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實戰指南三:流程控制

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s://blog.csdn.net/zhaoyanjun6/article/details/87855797
本文出自【趙彥軍的博客】


if 表達式

1、普通用法

var a = 3
var b = 4
var max: Int
        
if (a > b)
    max = a
else
    max = b

Log.e("max", "" + max)

2、作爲表達式,可以直接賦值給變量,其值爲爲true的分支的值

var a = 3
var b = 4
    
var max = if (a > b) a else b

Log.e("max", "" + max)

3、分支的內容除了是簡單的結果,也可以是代碼塊。值爲true的分支的最後一行爲結果

var a = 3
var b = 4

var max = if (a > b) {
      Log.e("max", "這是一個代碼塊a")
      a
} else {
      Log.e("max", "這是一個代碼塊b");
      b
}

Log.e("max", "" + max)

when 表達式

when 取代了類 Java 語言的 switch 操作符。其最簡單的形式如下

when (x) {
    1 -> print("x == 1")
    2 -> print("x == 2")
    else -> { // 注意這個塊
        print("x is neither 1 nor 2")
    }
}

when 將它的參數與所有的分支條件順序比較,直到某個分支滿足條件。 when 既可以被當做表達式使用也可以被當做語句使用。如果它被當做表達式, 符合條件的分支的值就是整個表達式的值,如果當做語句使用, 則忽略個別分支的值。(像 if 一樣,每一個分支可以是一個代碼塊,它的值是塊中最後的表達式的值。)

如果其他分支都不滿足條件將會求值 else 分支。 如果 when 作爲一個表達式使用,則必須有 else 分支, 除非編譯器能夠檢測出所有的可能情況都已經覆蓋了.

//when 當做表達式
var s = "abc"
var aa = when (s) {
    "a" -> "a"
    "b" -> "b"
    else -> "c"
}

Log.e("when", "" + aa);

如果很多分支需要用相同的方式處理,則可以把多個分支條件放在一起,用逗號分隔:

when (x) {
    0, 1 -> print("x == 0 or x == 1")
    else -> print("otherwise")
}

我們可以用任意表達式(而不只是常量)作爲分支條件

when (x) {
    parseInt(s) -> print("s encodes x")
    else -> print("s does not encode x")
}

我們也可以檢測一個值在(in)或者不在(!in)一個區間或者集合中:

when (x) {
    in 1..10 -> print("x is in the range")
    in validNumbers -> print("x is valid")
    !in 10..20 -> print("x is outside the range")
    else -> print("none of the above")
}

when 也可以用來取代 if-else if鏈。 如果不提供參數,所有的分支條件都是簡單的布爾表達式,而當一個分支的條件爲真時則執行該分支:

when {
    x.isOdd() -> print("x is odd")
    x.isEven() -> print("x is even")
    else -> print("x is funny")
}

另一種可能性是檢測一個值是(is)或者不是(!is)一個特定類型的值。注意: 由於智能轉換,你可以訪問該類型的方法與屬性而無需任何額外的檢測

fun hasPrefix(x: Any) = when(x) {
    is String -> x.startsWith("prefix")
    else -> false
}

for 表達式

for 循環可以對任何提供迭代器(iterator)的對象進行遍歷,這相當於像 C# 這樣的語言中的 foreach 循環。語法如下:

for (item in collection) print(item)

循環體可以是一個代碼塊。

for (item: Int in ints) {
    // ……
}

如上所述,for 可以循環遍歷任何提供了迭代器的對象。即:

  • 有一個成員函數或者擴展函數 iterator(),它的返回類型
  • 有一個成員函數或者擴展函數 next(),並且
  • 有一個成員函數或者擴展函數 hasNext() 返回 Boolean。

這三個函數都需要標記爲 operator

如需在數字區間上迭代,請使用區間表達式:

for (i in 1..3) {
    println(i)
}
for (i in 6 downTo 0 step 2) {
    println(i)
}

對區間或者數組的 for 循環會被編譯爲並不創建迭代器的基於索引的循環。

如果你想要通過索引遍歷一個數組或者一個 list,你可以這麼做:

for (i in array.indices) {
    println(array[i])
}

示例1:遍歷整形

for (i:Int in 0..3){
   Log.e("zhaoyanjun:", ""+ i)
}

輸出結果:

E/zhaoyanjun:: 0
E/zhaoyanjun:: 1
E/zhaoyanjun:: 2
E/zhaoyanjun:: 3

示例2:遍歷整形,不包含邊界

 for (i: Int in 0 until 3) {
   Log.e("zhaoyanjun:", "" + i)
}

輸出結果:

E/zhaoyanjun:: 0
E/zhaoyanjun:: 1
E/zhaoyanjun:: 2

示例3:遍歷集合

var list = listOf("a", "b", "c")
for (item: String in list) {
   Log.e("zhaoyanjun:", "" + item)
}

輸出結果:

E/zhaoyanjun:: a
E/zhaoyanjun:: b
E/zhaoyanjun:: c

示例4:遍歷集合

var list = listOf("a", "b", "c")
for (index: Int in list.indices) {
   Log.e("zhaoyanjun:", "index:" + index + " " + list[index])
}

輸出結果:

E/zhaoyanjun:: index:0 a
E/zhaoyanjun:: index:1 b
E/zhaoyanjun:: index:2 c

While 循環

while 與 do…while 照常使用

while (x > 0) {
    x--
}

do {
  val y = retrieveData()
} while (y != null) // y 在此處可見

個人微信號:zhaoyanjun125 , 歡迎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