策逐漸從戰略方向的把握走向推進實質性應用。

B、智慧城市建設、重點行業應用將成爲雲計算的重要市場

進入集中建設階段的智慧城市建設爲雲計算帶來廣闊市場,同時推動電子政務、民生應用等領域的雲計算應用。目前,各地大力發展政務雲、城市雲和教育雲、醫療雲等,金融、教育、旅遊、醫療等行業的雲平臺發展速度開始加快。另一方面,隨着雲計算生態鏈和雲計算技術的日趨成熟、雲服務價格的下降,雲服務被越來越多的行業用戶所使用,帶動了市場的整體快速發展。

C、產業規模保持高速增長

雲計算產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從全球來看,2015 年雲計算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 1,800 億美元,增長率達 18%。從國內來看,2015 年國內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將超過 90 億元。雲計算的發展將帶動和促進上下游電子產品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2015年我國雲計算上下游產業規模將超過3,500億元隨着區塊鏈的產生,可以第一次用技術的手段,解決了交易的信任問題,第一次用技術實現了爲交易背書,通過互聯網與區塊鏈的結合,可以產生類似互聯網和共識協議的效果。

D、雲基礎軟件產品市場潛力巨大

隨着雲計算產業規模的逐步擴大,大型企業和政府用戶逐步採用雲計算技術構建雲計算基礎設施,一般採用公有云或私有云兩種方式構建,並以服務的方式提供給內部用戶、業務部門和外部供應商與合作伙伴。但云服務用戶更加關注行業雲應用服務,以及如何將傳統的企業軟件升級到雲計算環境中運行。

這一趨勢使行業雲應用的建設需求逐步增加,硬件投入比例降低,軟件在雲計算產業中的比重逐步提升,爲雲基礎軟件產品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作爲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催生新的技術、產品、產業、 業態、模式,從而引發經濟結構的重大變革,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提升。

麥肯錫預計:到 2025 年全球人工智能應用市場規模總值將達到 1270 億美元,人工智能將是衆多智能產業發展的突破點。

通過對人工智能產業分佈進行梳理,提出了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圖,主要分爲:核心業態、關聯業態、衍生業態三個層次。

 

物聯網:

定義:目前,國際上公認的物聯網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發展歷程 

      物聯網發展第一階段:物聯網連接大規模建立階段,越來越多的設備在放入通信模塊後通過移動網絡、WiFi、藍牙、RFID、ZigBee等連接技術連接入網。在這一階段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連接建設及管理、終端智能化是核心。

  物聯網發展第二階段:大量連接入網的設備狀態被感知,產生海量數據,形成了物聯網大數據。在這一階段,傳感器、計量器等器件進一步智能化,多樣化的數據被感知和採集,彙集到雲平臺進行存儲、分類處理和分析。該階段主要投資機會在AEP平臺、雲存儲、雲計算、數據分析等。

  物聯網發展第三階段:初始人工智能已經實現,對物聯網產生數據的智能分析和物聯網行業應用及服務將體現出核心價值。

 物聯網的架構:標準的物聯網系統可以大致分爲四個層面:感知識別層、網絡構建層、管理服務層、綜合應用層。

主要技術:物聯網技術”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技術”,是在互聯網技術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一種網絡技術;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在物聯網應用中有五項關鍵技術。

 網絡通信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包含很多重要技術,其中M2M技術最爲關鍵。“M2M”是“Machine-to-Machine”的縮寫,用來表示機器對機器之間的連接與通信。從功能和潛在用途角度看,M2M引起了整個“物聯網”的產生。

 傳感器技術。

    RFID標籤,也可稱爲射頻識別技術

    嵌入式系統技術。

    雲計算

1. 從行業整體發展態勢來看,國內物聯網行業未來應用的廣度和效益更加巨大

隨着連網設備技術的進步、標準體系的成熟以及政策的推動,物聯網應用領域在不斷拓寬,新的應用場景將不斷涌現。未來幾年內,我國物聯網產業將在智能電網、智能家居、數字城市、智能醫療、智能物流、車用傳感器等領域率先普及,預計將實現三萬億的總產值,成爲產業革命重要的推動力。

(1) 智能物流將成爲行業發展趨勢。

(2) 物聯網智能醫療前景看好。

(3) 智能家居領域將迎來較快發展機遇。

(4) 車聯網發展更加成熟。

2. 按區域結構分析,國內物聯網分工協作格局進一步明顯

目前,國內物聯網產業已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區等四大區域集聚發展的總體產業空間格局

產業發展“多點開花”,熱點地區將不斷涌現。

產業分佈“星火燎原”,二、三線城市紛紛投身物聯網產業發展。產業分佈“星火燎原”

產業演變“合縱連橫”,區域分工將進一步顯現。

3. 按技術應用來看,物聯網與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進一步加深

作爲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聯網的跨界融合、集成創新和規模化發展,在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當前,NB-IOT、5G、人工智能(AI)、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邊緣計算等一系列新的技術和題材將不斷地注入物聯網領域,助力“物聯網+行業應用”快速落地,促使物聯網在工業、能源、交通、醫療、新零售等領域不斷普及,也催生了智能門鎖、智能音箱、無人機等諸多單品成爲物聯網的新應用。

 

區塊鏈:

一.區塊鏈發展的歷史及其現狀

       2008年11月,中本聰發表了論文《比特幣: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2009年1月,中本聰通關其設計的軟件挖掘出了創世區塊,開啓了比特幣的時代。在2010年9月的時候,全球第一個礦場(?)發明了多個節點合作挖礦的方式,這也成爲了比特幣挖礦行業的開端;

  2011年4月,比特幣官方有正式記載的第一個版本:0.3.21,標誌了比特幣真正的登堂入室,它讓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交易了;

  2013年,比特幣發佈了0.8的版本,這是比特幣歷史上最重要的版本,它完善了比特幣節點的內部管理、網絡通訊的優化。然而也是在這個版本,比特幣引入了一個大BUG,這個版本發佈了以後,比特幣短時間就出現了硬分叉,導致整個比特幣不得不回退到舊的版本,也導致了當時比特幣的價格產生了大幅度的下跌。

  2016年1月,比特幣的全網算力達到了1EH/S,在Github上也超過了1萬個開源的相關項目,這些證明了比特幣生態環境已經逐漸成熟了。

現在,比特幣已經完全成熟,密碼學的概念也逐漸被人們認知和接受,區塊鏈也作爲一種技術而登堂入室,Google學術論文已經收藏近2萬篇的論文。從現實世界也能看出,區塊鏈技術已經不再依附於比特幣、以太坊及任何數字貨幣的技術,而是真正作爲一種獨立的技術,納入到學術研究領域。

二.區塊鏈的商業價值: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在追求更方便、快捷的價值交換,按照交易方式,可以大致的把人類社會分成三個階段:

  1.物物交換

  2.一般等價物交換

  3.信用經濟

       互聯網對世界上的信息流通,產生了根本性的變革。

  進行探討。在傳統的模型中,每傳遞一次物流和資金流,約有3倍左右的信息流產生和傳遞。而互聯網介入後,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傳遞100倍以上的信息流。信息的充分溝通,帶來了物流和資金流的優化,但是由於互聯網本身解決不了信任問題,即使可以高效的實現信息和有價憑證的傳輸,但是依然要引入第三方背書來解決互信的問題。

隨着區塊鏈的產生,可以第一次用技術的手段,解決了交易的信任問題,第一次用技術實現了爲交易背書,通過互聯網與區塊鏈的結合,可以產生類似互聯網和共識協議的效果。

區塊鏈用自身的優勢,保證了價值互享網絡的信息公開、透明、準確等特性,並保護了參與者的隱私和數據安全。

1.全社會智能資產化    它被稱爲全社會智能資產化的概念

智能資產一般是指以區塊鏈模型爲基礎的可交易的所有資產類型,這些資產可能是物理世界中真是存在的,如房子、汽車、電腦等等,也可能像類似於股票、證券、版權等無形的資產,任何資產都可以在區塊鏈上註冊,其所有權是被控制私鑰的人所掌握的。資產的所有者能夠通過轉移私鑰或資產給另一方,來完成出售資產的行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交易。

而能夠廣泛的構建第三方信任的去中心化資產管理系統,以及通過加密的方式來控制資產,這也許能夠在物權、法律的範圍內獲得極大的應用。能夠通過資產本身進行記錄來極大簡化資產所有權的管理。

  區塊鏈技術提供一個重塑身份認證和安全進入的方式,而且更細的粒度、更靈活、更面向實時需求,遠比當前的技術選擇有更高的可行性,並可以通過優雅的遷入物理世界、硬件技術中的這種方式來方便的使用。

2.對接機器經濟。因爲機器間無法處理信任的概念,那麼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去第三方信任機制,就可以補足機器間關係的短板了

3.優化社會構成。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大規模的協助領域,其影響絕不會侷限於個別的地方,而是會改變我們所有人的協作方式。

 

新技術對新型智慧城市的支撐:

4、新興技術對新型智慧城市的支撐:雲是城市重要基礎設施,網絡是信息連接必要渠道,雲網一體化是未來發展趨勢,大數據是城市智慧的引擎。

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這些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指揮城市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運用好這些新技術,開發出滿足城市運行發展需求的應用和產品。成爲打造特色智慧城市的關鍵因素。

移動互聯網是智慧城市的神經,爲智慧城市提供無處不在的網絡,物聯網是智慧城市的血管,使得智慧城市實現互聯互通,雲計算是智慧城市的心臟,所有數據、所有服務都由它來提供,所以它是一個心臟,爲城市各領域的智能化應用提供統一的數據平臺;而大數據則好比智慧城市的大腦,是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的智慧引擎,在這些新技術與新應用的支撐下,智慧撐死得以快速推進和發展。

百度筷搜成爲最受期待的智能設備,其背後是強大的物聯網。

大數據是社會科學新方法,爲城市規劃管理、企業戰略發展提供決策支持、政策評估、風險預判等;

智慧城市在經歷1.0、2.0時代後,正在進入3.0時代。1.0時代是由高科技公司牽頭的,2.0時代是由政府治理需求爲主導的,3.0將是由全面共同參與完成的。3.0時代,城市建設圍繞“優政、惠民、興業”的整體發展目標,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分公共服務“一平七通”、公共設施服務、產城融合服務三個階段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在長期的經驗積累中總結,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四個“一”支撐。

一朵雲——雲數據中心、政務雲&工業互聯網

一個數——從政府數據運營到數據智慧釋放

一個口——城市門戶愛城市網   每個城市都需要一個匯聚不同智慧應用場景的城市門戶

一個運營商——智慧城市運營商    智慧城市是一個極其綜合、複雜、包容所有技術的承載體,已成爲支撐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十九大會議精神已經爲新型智慧城市創新發展進一步指明瞭方向。可以這麼認爲,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各個領域都與新型智慧城市創新發展緊密相關。以後的信息技術,包括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智能網等都將與經濟、社會、科技、文化、軍事及人民的生活、工作、社交等實現全面融合發展。一方面,這些高科技爲新型智慧城市發展不斷提升了技術和物質支撐,另一方面,新型智慧城市又是這些高科技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載體和落腳點。

現如今中國的兩大趨勢:信息化趨勢,新型城鎮化趨勢。

目前,我國新型智慧城市發展不但越來越深入,而且範圍也越來越廣泛。比如去年七月投入使用的全自動化的青島港口、電子商務貨場機器人分揀系統,以及去年12月初投入使用的全世界最大的智能化港口 - -上海洋山深水港第四期碼頭。標誌着我國新型智慧城市發展正在從城市管理、社會服務向生產製造、交通運輸、研發創新等多領域不斷深入。

隨着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快速發展,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展也會日新月異。我們已清楚地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正在加快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發展,許多方面已在引領世界。比如微信支付已對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20年前,我們正在抓住信息技術革命發展機遇時,西方國家已有60%的人在普遍使用信用卡,我們金融電子化則剛剛起步。現在我們已反超和領先西方國家。我們可以不帶信用卡,用更方便的網絡支付,而且是隨處可見,隨處可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