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必須瞭解雲原生?!

伴隨雲計算的滾滾浪潮,雲原生(Cloud Native)的概念應運而生,雲原生很火,火得一塌糊塗,都2019年了,如果你還不懂雲原生,那真的Out了。

大家言必稱雲原生,卻鮮少有人告訴你到底什麼是雲原生,若是找資料來看,讀完大多會感覺雲繞霧罩,一知半解,總之虛得很;

甚至會讓你一度懷疑自己的智商,不過我對於讀不懂的文章,一律歸因於寫文章的人太蠢,當然這不一定是事實,但這樣的思考方式能讓我避免陷入自我懷疑的負面情緒。

雲原生之所以解釋不清楚,是因爲雲原生沒有確切的定義,雲原生一直在發展變化之中,解釋權不歸某個人或組織所有。

技術的變革,一定是思想先行,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興旺發達也是因爲有戰無不勝的馬指導。

 

何謂雲原生?

雲原生是一種構建和運行應用程序的方法,是一套技術體系和方法論。雲原生(CloudNative)是一個組合詞,Cloud+Native。

Cloud表示應用程序位於雲中,而不是傳統的數據中心;Native表示應用程序從設計之初即考慮到雲的環境,原生爲雲而設計,在雲上以最佳姿勢運行,充分利用和發揮雲平臺的彈性+分佈式優勢。

Pivotal公司的Matt Stine於2013年首次提出雲原生(CloudNative)的概念;2015年,雲原生剛推廣時,Matt Stine在《遷移到雲原生架構》一書中定義了符合雲原生架構的幾個特徵:12因素、微服務、自敏捷架構、基於API協作、扛脆弱性;

到了2017年,Matt Stine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又改了口風,將雲原生架構歸納爲模塊化、可觀察、可部署、可測試、可替換、可處理6特質;而Pivotal最新官網對雲原生概括爲4個要點:DevOps+持續交付+微服務+容器。

2015年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成立,CNCF摻和進來後,最初把雲原生定義爲包括:容器化封裝+自動化管理+面向微服務;

到了2018年,CNCF又更新了雲原生的定義,把服務網格(Service Mesh)和聲明式API給加了進來。

可見,不同的人和組織對雲原生有不同的定義,相同的人和組織在不同時間點對雲原生也有不同的定義,真是亂的一匹,搞得鄙人非常暈菜,我的應對很簡單,選一個我最容易記住和理解的定義:DevOps+持續交付+微服務+容器。

總而言之,符合雲原生架構的應用程序應該是:採用開源堆棧(K8S+Docker)進行容器化,基於微服務架構提高靈活性和可維護性,藉助敏捷方法、DevOps支持持續迭代和運維自動化,利用雲平臺設施實現彈性伸縮、動態調度、優化資源利用率。

雲原生構建應用簡便快捷,部署應用輕鬆自如、運行應用按需伸縮。優點不一而足,缺點微乎其微;秒殺傳統Web框架,吊打祖傳IT模式,實在是保命裝逼、評優晉級不可多得的終極絕密武器。

 

雲元素的四要素

微服務:

幾乎每個雲原生的定義都包含微服務,跟微服務相對的是單體應用,微服務有理論基礎,那就是康威定律,指導服務怎麼切分,很玄乎,凡是能稱爲理論定律的都簡單明白不了,不然就忒沒b格,大概意思是組織架構決定產品形態,不知道跟馬克思的生產關係影響生產力有無關係。

微服務架構的好處就是按function切了之後,服務解耦,內聚更強,變更更易;另一個劃分服務的技巧據說是依據DDD來搞,不過鄙人對DDD知之甚少。

容器化:

Docker是應用最爲廣泛的容器引擎,在思科谷歌等公司的基礎設施中大量使用,是基於LXC技術搞的,容器化爲微服務提供實施保障,起到應用隔離作用,K8S是容器編排系統,用於容器管理,容器間的負載均衡,谷歌搞的,Docker和K8S都採用Go編寫,都是好東西。

DevOps:

這是個組合詞,Dev+Ops,就是開發和運維合體,不像開發和產品,經常刀刃相見,實際上DevOps應該還包括測試,DevOps是一個敏捷思維,是一個溝通文化,也是組織形式,爲雲原生提供持續交付能力。

持續交付:

持續交付是不誤時開發,不停機更新,小步快跑,反傳統瀑布式開發模型,這要求開發版本和穩定版本並存,其實需要很多流程和工具支撐。

 

如何雲原生?

首先,雲原生借了雲計算的東風,沒有云計算,自然沒有云原生,雲計算是雲原生的基礎。

隨着虛擬化技術的成熟和分佈式框架的普及,在容器技術、可持續交付、編排系統等開源社區的推動下,以及微服務等開發理念的帶動下,應用上雲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雲計算的3層劃分,即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軟件即服務(SaaS)爲雲原生提供了技術基礎和方向指引,真正的雲化不僅僅是基礎設施和平臺的變化,應用也需要做出改變,擯棄傳統的土方法,在架構設計、開發方式、部署維護等各個階段和方面都基於雲的特點,重新設計,從而建設全新的雲化的應用,即雲原生應用。

  1. 本地部署的傳統應用往往採用C/C++、企業級Java編寫,而云原生應用則需要用以網絡爲中心的Go、Node.js等新興語言編寫。

  2. 本地部署的傳統應用可能需要停機更新,而云原生應用應該始終是最新的,需要支持頻繁變更,持續交付,藍綠部署。

  3. 本地部署的傳統應用無法動態擴展,往往需要冗餘資源以抵抗流量高峯,而云原生應用利用雲的彈性自動伸縮,通過共享降本增效。

  4. 本地部署的傳統應用對網絡資源,比如IP、端口等有依賴,甚至是硬編碼,而云原生應用對網絡和存儲都沒有這種限制。

  5. 本地部署的傳統應用通常人肉部署手工運維,而云原生應用這一切都是自動化的。

  6. 本地部署的傳統應用通常依賴系統環境,而云原生應用不會硬連接到任何系統環境,而是依賴抽象的基礎架構,從而獲得良好移植性。

  7. 本地部署的傳統應用有些是單體(巨石)應用,或者強依賴,而基於微服務架構的雲原生應用,縱向劃分服務,模塊化更合理。

可見,要轉向雲原生應用需要以新的雲原生方法開展工作,雲原生包括很多方面:基礎架構服務、虛擬化、容器化、容器編排、微服務。

幸運的是,開源社區在雲原生應用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很多開源的框架和設施可以通過拿來主義直接用,2013年Docker推出並很快成爲容器事實標準,隨後圍繞容器編排的混戰中,2017年誕生的k8s很快脫穎而出,而這些技術極大的降低了開發雲原生應用的技術門檻。

雖說雲原生的推介文檔有引導之嫌,但面對它列舉的優點,作爲槓精的我亦是無可辯駁。這麼說的話,雲原生也忒好了吧,應用是不是要立刻馬上切換到雲原生架構?

我的觀點是:理想很豐滿,現實經常很骨感,需從應用的實際需要出發,目前的問題是否真的影響到業務發展,而推倒重來的代價能否承受得來。

 

技術的趨勢和影響

軟件設計有兩個關鍵目標:高內聚、低耦合,圍繞這2個核心目標,又提出了單一職責、開閉原則、里氏替換、依賴導致、接口隔離、最少知識等設計原則。

軟件工程師一直都在爲這兩個目標而努力奮鬥,以求把軟件編寫得更加清晰、更加健壯、更加易於擴展和維護。

但後來,人們發現有更多的訴求,希望開發軟件變得更簡單、更快捷,程序員希望更少編寫代碼,非專業人員也希望能開發程序,於是,更多的更傻瓜的編程語言被髮明出來,更多的編程技術和編程思想被髮明出來,比如庫、組件、雲基礎設施。

於是很多技術變成了屠龍之技,比如彙編,時代變了,建國後動物不能成精了,沒有龍可以宰了,然後很多軟件工程師搖身一變成了調參工程師、Call API磚家、用庫包能手、拼組件達人,這是效率分工的結果,也是技術發展的使然。

縱觀近二十年的科技互聯網發展歷程,大的趨勢是技術下沉,特別是近些年,隨着雲計算的發展和普及,基礎設施越來越厚實,業務開發變得越來越容易,也越來越沒有技術含量,而之前困擾小團隊的性能、負載、安全性、擴展性問題都不復存在,這不禁讓互聯網行業的油膩大叔們噤若寒蟬,彷彿分分鐘就要被捲入歷史洪流而萬劫不復。

雖然不可否認技術的重要性在降低,但也還不至於那麼悲觀。遙想PC時代,當VB、Delphi、MFC出現的時候,也有類似論調,所見即所得,點點鼠標,就可以開發PC桌面程序,是不是很高端?

那時候碼農的擔心相比現在恐怕是只多不少吧,但後來隨着互聯網興起,出現了後端開發這個工種,碼農很快找到了新的戰場,網絡、分佈式、數據庫、海量服務、容災防錯,於是又玩出一堆新花樣。

如果說PC時代的基礎設施是控件庫,互聯網時代的基礎實施是雲,那AI時代基礎設施是什麼?又有什麼高端玩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